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mp311:6來自有書共讀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比指責更有力的是寬容,讓人下不來台的並不是強者,給人留足面子的才是強者。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早晨來上班,在等電梯時,聽到外面有一男一女在吵架,兩個人都聲嘶力竭地嚷,一個比一個聲音大。

保潔大姐也跟我一起上樓,看我一臉驚詫的表情,滔滔不絕地說了起因:是物業經理和電工老王,兩人吵了一早上了。

這事怨經理,昨晚好像哪的供電設備壞了,本該老王值班,但他溜出去喝酒了,給他打電話也不接,只好請另外一位電工師傅來修好的。

後來老王回來了,喝得醉熏熏的。這不,一大早經理就劈頭蓋臉把他罵了一通,老王自知有錯,一聲不吭,由著她嚷。

按說也沒耽誤啥事,差不多就行了,可經理沒完沒了,把老王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都抖摟出來。

她記得也真清楚,哪天老王遲到早退幾分鐘都分毫不差,老王給罵急了,和她吵了起來,大家勸了半天也不聽。

唉,誰不要臉要皮啊,人家不吭聲就等於承認錯了,你一勁戳人家傷疤,換了誰也得急啊!

是啊,這種事其實並不少見,本來是有理的一方,可因為說得太過,最後反而成了沒理的一方。

本來自己掌控局面,最後卻把自己陷入窘境。「適可而止」這幾個字,此時,用在這裡最貼切。

其實,無論是工作,生活,家庭,於公於私,這個法則都適用。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我小時候在姥姥家長大,跟奶奶相處的時間很少,有那麼一次我在奶奶家住,正趕上三爺爺心臟病複發住院,家人都去醫院照顧他了,就鎖了院落大門。

我奶奶有個習慣,每天天一黑就睡,三四點鐘就起床,然後圍著村子轉,或許,正是有這個好習慣,她的身體一直很健康,活到九十多歲才去世。

當然,今天我想說的不是健康這個話題,是說我奶奶出去時遇到的一件事。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那天,奶奶還是早早就起床了,小孩子睡眠沉,她老人家出去時我一點都不知道,回來時,天已經亮了,我迷迷糊糊剛醒。

吃過早飯,我爸來接我回家,奶奶和他說了凌晨發生的一件事。

奶奶照常出去遛彎,走到三爺爺家時,看到大門開著,裡面有燈光,她老人家納悶,全家不都在醫院嗎,這大半夜的誰回來了?

奶奶也沒多想就進屋了,正看到一個本家侄子在翻箱倒櫃,他膽子也真大,偷東西還開著燈。奶奶一進屋兩個人都愣住了,那人囧得面紅耳赤,站在地上說不出話來。

奶奶畢竟是經歷過事的人,很快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裝作不知道地說:你是不是聽說你三叔病了來看他呀?沒在家,住醫院了。

那人趕緊點頭:是,是,我聽說了,就過來看看,既然沒在家,那就等三叔出院我再來吧。

說完,灰溜溜走了。

爸爸一勁埋怨奶奶,這大半夜的你進去幹嘛,他要是狗急跳牆對你行兇,你一個老太太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想想就後怕,以後可別干這種傻事了!

奶奶說,那孩子我了解,要臉要面,也老實,指定是遇到難處了,不然做不出這樣的事來,他又不傻,知道我是故意給他留臉面,一定會順著梯子下樓的。

果真,在後來的日子裡,那個人對奶奶特別特別感激,總是去幫奶奶干點活啥的,娘倆的關係一直處得很好。

所以你看,看到別人走瞎路時,真的不必把話都說盡,把事做絕,做人留一線,日後其實是自己方便。

當然,也有那種你越遷就,他反而得寸進尺的人,但畢竟是極少數。

大多的人,都會懂得別人的良好意願,知恥而後改,甚至,還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回報。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春秋時期的楚莊王,就有一段逸事。

有一次,楚莊王宴請群臣,大家正喝得歡暢之時,忽然一陣風吹滅了所有蠟燭,瞬間一片黑暗。

其中有個臣下喝多了,趁黑拉扯楚莊王妃子的衣服,這個妃子即刻扯斷了他的帽帶,她暗中對楚莊王說:


「剛才有人對我無禮,我已經扯下了他的帽帶,您一會看誰的帽帶斷了……」


沒想到楚莊王卻對妃子說:「為此,去懲罰這個臣子酒後的一時錯誤,讓他以後怎麼做人呢?」

是的,如果當時真的點上燈,這個臣子的下場一定會很難堪,就算不殺他,他也會顏面盡失,單是唾沫星子也足以把他淹斃。

這時候, 厚道的楚莊王為了給對方台階下,下了一個意外的命令:「今天眾卿一起喝個痛快,不把帽帶扯下,就表示沒有盡歡。」

結果,所有人都扯斷帽帶盡情飲酒,無一人清楚剛才的輕浮之舉是何人所為,那人也因此逃過一劫。

後來楚國和晉國相爭, 楚莊王幾度陷入險境,關鍵時一位將軍出入生死解救了他。

困惑的楚莊王表示自己對他並無特別恩惠,問這個將軍為何如此搏命,將軍說:我就是那天夜裡被扯斷了帽帶的人。

自此,楚莊王才知曉,當日為他人著想,留一寸餘地的善念,是一場良性的因果循環。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有一種修養,叫「得理也饒人」


其實,就算是夫妻之間,也是如此,不要得理不饒人。

這個我有親身體會。老公如果做錯了什麼事,我若只說一兩句,他接下來的表現肯定會很好。

但要是我說起來沒完,最終結果,一定會吵起來,鬧個不歡而散,本來是他沒理,結果自己弄一肚子氣。

我一度也曾這樣,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指責別人的錯誤。

而萬水千山走過,我早已不再快意一時,這世間,並沒有誰是完美無暇的,哪有不犯錯之人呢?

情商高的人,就是在他最生氣的時候,忍住一些話不說,這樣的善意和理性,才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表現。

比指責更有力的是寬容,讓人下不來台的並不是強者,給人留足面子的才是強者。

責人勿說盡,得理也饒人。

願你我共勉。

作者:蘇心,專欄作家。馳騁職場,也熱愛文字。關於職場,關於生活,關於婚戀,關於女人,我手寫我心。來源:蘇心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無法重來的一生」(寫得真好)
丈夫體驗分娩被疼哭:女人遭受的苦難是你的100倍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