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塔老街之百年舊家

白塔老街之百年舊家

原標題:白塔老街之百年舊家


白塔位於永安溪中游的河谷平原上,甌越族是其地的原始居住者。兩漢至兩晉時,因北方戰亂的影響,諸世家大族不斷南遷,許多族姓開始遷入永安溪流域定居,而原來的甌越族人則開始瀕居海上、退居山野或易族改姓。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縣,始稱「樂安」;五代吳越國時,改稱「永安」。如同周邊始平、章安的命名一樣,樂安、永安的命名不僅暗示了中原地區對於南方甌越族領地的征服,而且也預示著仙居被正式納入到了中央政權的控制範圍。與此同時,在永安溪河谷的平原宜居地帶,許多姓族在定居後,隨著族人的增多,已經聚族成村落。姓氏地名的結構形式曾是當時該些村落命名的普遍方式。白塔相傳最初即由前張、後張、蔣店、三井劉和楓樹嶺五個帶有明顯姓氏特徵的小村落組成。


***

前張位於白塔下街白鶴殿的東北面,後張位於白塔下街北側。顧名思義,前張和後張最初的居民以張氏為主。張氏是一個古老的姓族。《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張之得姓,因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以為氏。張氏是仙居的大姓,俗有「張半縣」之說,其源流眾多,蓋有西張、東張、南張和南樓張之分。西張與東張本同支而異譜。據《邑西張氏宗譜》載:南朝梁武帝時(502-548)有張雲貞人任始豐(天台)縣令,定居天台。傳十五世文伏,人山西太原刺史,與同僚別駕金汝玉(仙居板橋人)契交。金以女許配文伏次子成昺為妻。因金五子,文伏子入贅於金家,攜卷移居,遂為樂安邑西張氏,亦稱西張。成昺續娶市橋袁氏,生三子,長子信,次子僅,三子侶(早逝),並攜眷移居市橋。數年後,再卜居城東二十里夏張(下張),成為東張。白塔的前張、後張張氏的來源,根據村內張氏族人的說法是來自東張的下各張店。張店張氏除卻張文伏一系外,還有南樓張。仙居南樓張以唐張九齡為祖上名人,奉張肇為仙居始遷祖。據《樂安張氏宗譜》載:先祖張懷諒,系曲江九齡公之後裔。傳三世彬,避閩亂,由閩徙居溫州永嘉張溪。其孫肇徙居仙居二十都桐峰(今大張村)。黃巢兵亂時,有張嗣宗徙居官路石井。十五世孫翕遷居下各湖淇園;十六世夢亨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8)分居後岸、西井;十七世運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分居大戰後轉居張店。為此,白塔的前張、後張,雖然號稱來自東張張店,但不知其派分自哪一譜系。


***


蔣店是以蔣氏聚居為主的村落。蔣氏出自姬姓,屬於以國為氏。據《元和姓纂·三十六養》記錄,「蔣,周公第三子伯齡封蔣,因氏。國在汝南期思縣。宋改為樂安」;又《氏族典》引《唐書·宰相世系表》雲,「蔣氏,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齡封於蔣,其地光州仙居縣,宋改為樂安。為強國所滅,子孫因氏。」仙居蔣氏是目前縣內宗譜有記錄的遷入仙居的最早姓族。據《柘川蔣氏宗譜》記載,仙居蔣氏出自伯齡之後。伯齡至四十世為詡,至五十一世為樞。蔣樞即柘溪蔣氏的始遷祖。東晉咸安年間(371-372),蔣樞任吳郡太守,從括蒼(麗水)遷居台州,後有轉徙至仙居蛟池(位於白塔東安村南面)。至十五世孫蔣迪,徙居杜橋(下崔),數世之後,有蔣琰。蔣琰官居吉州簽判,有蔣逕、蔣達、蔣運、蔣遠、蔣逵五子。其中,蔣逕遷徙寧波;蔣達遷徙落鐸;蔣逵遷居縉雲;蔣遠、蔣運則留居原籍,一居仙居城南,為城南蔣氏始祖;一居柘溪(現今茶溪),為柘溪蔣氏始祖。故仙居蔣氏,自東晉咸安年間遷入至今已歷一千七百餘年。不過,蔣店的歷史依據蔣氏宗譜的記錄,並不像傳說中的開始於北宋時期。按蔣店蔣氏的族譜記錄,清初時,有蔣元正自永安溪北岸的茶溪遷徙至現今的白塔下街,子孫興旺,後人中有臨街設店者,並逐漸形成宗族聚居的村落,也即後來的蔣店村。所以,蔣店在白塔的出現其實只有近四百年歷史。


***

三井劉是一個以劉氏為主的村落,因村中有三口井而得名。劉氏是仙居境內的小姓,目前有遷徙源流可尋的主要聚居在安嶺一帶。據《東河坑劉氏宗譜》載,清雍正年間,劉氏有劉聞,自福建上杭遷至浙江縉雲東鄉二十八都泊公坑。後世子孫有轉徙仙居者,為仙居劉氏始遷祖。當然,三井劉劉氏要遠遠早於清代遷徙仙居的。在當地的傳說中,三井劉劉氏族人曾一直存續到清代中期。根據傳說,三井劉劉氏中曾出了一位風水先生,有一日聲稱祖先託夢令其移居它處,否則劉家人丁難續。傳說中,劉姓風水師在遷徙前曾建議街上大戶人家捐資建造石塔,以屏障白塔街的風水。於是,白塔街的東西兩頭都建有寺廟,西邊的為白塔寺,街東頭入口處為白鶴殿,東頭南邊還建了石塔,而白塔地名即來自於富戶門捐資所建的這座石塔。當然,這個傳說也有抵牾之處,那就是白塔寺的歷史和白塔的地名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諸姓的聚居,還有就是清代嘉慶年間,白塔仍有劉氏居住。


***


楓樹嶺在傳說中是以呂氏為主的村落。不過,在另一個版本的傳說中,楓樹嶺為盧高田所代替。盧高田,顧名思義是一個以盧氏為主的村落。盧氏系出姜姓,屬以邑為氏。《通志》載:盧氏,姜姓齊太公之後。齊文公之子高溪食錄於盧,因邑為氏。仙居盧氏源自溫州,奉盧虔為始祖。據《後山盧氏宗譜》載,盧虔原居永嘉,領鄉薦入京。後隨岳丈歸縉,遂徙居方山。期間,有盧虔胞弟始遷仙居,後又有第六世孫盧元翼遷居仙居十三都下盧。故仙居盧氏至今仍以十三都下盧等地為主要聚居地。盧高田村盧氏在傳說中後來改歸了它姓,或與明初西盧盧迥死於靖難之變有關。明代以後,盧高田村名亦被寫作了路交田或呂高田,變成了一個以呂氏聚居為主的村落。而事實上,相較於盧氏,呂氏是後來者。據《東平郡呂氏宗譜》記載,「呂師囊,又名呂順問,字師襄,又字舜東,祖藉相州(安陽)。因人命官司,兄弟幾人避難來仙居白塔」。為此,盧高田呂氏大約在北宋宣和之前遷入,且多為呂師囊的族人。盧高田村曾一直存續到民國時期,有六七十戶人家,最後在一夜之間毀於韋羌溪的大水,剩餘的族人則遷徙到了白塔上街。


***


兩宋時期,白塔除卻諸上傳說的五個村落,周邊還有一些小村落。如王莊、西林、金店、前里、前周、罌桐園等。南宋紹興年間,崔氏開始遷入白塔東面居住。崔氏系出姜姓,實為姜尚(《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之後。據《元和姓纂·十五灰》載,「崔,姜姓。齊太公生丁公伋。伋生叔乙,讓國,居崔邑,因氏。」又《通志》:「崔氏,姜姓。齊丁公伋嫡子季子遜國叔乙,食采於崔,遂為崔氏。」蓋崔氏屬於以邑為氏。仙居崔氏轉徙自臨海杜橋,奉崔德興為始祖。據《杜橋崔氏宗譜》記載,崔氏世居博陵,至崔德興時遷入浙江紹興一帶。傳至五世,又轉徙台州章安。宋紹興年間(1131-1162),章安崔氏崔立興又轉徙至仙居杜橋(即今白塔下崔),成為仙居杜橋崔氏的始遷祖。明清時期,崔氏開始興盛,在下崔建了大宗祠堂,號德星堂;族內還出了多名有功名的人,著名的如崔明問、崔欽寵等,這也為後來吳氏、蔣氏、崔氏在民國時期的地方權力角逐埋下了伏筆。

***


明代中後期至清初,吳氏和蔣氏先後遷入了白塔。吳氏始遷祖為高遷吳氏第二十六世桂商的後裔,主要聚居在白塔上街;蔣氏始遷祖為蔣元正,主要聚居在白塔下街;又有張氏,主要聚居在白塔街北側的後張和東北面的前張。迨至清代後期至民國的百餘年時間裡,白塔街的歷史幾乎都是圍繞吳、蔣、張三族展開的。諸族在這一時期白塔街塑造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他們都熱心於公益事業。吳氏較有名的善舉是族人吳子華帶頭修建了沿街的石子路和水圳。民間相傳,吳子華為爾時白塔上街的富戶。清光緒八年(1883),他召集街上的大戶商議引感德堰之水,修築沿街水圳,並鋪成龍形街石子路面,大夥一致同意,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力出力,並推他為「主腦人」。當時,鋪設街面的石子經過嚴格挑選,合格的石子一籮筐可換一籮稻穀。不過,在吳子華的主持下,花了一年的功夫,完成了街面的鋪設,還挖築引水渠和沿街水圳,完成了引感德堰常年流水,使得沿街的商鋪和過往的商旅少卻了車馬泥濘之苦,並確保了白塔街東面農田的旱澇保收。蔣氏以蔣洪璦為首,則完成了白塔下街白鶴殿處路廊的修建,為過往的販夫走卒提供了休憩之所。其時間大約是在清同治三年左右。張氏在當時已經人丁凋零,他們的榮耀似乎是在於過往。民間相傳,白鶴殿西面的石階門樓,俗稱下馬石街,即為表彰前張張氏先祖所設。爾時,文官到此必須下轎,武官到此必須下馬。此外,清光緒十一年(1886)時,吳氏、蔣氏、張氏聯合下崔的崔氏,還出台過一份整治白塔街商貿的規定,對油米入市交易作出了規範化管理,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白塔街的繁榮。


***


清代後期,特別是鴉片戰爭之後的五口通商,促進了浙東南沿海地區商貿的繁榮。爾時,仙居有桐油、桕油、木材之饒,加之來自臨海、溫州等地食鹽的中轉,永安溪流域諸如皤灘、埠頭等水埠進入了「黃金時期」。白塔瀕臨永安溪,東聯田市,西接皤灘,除卻木材、食鹽外,尚有漁米之利,也迅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白塔街上聚居的姓族,包括吳氏、蔣氏、張氏等部分族人憑藉古街的商貿而富裕,興業置產成為了當時的一種風尚。清代同治初年,白塔下街最先富裕起來的蔣洪璦建造了蔣店蔣氏第一座規模宏大的門堂(居所),俗稱新屋裡。蔣洪璦生於乾隆末年,生前曾考取過貢生,生有六個兒子。關於其建造新屋裡的情況,中間還有一個小的插曲。民間相傳,建造大門堂在當時是個大工程,只有手藝高超、經驗豐富的木匠大師傅才能承擔。蔣洪璦的堂兄蔣洪木是遠近聞名的木匠,人稱「作頭老師」。蔣洪璦就吩咐管家去召他來商量。「作頭老師」見管家來請心裡惱火。說:「這事甭商量,他想擺顯擺,造佛殿才算威風氣派。你回去告訴他,他若佛殿和大門堂一併造,我就幫他造,不收一分工錢。」蔣洪璦也是一個愛面子的人,一咬牙說:「好,就佛殿和大門堂一起造。」於是,原先決定造二十四間房為十幾間房,歷經五年,蔣洪璦耗盡家財並賣了家裡大部分田地,終於在白塔下街東頭分別建成了「白鶴殿」和大門堂。而蔣家從此也元氣大傷,不過這大門堂一百多年來一直庇護著蔣家後人的生生不息。白塔街上另一座規模宏大的門堂吳氏大門堂位於白塔上街,由吳氏族人吳老吾所建造。吳老吾相傳是一名「長擔」。古時貨物流動靠的是肩擔腳走,跨縣的長途腳夫稱「長擔」,本縣短途腳夫叫「短擔」。「長擔」辛苦吃力,但腳鈿比「短擔」多。吳老吾在建造吳氏大門堂時,已經轉行做賭博「聽筒」的生意。大約是在光緒廿八年(1903)前後,吳氏大門堂建造完成。嗣後,吳老吾一家成為了當地的大戶。其子吳錦依生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吳洪文,民國時期曾任白塔鄉長、縣參議員;老二吳小洪文,子承父業,操刀殺豬;小兒子吳洪金福氣淺,年輕殞命。到了解放前夕,吳家已是白塔上街最顯赫的家族。


***

清代後期至民國末年,也是白塔街上諸姓族人才輩出的時期。爾時,亦儒亦商亦農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傳統。在此之前,白塔街東面的下崔有崔欽寵、崔明問;嗣後,又有蔣洪璦亦是貢生出生。這些都為後來白塔上街、下街諸族姓子弟的教育培養樹立了榜樣。民國時期,白塔街上的有名人物除了吳洪文、吳文江曾任白塔鄉鄉長外,還有吳文春、吳錦彬、陳揚九等人。吳文春,男(1898-1949),字范臣,天台儲傳誥學生。民國15年(1926),黃埔軍校4期畢業。畢業後留校。先後任三民書店總務主任,國民黨浙江省黨部青年部科長、秘書,第26軍中校科長、上校秘書兼軍特別黨部常務委員,黃埔同學會執行委員,戰時高教班上校政治指導員,軍政部第16補訓處政治部主任兼特別黨部書記長,新5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第100軍政治部少將主任,第22軍新聞處少將處長,江蘇省鹽城縣縣長等職。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 1949年,在台灣省基隆碼頭失足溺水身亡。吳錦彬(1907-1953),,杭州大學畢業,曾任紹興報社總編。1947年,任國民黨仙居縣委黨部書記長,省參議員。陳揚九,1915年生,抗日戰爭時期考入杭州航空學校,成為仙居縣首位飛行員,1938年7-10月在保衛武漢空戰中多次與日機作戰勇猛頑強負傷,立功後任航空大隊中校政治主任;1948年去台灣。1948年去台灣。其生有兩子三女,依次取名「萬水、千山、碧瑤、碧蓮、定中。意為」萬水千山遙相連,台灣必定歸中華」。長女萬水嫁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1999年宋以黨主席身份訪問北京,受到江澤民總書記接見。後其親屬專程來白塔認親祭祖,陳萬水因病未能前行。


(本文部分資料由張子文先生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居物語 的精彩文章:

仙居古村落:垟庄村

TAG:仙居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