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腎虛分陰陽,才能一「補」到位!

腎虛分陰陽,才能一「補」到位!

[找經絡、查穴位在我們公眾號hbqiai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經絡不通百病生,補什麼都沒用。不一定要吃藥打針,因為每個穴位都是一味中藥,每天學點經絡穴位小知識!

天氣越來越冷,但這也是一年之中最佳的進補時間,明年的身體健康,全靠這期間打好基礎啦。

冬季進補,補腎最為重要,腎中精氣藏得充足,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冬屬水對應腎,腎臟的生理功能是「藏精」,「冬不藏精春必瘟」,所以,無論男女,把腎養好了,何愁身體不健康。

腎虛也分陰陽

中醫認為「人到四十,陽氣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的說法。

隨著歲數增大,陽氣生髮很困難,陽氣越來越少,疾病也就越來越多,那麼如何補充陽氣呢?

常做四件事

1、曬太陽

養陽最簡單的方法曬太陽。曬太陽背光而坐最好,因為背部有一條不可忽視的經絡——督脈。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總督一身之陽氣。把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

一般曬太陽的時間最好選在上午10-11點之間,或者下午16~17點之間,此時陽光比較充足,光線也比較柔和。曬太陽的效果最好。中老年人曬30分鐘左右即可,千萬別隔著玻璃曬太陽,那樣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

2、搓拉耳朵

中醫五行學說則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醫治腎臟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經常進行一些耳部鍛煉,可起到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雙手空閑下來,看電視的時候都可以按揉按揉耳朵。

3、晚上泡腳

泡腳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通過刺激足部數十個穴位達到調整人體陰陽氣血的作用。

晚上9點泡腳最護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4、踮腳走路

踮腳走路時,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起支撐作用,而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此處。

這樣可以按摩足三陰,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每天踮起腳走10分鐘左右,中間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

踮起腳尖走路有一定難度,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一定要循序漸進,一開始練習時最好身邊有幫扶物。長期堅持,每次不可過量;患有重度骨質疏鬆的老人,不建議踮腳走路。

常灸四穴位

其實身上就有四顆免費的補腎葯,但是大多數人都忽略了,捨近求遠去找尋別的補腎方。四個養腎護腎的穴位:腎俞、命門、關元和太溪。無論男女都適用,每個穴位每天分別艾灸10-15分鐘,或每天按揉5分鐘,只要堅持一個月,將明顯感覺到體內彷彿出現了小太陽,腎氣十足!

腎俞穴

位置:腎俞穴與命門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一個。

效:腎俞穴是腎經的主要穴位,如果經常按壓的話能夠強壯腎氣,增強你的腎功能,特別是對月經不調、性冷淡有很大的幫助。

關元穴

位置:在人體正中線上,從肚臍向下量出四指寬的距離,就是關元穴。

功效:關元穴就像人身體的一個閥門,將人體元氣關在體內讓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是人身上元陰、元陽的蓄積之處。

太溪穴

位置: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

功效: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元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稱太溪穴為「回陽九穴之一」,認為它具有很強的回陽救逆之功。

命門穴

位置:命門穴位於第二、三腰椎棘突間。通俗地說,就是後背正中腰部,和肚臍相對的位置。

功效:對於男人,它是壯陽大穴,對於女人,它是駐顏美穴。補腎壯陽、暖宮備孕都少不了它。

聲明:文章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蓬軒 的精彩文章:

中醫「拍手養生操」 十個簡單動作隨時能做
諸陽之會,百脈之宗,穴神百會穴!

TAG:艾蓬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