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戴著防毒面具去上課:二戰期間,孩子們經歷的苦難童年

戴著防毒面具去上課:二戰期間,孩子們經歷的苦難童年

戰爭改變無數人的命運,孩子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有300萬英國兒童被送到農村。第一次大規模疏散發生在1939年9月,數千名兒童攜帶行李走上旅途,他們胸前的盒子內裝著防毒面具,每名孩子身上還貼著一張標籤,寫著他們的姓名。

1941年,為了應對化學武器襲擊,每個孩子都要戴著防毒面具去學校,而且經常要進行戴防毒面具訓練和疏散演練。當年16歲的學生西爾維亞·凱夫回憶,戴防毒面具讓他很不舒服,「太可怕,太悶熱,一切都是橡膠做的,眼睛前有一張塑料片,戴在頭上無法忍受」。

為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空襲,學校都挖設了防空洞。在離雷克瑟姆不遠的地方,埃爾夫爵士出資為學生修建了一處庇護所。這是1939年,孩子們在一次空襲演習後離開防空洞。

1941年,倫敦市穆爾塞得路學校,孩子們以校舍為素描對象。他們的學校在戰爭中遭受破壞,屋頂的瓦片到處是洞,玻璃破碎散落,有的房屋被夷為平地。

戰爭時期,即使是一些簡單的食品也會讓孩子們極大滿足。這3個學生在倫敦法靈頓區一個廢棄學校的操場,吃著簡單的小吃,充滿了快樂。他們所在的這所學校遭到嚴重破壞,被改造成一個食品供應站,學校操場用來收容饑民。照片中,孩子們享用的乳酪是從美國運來的,是戰時租借計劃換來的補給。

1941年,倫敦一處戰時避難所,一所學校的老師正在組織學生們學習。在這些孩子中,羅傑·泰勒後來成為賽克斯大學的化學教授。他回憶說,戰爭期間他和母親、妹妹四處逃命,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從一所學校搬到另一所學校,一共上過7所小學。

1939年,一所幼兒園的學生從肯特鎮撤離。倫敦教師葛文爾長大後回憶,她和同學們「不知道要去哪裡」,最終被大人們送到了貝德福德。

1940年,一群孩子蹲在臨時防空洞仰望天空,臉上是震驚、恐懼與好奇的表情。很多學生在戰爭中與死神擦肩而過,學生羅格在托基塔伊洛第一次遭遇德國空襲,他和妹妹還有另一個小朋友正從操場回家,警報突然響了。他們迅速躺進排水溝,「飛機很低,我能清楚地看到飛行員,機關槍在猛烈射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中爺爺兵:60歲參軍,77歲授銜,經歷充滿傳奇色彩
爪哇海戰40艘沉船離奇失蹤,被盜賊撈去賣廢鐵了?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