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你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還是搞錯!」

每當伴侶對你在發出這樣的聲音時,你彷彿回到了一個情景:

一隻強有力的手臂,像嚴厲的老師對待不認真聽課的學生一樣,將粉筆頭高高舉起來,瞄準,再狠狠的仍向你。

被不滿砸中的你,心中充滿難以言表的酸澀感……

「我感覺自己好失敗呀……「

」我又讓你失望了……」


不滿的你真的需要我嗎?

有個朋友最近覺得又失望又失敗,她覺得自己可能又快要面臨分手了,可是她沒有力氣去爭取。

她調侃自己為情場鼓手,在情場中專業打退堂鼓八年,一旦對方不斷在感情中對自己不滿,她作為退堂鼓手的職業操守就會被激發出來,步步撤退。

顯然,她在這段感情中是很失望的,這份失望夾雜著深深的失落,求而不得。

感情似化肥,總是催化著情緒變得深刻綿長起來,情緒如藤蔓,它慢慢生長,爬向我們內心深處的那條小徑,小徑深處藏著我們最真實的需求,在她那裡,這是一種希望被需要的感受,為了保護這份感受,她像一些人一樣選擇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感受上。

她就像童話裡面的那個灰姑娘,認為只有在有魔法的時候才會和王子相遇,然而一旦過了十二點,自己灰頭土臉的事實就會暴露,她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感情中還有魔法的時光,盡量讓自己表現得好一點。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她說,或許自己就是大家口中的討好型人格吧,而這樣的自己又偏偏容易被指責型人格的伴侶吸引,所以她每次遇到的王子都比較霸道總裁,剛開始她很感激,因為生命中多了一個人生導師,冷靜的為她引路導航,讓她感到安心,時間長了導師就變成了嚴肅的上司,這讓她感覺回家跟上班沒什麼區別。

就比如說做飯吧,她一直都喜歡給男友做飯的,因為她知道他平時工作很忙,沒遇到她的時候,他經常為了工作湊合吃點快餐了事,現在她希望能給他更多的關愛,讓他吃得有營養一點,於是變著花樣給他做好吃的,他也配合的提出各種要求。

她的形容不禁讓我想到一部電影《喜歡你》,那部電影裡面金城武扮演的美食評論家,連煮個速食麵都要逼格到精確分秒,而她就像周冬雨扮演的那個女廚師,任務就是滿足美食評論家,不間斷的端上一道又一道美食,她雖然很少得到肯定,卻能從他的眼神里捕捉到滿足,她想他只是不太善於表達吧。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熱戀期過後,她端上去的雞蛋終究還是被挑出了骨頭,他很生氣,說你怎麼連個調料都做不好呢,這個就不該加糖……她不記得這是第幾次這麼不舒服了,只是感覺有點累了,真的快要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她在感情中似乎在填補一個永不滿足的黑洞,這不禁讓我有些好奇,她是如此在意他的喜好,那麼她自己在意自己嗎?

她沉默,像被心事擊中,在若有所思後, 她小聲說:「其實我也有些忘記自己喜歡吃甜的了。」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討好的背後隱藏著不安

是什麼讓你在感情中卑微到覺得自己是需要魔法的辛德瑞拉,又是什麼魔法讓你為了滿足對方的喜好忘記了自己曾經的習慣呢?

《喜歡你》裡面的女廚師問美食評論家:「你說,我如果不會做菜了你還會不會喜歡我。」

美食評論家回答:「我不知道……就像我也不會知道如果你不會再做錯事了我會不會喜歡你一樣……因為我根本沒辦法去選擇喜歡你的優點還是缺點,因為我根本不能選擇喜不喜歡你!」

顯然,喜歡你沒有答案,「愛情是不期而遇的,你不能計劃這件事,碰到之後就自己說了算。」

只是人生的地圖未知讓人茫然,你還是需要方向感,伴侶是你最親密的旅伴,你手中的地圖上有我們早年的「人際模板」,那是早年養育者和你之間的互動習慣,這些習慣帶給你最真實的內在體驗,你總用它們來依葫蘆畫瓢和他人互動,覺得這樣就能保駕護航。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我們不敢自己去做決定,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就有可能被否定:


聲音1:不要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如果和對方想法不一樣,就會被不喜歡。

聲音2:不要輕易拒絕對方的要求,盡量滿足對方,這樣對方才會對你好。

聲音3:一定要小心低調,認真領會對方的每一個信息,因為對方真的比自己厲害很多。

聲音4: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比起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懂得吃虧才能和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

遇到矛盾時,你總是先與自己的願望做鬥爭,沒有人知道,為了不讓自己和他人不一樣的想法毀掉你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關係,你默默的吞了太多次蒼蠅。

在忍耐到一定程度時,不安感就突顯了出來,你又給了自己兩個選擇。

一種是表裡不一,表面上繼續迎合伴侶,心中的怨氣卻越積越深,直到某天受不了便開閘泄憤,給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另一個選擇是繼續用付出來成全伴侶,堅持努力不懈的感動對方,保持寶寶心裡苦,但寶寶就是不說的姿態,讓對方不好意思以後主動提分手。

你說其實自己也不想這樣,可是往往事與願違,你付出了那麼多以後,還是被伴侶說做得不夠。

怎麼可能夠,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辦法完全滿足得了呀。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直面不滿的你,值得更好

在被戀人分手的時候,你常常會得到對方的一個安慰獎:「我們不適合,你值得更好。」

你熱心的朋友也會安慰你:「TA不適合你,你值得更好。」

對呀,你一直都想要更好,但是值得更好里的「好」始終有一種被壓縮了的感覺,「更」字把「好」字放到了未來,讓你感覺到無論是前任最後的溫柔,還是朋友善意的開導,也只能暫時緩解了你表面上被分手的痛苦,那個內心依舊沮喪的你,還是懊惱的重複了之前的模式,因為你忽略了當下自己真實的感受。

有一些接觸過心理學的朋友知道,一個人社會化的能力就是適應和滿足他人的能力,用在感情里就是體貼照顧對方的感受,這點你做過了頭,而還有一種能力是個體化的能力,這是自我滿足和獨處的能力,它能讓你在感情中清醒的看到自己和對方的需求,可是你偏偏忘記了學習與自己獨處,你通過不斷滿足別人的需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是你對於愛的滿足求而不得的原因,那些童年記憶深處沒有被滿足的失落感,卡住了你現在的自我感受,是需要將它們找回了。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只是你依舊害怕,當發現自己不再想討好對方的時候,你覺得自己似乎要背叛之前感情了,不,其實是背叛之前的自己了。

但背叛是一種成長,總有一天,我們要習慣面對不同的聲音。

你說《勇氣》從哪裡來呢?你又不是梁靜茹。

哈哈,當然,你千萬不要學梁靜茹,否則你就又陷入了之前的死循環中,其實勇氣就一直存放在你心裏面,只有你真的需要它的時候,它才可能被激活。

看過一部漫畫叫《月光條例》,裡面有一個顛覆腦洞的設定,就是講童話里的主角們被某種超自然的病毒性力量感染之後,會發瘋的想要毀掉自己的童話故事,灰姑娘就是漫畫里的代表,她執意要跟王子離婚,徹底擺脫整個童話世界,因為她無法想像自己和一個剛認識一晚上,跳了一支舞但並不了解的男人在一起會不會幸福,她的行為讓童話界的人都很震驚,也許還會讓看過原版童話的人有些不知所措,不是說好了從此王子公主幸福生活的結局嗎?這樣耳熟能詳的老劇本里的女主角居然罷演了,換到現實世界裡面,就是子女不再接受父母安排相親,對伴侶的要求不全盤接受,而是求同存異,這些不按老劇本演的舉動自然會迎來很多不滿,習慣討好的人通常害怕讓周圍的人不滿,那些曾經自己是在周圍人滿意後才有的存在感,現在可以自己刷了。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下次再遇到不滿的時候你可以試試:

1.表達出真實需求,等待滿足

表達出真實需求是每個人的權利,特別是對於親密的伴侶,我們更能夠去坦誠,只是讓對方知道了你到底需要什麼,對方才知道怎麼讓你真的開心,即便是對方無法完全滿足你的需求,你也可以逐漸理解,因為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的需求負責。

2.區分舊模式里的習慣成因

雖然已經知道了習慣性討好伴侶的原因或許是童年在父母那裡只有討好才能得到滿足的模式,但在與伴侶相處時這些相似的感受依然會不斷襲來,每一次都要反覆的耐心區分,這是感受並不是伴侶帶給你的,而是你想彌補早年的缺失,這個過程很漫長,必要時也需要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

討好型人格是感情里的魔咒

3.做當下真實的自己

每個伴侶都不是事先為誰準備好的,親密關係的加深。是在逐漸相處里更全面的了解,我們能接受彼此好的一面,也能包容彼此不太完善的地方。

當你真正準備好直面感情生活中的那些不滿時,你不會再打退堂鼓,甚至心中也不再打鼓,因為你知道,在親密關係的成長中,儲備勇氣需要有足夠了解自己的過程,慢慢的你開始不再依葫蘆畫瓢的去與人相處,而是開始坦然面對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你發現,自己本來就很好。

作者:蔡竺穎,暖心理平台諮詢師

又摟腰又獨處,已婚男人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心理測試:測哪種職業的人適合成為你的伴侶

TAG:暖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