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在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華爾街大廳最奪目的位置,擺放著藝術家吉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巨大的作品《抽象畫》(Abstrakt Bild),這是德意志銀行無數藏品中的一顆璀璨明星。參觀者在進入建築之前就能夠看到那三張畫布,甚至隔著著色玻璃窗,鮮亮的粉色和明黃都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上千,至少是幾百家公司收藏藝術品——但僅有少部分企業通曉收藏的藝術。德意志銀行是其中之一,藝術甚至可以說是它的企業核心身份之一。與前澤友作、劉益謙這種豪擲上億美金的頂級富豪相比,企業的收藏標識很少會具體到某個人,更多的是在構建企業的內部文化和公共身份。為投資而做的收藏已然很少了,而雪中送炭的藝術收藏更是稀有。專註如瑞銀集團,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也果斷地砍掉藝術銀行業務。做了40年企業藝術指南的貝蒂·萊文(Betty Levin)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可能一語道破了天機:「大多數的企業曾經並不是為投資而買。絕大多數……是因為他們的行政官熱愛藝術。」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這也從側面揭示了商業公司收藏熱誠的純粹性。作為二戰以後興起的新現象,企業收藏日益成為全球知名企業贊助文化事業、保護當代藝術財富、履行社會責任、打造企業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因為傳統的大型博物館更多精力投入在古典藝術品上,兼之購藏資金受到限制,企業收藏在全球的當代藝術生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德意志標準出版社邀請了來自經濟、文化、媒體、博物館、拍賣行各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委會,從全球的企業收藏中評選出在學術水準、藏品特色、藏品規模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介紹、研究,並出版《全球企業收藏》一書,收錄了全球81家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收藏。

YT在此為你從中挑選了其中7家通曉收藏藝術的企業,它們不僅花費重金構成自己有體系的收藏,還扮演著藝術贊助者的角色,身體力行的參與到各種各樣的藝術活動中。


1

德意志銀行集團

Commerzbank AG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藝術收藏企業應屬德意志銀行。從1979年起,企業以支持青年和新興德意志藝術家為目標開始收藏之路。銀行規模從那時起即以指數上升,其藏品規模隨之擴大,達到5.7萬件。除了上述提到的里希特,銀行紐約總部的每一層樓都被賦予不同的藝術主題。其中一層全部為攝影作品,一間以雕塑為主題,另一個則以人物為主題。樓下的展示空間對員工、貴賓和客戶開放。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獎項是德意志銀行推動藝術發展的重要途徑。早在1993年,德意志銀行就設立了「德意志銀行獎」(Deutsche Bank Awards),為剛結束學業的藝術家、手工藝者、設計師和表演者提供實踐和資金支持。而德意志銀行在全球範圍內贊助的藝術活動更是多如牛毛,TEFAF(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與Frieze(弗里茲藝術博覽會),是最知名的兩個。其中Frieze從2002年創辦,至今其影響力漸漸超過了法國FIAC當代藝術博覽會以及德國科隆藝術博覽會,成為觀察歐洲博覽會市場發展情況的一個重要的「風向標」。


2

瑞銀集團

UBS AG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人開始欣賞當代藝術,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他們的家中陳列當代藝術的作品,我們會越來越多的發現它們的存在。」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瑞銀集團的藝術收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業藝術收藏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最著名的藝術盛會——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背後的最大金主。瑞銀集團無疑是把藝術刻在自己骨子裡的企業,集團的藝術收藏以全球6萬的僱員,收藏著近3.5萬件的藏品,平均兩位對應一件藝術作品,想想自己的公司員工數量的一半,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但與印象中的財大氣粗不同,瑞銀集團秉持著藝術家是主要受益者的原則進行藝術品的購買與賣出,收藏的主要目標是正在積極創作中的藝術家,成功地積累了一批在過去50年里藝術史領域內最赫赫有名的大師與冉冉升起的新星。「當1983年我們採購了巴斯奎特的作品時,我不認為將「一堆塗鴉」掛在一群銀行投資人的面前是明智的。但如今人人都愛他,你在川久保玲的衣服上都能看到。」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當然它的收藏里還是包括了近代偉大藝術家的許多重要作品,以及許多令人深刻的戰後和當代藝術家作品。如此之多藏品,由一個8名藝術專家和策展人組成的小型團隊集中管理,覆蓋了該集團運營的所有關鍵區域。瑞銀藝術收藏的突出之處在於充分利用其作為全球化企業的文化價值體系,使得瑞銀集團的藝術收藏成為展示其企業自身文化視角不斷擴大的最好例證。結合其豐富的贊助履歷,瑞銀集團收藏確信當代藝術是企業公共身份的重要組成。

3

摩根大通藝術收藏

JPMorgan Chase Art Collection


1959年,摩根大通購買了20件藝術品用於裝飾其在公園大道的辦公室,開啟了它的藝術收藏之路。這被認為是現代企業收藏的開端。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摩根大通的藝術收藏館是全球最全面的收藏機構之一,在全球450個辦公地點擁有超過3萬件藝術品。這是第一個在商業環境中正式組織起來的藝術項目,因此成為了全球後續企業收藏的榜樣。洛克菲勒家族深厚的的社會背景和慈善精神成為了大通藝術收藏的重要基礎。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在1956-1961年之間建造的大通曼哈頓廣場的公司總部是摩根大通「超常」收藏項目的催化劑:該建築的首席建築師Gordon Bunshaft建議新的大樓里需要當代的藝術家的作品來映襯該現代建築的現代性。1960年,洛克菲勒聚集了大量的具有高度讚譽的博物館主任、館長,組成了一個藝術委員會(來幫助進行藝術收藏)。除了對現當代藝術品的收藏外,該項目還定期舉辦展覽和員工教育項目。2000年,大通曼哈頓銀行和JP摩根合併成為摩根大通。摩根大通也遵循從JP摩根的創始人John Pierpont Morgan一路走來的致力於藝術與文化的傳統。

「美當然不是困擾當今世界的飢餓、貧困和衝突等緊迫問題的解決辦法,對美貌的熱愛不會,也絕對不可能降低一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感。相反,我相信藝術中的美所表現的創造的可能性會激勵我們去尋找至少同樣具有創造性的方式來實現一個無害的社會。」

4

卡地亞藝術基金會

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除去卡地亞在歷史上的那些全球範圍內的在當地頂尖的珠寶收藏,卡地亞也有足夠的底氣為其收藏的國際當代藝術品而感到自豪。與其它出於提升空間品味和員工創造性而進行收藏的公司不同,卡地亞的收藏更關注的是品牌的社會責任,在法國甚至世界範圍內促進創造性和藝術自由的目的。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成立於1984年,這個收藏組織是國際化的,包含來自50個不同國家的超過400位藝術家的超過1400件各種媒介的藝術品,它們被展示在卡地亞藝術基金會以及全球的各大藝術館跟畫廊里。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卡地亞藝術基金會的藏品之所以如此特別在於他們對於藝術家作為創造力的來源以及其為主題的主角獨一無二的承諾,即便其相關性遠遠地超出了藝術的價值。為了讓這個概念更上一層樓,卡地亞藝術基金會的展覽活動不僅限於視覺藝術,還涉及其他的領域,例如設計、時尚、甚至數學、科學等等。

在2018年4月期間,YT曾採訪了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館長埃爾維·尚戴斯(Hervé Chandès)、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部主任格拉齊婭·誇羅尼(Grazia Quaroni)以及中國當代藝術評論家、策展人費大為,他們解答了為什麼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充滿魅力,如此特別,並始終走在當代藝術機構的前列。

5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Taikang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td.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泰康收藏」是書中唯一一家入選的中國大陸案例,是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現為泰康保險集團)建立的藏品規模超過1000件的企業收藏。泰康人壽於2003年創辦的非營利藝術機構泰康空間,專註於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和為公司建立體系化收藏的工作,至今,已經走過15個年頭了。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泰康收藏的作品已逾千件,其中包括相當規模的經典之作,時間跨度從1930年代至今。在中國企業它的獨一無二,在於它不僅囊括了中國當下最為炙手可熱的新藝術,同時為收藏研究中國現代較早時期的藝術建立了非凡榜樣:泰康的關注線索一直延伸到1930年代的早期中國現代繪畫與攝影,早期的紅色藝術以及建國後興起直到1976年的社會現實主義藝術等等。這些作品為今天的藝術提供了基本的歷史框架,它顯示了中國當代藝術其實是幾乎難分伯仲的兩股力量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產物:一個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及本土特殊的政治資源,另一個則是來自西方的現代和當代藝術的影響。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而今天最年輕的一代藝術家則成為決定未來藝術走向的主力,他們的創作擺脫了既有門類的藩籬。泰康收藏將範圍定位在橫跨八十餘年的長時段,這在全中國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這也為20世紀和21世紀中國藝術的發展歷程提供了一份視角獨特的「調查報告」。對泰康來說 ,收藏意味著為中國現當代藝術書寫一部自己的歷史,以及為過去和正在發生的藝術保存檔案的公益責任和持續努力。泰康收藏將今天上演的一切首先放在歷史的語境中觀看,反之亦然,對歷史的研究是要以今天為參照和指歸。

6

資生堂

Shiseido Co. Ltd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深鎖日本銀行保險柜的一幅幅《向日葵》,是日本向整個西方藝術與經濟交過的學費——但至少它們擁有了梵高。日本的藝術曾經被西方的學者、藝術家們所驚嘆,學習。自歐洲工業化以來,文化對話的速度、範圍、即時性都在擴大、增加。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對資生堂來說,把握不斷變化演進的文化世界,實現其美學原則對自身的國際性擴張至關重要。資生堂的企業歷史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產品與服務的故事,它也是一個公司如何採取更廣泛的視角關注文化和生活方式,尋求創新的故事。資生堂藝術收藏館於1919年成立,從1928年舉辦第一屆資生堂藝術展開始,資生堂藝術收藏館不斷壯大,通過藏品的購買不斷建立自己的審美體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成為一個擁有超過2500件涵蓋當代日本繪畫、雕塑、裝置藝術等類型藏品的藝術機構。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位於濱松以東40英里車程的地方,作為集團的企業藝術館,獲得多項建築大獎的資生堂藝術館,於1978年開幕。藝術館的館長Keido Toyoda說:「資生堂藝術館是資生堂真實的企業歷史。在這裡有著我們作為日本的第一家西式的葯妝品牌,在超過140年的歷史中所遵循的,一步步走到現在的道路。」

7

安盛藝術品保險公司

AXA Art Insurance Corporation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20世紀60年代,德國的北極星保險公司成為安盛集團的子公司,隨後改名為安盛藝術品保險公司(AXA Art Insurance Corporation),成為法國安盛集團(AXA)的隸屬成員。基於最初來自北極星保險公司的收藏,安盛藝術品保險已經形成擁有約超過1200位藝術家的3200件作品規模的企業收藏,主要來自於20世紀和21世紀的歐洲和美國藝術家,形式上包含架上繪畫、版畫、雕塑及攝影作品。

有這7家的水準,才有資格說是通曉全球的企業藝術收藏

安盛藝術品保險公司是全球唯一以經營藝術品和收藏品保險為主的公司。承攬私人、企業、博物館、畫廊和運輸展覽方面的保險服務,是各大著名博物館如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及大英博物館的主要承保人,佔據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藝術品保險市場份額。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真鍋大度:用先進的科技做新媒體藝術的先驅者
先做攝像師再做藝術家,他一直是被選中的幸運兒

TAG:YT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