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多學科協作模式下炎症性腸病的診治

多學科協作模式下炎症性腸病的診治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慢性、非可治癒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IBD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由於其病情反覆,遷延不愈,可出現腸瘺、腸梗阻、消化道大出血等併發症,是臨床工作中的難點之一。近年來,IBD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呈逐漸升高的趨勢。我國雖然是IBD的低發區,但隨著生活環境、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診斷水平的提高,我國IBD的發病率迅速增長,形勢較為嚴峻。IBD的診斷相對困難,傳統醫療模式下,其總體療效欠佳,且容易造成醫療資源浪費。近年來,隨著國際上"多學科協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的建立與發展,IBD的診治已不是"個人明智的決策",而成為了"群體智慧的結晶"。如何在新的診療模式下開展IBD的診治,國內外相關研究並不多見。本文將結合筆者的經驗及新近文獻,探討在多學科協作模式下IBD的診治。

MDT診治的優勢

IBD的診治過程中常常涉及消化內科、放射科、胃腸外科、營養科、精神科和護理等多個學科,在當前診療模式下,以有限的單一專科知識來分析整體複雜的病情,難免會導致錯誤的處理。患者常常需往返多個學科間就診,不僅延誤疾病診治,而且可能重複檢查,增加患者經濟負擔。MDT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MDT不同於學科間會診,學科間會診常臨時提出,會診人員不固定且能力不均一,不能形成有效協作。MDT為人員相對固定的團隊協作,團隊成員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能夠發揮集體智慧,及時為患者提供最佳診療方案。開展MDT,不僅能提高診治效率和療效,而且能最大限度利用醫療資源。MDT討論會對整個團隊來說,可以及時複習相關文獻,更新知識結構,也是一種有效的繼續教育和共同學習方法。

MDT模式下IBD的診斷

IBD的診斷缺乏"金標準",主要結合臨床表現、內鏡和病理組織學進行綜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結腸炎的基礎上進行。IBD的診斷應包括病變類型、病變範圍、疾病活動嚴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合併症等。雖然國內外都制定了IBD的診療指南或共識,但臨床實踐中碰到的問題更加複雜。國內文獻報道UC和CD的漏診率分別為32.1%和60.4%。不同於西方國家主要是UC和CD間的鑒別,我國IBD主要與感染性腸炎鑒別,尤其是活動期UC與感染性結腸炎的鑒別。我國UC誤診為感染性結腸炎發生率為21.6%。我國是結核病高發國家,腸結核與回結腸型CD的鑒別診斷有時非常困難。同時,IBD與非感染性腸炎,如白塞病、腸道淋巴瘤、缺血性腸炎、放射性腸炎和顯微鏡下結腸炎等疾病的臨床表現相似,鑒別亦有一定難度。另外,CD的纖維性狹窄和炎性狹窄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但兩者臨床表現類似。在同一患者,甚至同一腸段中,兩者可以共存,鑒別十分困難。面對如此複雜的疾病,靠單一學科的力量做出診斷顯然不足。MDT改變了這種狀況。MDT模式下IBD的診斷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

IBD的臨床癥狀雖然不具有特異性,但也有一定特點,如主要發生在18~35歲的青壯年,臨床表現為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體質量減輕及一些腸外癥狀。體格檢查需特別注意營養狀態、腹部、肛周和會陰檢查及直腸指檢。對於疑診IBD的患者,建議由MDT團隊專人負責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並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2.實驗室檢查:

完善的實驗室檢查為患者營養狀況的評估提供重要指標,同時有助於IBD診治。除常規檢查外,還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糞便鈣衛蛋白檢測、巰基嘌呤甲基轉移酶(TPMT)基因型測定、生物製劑血葯濃度及抗藥抗體檢測等。IBD常需與感染性腸炎、阿米巴腸病、血吸蟲病等相鑒別,因此,共識意見中強調糞便常規檢查和培養不少於3次,同時還應根據流行病學特點,完善相關檢查,以有助於鑒別診斷。

3.內鏡、病理和影像學檢查:

內鏡及病理檢查是IBD診斷的主要依據。對於疑診IBD患者,應常規完善內鏡檢查。對病變腸段的全層觀察需藉助影像學檢查,特別是CD患者,無論結腸鏡檢查結果如何,均需選擇相關影像學檢查,以明確小腸和上消化道的累及情況。CT或MR腸道造影是評估小腸炎性病變的標準影像學檢查,有條件的單位應將此檢查列為CD診斷的常規檢查。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後,MDT團隊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和完整診斷,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高度疑診IBD的患者,可選擇診斷性治療,密切隨訪,及時進行病情再評估和鑒別診斷。

MDT模式下IBD的治療

針對IBD的不同類型、不同時期、是否存在併發症、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精神狀態,所採取的治療措施不同。如CD患者的腸道炎性狹窄,治療以誘導緩解為主;纖維性狹窄,治療以內鏡或手術為主。有手術指征的UC患者,手術切除其靶器官,UC可以"治癒"。營養支持和心理治療在IBD治療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並為此制定了專家共識。MDT模式可為患者制定合理的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是當前醫療環境下最適合IBD的診療模式。MDT模式下IBD的治療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IBD的主要治療手段。目前臨床常用的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氨基水楊酸製劑、免疫抑製劑和生物製劑。藥物的選擇需要根據患者的病變類型、病變部位及疾病嚴重程度而定,同時還要考慮藥物療效與不良反應之間的平衡,患者既往治療對藥物的反應情況,腸外表現及是否存在併發症,最後還需參考患者本人意願。傳統模式下,藥物的選擇主要為"升階梯"治療,當前則提倡"降階梯"治療。降階梯治療則提倡早期積極應用生物製劑治療,即對於新發的、診斷明確的患者,儘早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以期改變疾病的自然病程,減少患者對糖皮質激素的依賴,最終降低住院率和手術率,避免糖皮素激素及其不良反應。但受限於生物製劑的高昂價格,我國絕大部分患者難以承擔,限制其臨床開展。

2.營養支持治療:

營養支持治療是IBD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專業性,也是臨床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營養不良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以蛋白質能量型營養不良多見,表現為消瘦和體質量下降,疾病後期也可呈現為混合型營養不良。另外,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很常見,活動期和緩解期患者均可發生,病程長者尤其明顯。在MDT模式下,由專門的營養團隊負責患者診療全程中的營養支持治療,是提高IBD總體療效的有效手段。筆者曾報道1例30年UC病史伴不全腸梗阻患者,行迴腸末段造口以解除腸梗阻癥狀,然後行腸內外營養治療,再擇期行腹腔鏡下IPAA術,結腸手術標本病理檢查提示UC伴有癌變,患者恢復良好。

3.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無法根治CD,但仍是目前治療CD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絕大多數CD患者需接受至少1次手術治療,90%以上的回結腸型CD患者需要手術治療。目前手術治療用於出現併發症或內科治療無效的患者。CD手術治療的主要適應證包括內科治療無效、纖維性狹窄伴消化道梗阻、消化道穿孔、膿腫形成、出血、癌變、腸內外瘺、內科治療效果差的瘺管、兒童生長遲滯、頑固性感染、激素或其他藥物治療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等。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腸段切除、狹窄成型術、病變腸段曠置術和常見肛周疾病手術等。具體手術方式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的病變類型、病變部位、營養狀況及一般情況而定。因術後複發率高,總體手術切除範圍傾向保守,採取控制性手術原則。對CD合併腹腔膿腫的患者,建議先聯合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或經皮穿刺引流、經手術行腹腔膿腫引流,同時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延期行病變腸段切除術。上消化道CD的診治越來越受重視,多點活檢有助於診斷。

20%~30%的UC患者須接受手術治療。UC手術治療絕對指征包括大出血、穿孔、癌變及高度懷疑癌變。UC的相對手術指征包括積極內科治療無效的重度UC,內科治療療效不佳和(或)藥物不良反應已嚴重影響生存質量者。UC的手術方式目前相對成熟,全結直腸切除加迴腸儲袋肛管吻合術(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是擇期UC患者的首選手術方式;急性重症UC通常行結腸次全切除加迴腸末端造口。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和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逐步被引入到IBD的外科治療中,效果良好。目前我國只有少數大型醫療機構開展了相關技術。筆者認為,這2項技術在IBD外科治療中將佔有重要地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UC患者行全結腸切除後,因將"靶器官"切除,術後無需藥物治療;行部分結腸切除後患者,仍需到內科接受治療和隨診。CD患者手術後應儘早開展MDT診治,維持治療,減少複發和再次手術概率。

展望

隨著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組建多學科協作IBD團隊,倡導相關專業密切協作和患者的全程固定團隊管理模式,是目前提高IBD總體診療水平的有效手段,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作者:房志學 等

來源:中華炎性腸病雜誌, 2018,2(4) : 314-316.

轉自:中華醫學網

關注消化界,海量專業知識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膽囊合併膽總管結石的治療策略
逾43萬人的研究表明:低碳水飲食縮短壽命!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