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體有12口「井」,常灸它們從根滋養12經絡!

人體有12口「井」,常灸它們從根滋養12經絡!

[找經絡、查穴位在我們公眾號hbqiai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經絡不通百病生,補什麼都沒用。不一定要吃藥打針,因為每個穴位都是一味中藥,每天學點經絡穴位小知識!

1、人體有藏十二口井!

眾所周知,人體主要有十二條經絡,這些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清楚,十二經絡各有一個井穴,合起來就是「十二井穴」,如少商、湧泉、隱白等我熟知的大穴,都是井穴!人體藏著的這十二口井,關鍵時能救急安神,還可從根子上滋養十二經絡!重要性可想而知!

古人將經脈比作河流,氣血便如河水一樣流淌其中。體表的經脈是地面部分的河流,體內的經脈就像是地下的暗流。井穴便是溝通這些河流(經絡)的「井口」(源頭),所以稱它們為井穴。(經氣的源頭!你說重不重要?)

《靈樞》中說到:「以上下所出為井。」井穴多分布在人體手指、腳趾的末端,是體表經脈內的氣血流注到體內經脈中的必經之路。由此,井穴成了十二經脈的「根穴」(源頭),主管著十二經脈中的支脈!

我要知道的是,十二經脈與其井穴是一一對應的,也就是每條正經都有一個井穴。例如,肺經的井穴為少商,大腸經的井穴是商陽,心包經的井穴是中沖。《天龍八部》里的「六脈神劍」,便是拿其中的六個井穴名稱來命名的!

二、常灸它們,從根子滋養十二經絡!

就像我們養樹澆水一樣,肯定的多把水澆在樹根上。我們養經絡也一樣,肯定是從它的根子入手,多澆根!

而十二井穴就是十二經絡的樹根(源頭),經常刺激它們,可以促進本條經絡的經氣滋生,從根上滋養、滋補十二經絡!

肺經 -- 少商大腸經 -- 商陽心包經 -- 中沖三焦經 -- 關沖

心經 -- 少沖小腸經 -- 少澤脾經 -- 隱白胃經 -- 厲兌

肝經 -- 大墩膽經 --足竅陰腎經 -- 湧泉膀胱經 -- 至陰

三、井穴的主要作用!

1、井穴可清熱解毒!

現實中,井穴的作用自然沒有武俠小說中那麼誇張。通過刺激井穴,並不能達到隔空傷人的效果,倒是可以作用到自身,起到清熱的效果。畢竟是井穴嗎,一般來說,每一個井穴都可以調理所屬經脈、臟腑的熱證!

比如我們最常說到的,按摩可清肺熱,調理肺熱引起的咳喘,尤其是對於風熱邪氣侵犯肺經引起的咽喉腫痛,在少商穴點刺放血,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是我們經常說到的!此外井穴不但可以清瀉所屬臟腑經絡的火熱,還可調理以全身發熱為主的病症。

2、井穴可開竅安神!

除了清熱,井穴還有醒腦開竅和安神鎮靜的作用。井穴位於四肢末端,分布有豐富而敏感的神經末梢。俗話說「十指連心」,刺激手部的井穴具有極強的醒腦、蘇厥、開竅、止痛的作用。

腳部的井穴在醫生急救中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腎經井穴——湧泉在此方面作用非常顯著,常用於調理中風、癔病、發熱導致的昏迷和休克。此外,湧泉還有開腎竅的作用,腎氣虧虛的人可以通過按摩湧泉來鼓舞腎氣。

少商、少沖等其他井穴也可以刺激相應臟腑,例如鼻塞時可以刺激開肺竅的少商、商陽;耳鳴、耳聾的人可以多艾灸、按摩開眼耳竅的關沖、足竅陰!

3、井穴可溝通表裡!

所有井穴皆有溝通人體表裡經的作用!前面說了,人的經脈,分為體表與體內二部分,並構成一個無端的循環。若是將體表的經脈比作是地面部分的河流,體內經脈就像是地下的水流暗道,井穴則是體表經脈的經水迴流體內的井口,所有井穴皆有溝通表裡經脈氣血的作用!

處在人體體表的井穴,由於位於人體中的高地勢,因此,井穴的氣血運行又分為二個方面,一個是體表的經水會循井孔下行於體內經脈,二是體內經脈中的高熱濕氣也會循井孔之口上行於體表。

4、所有井穴皆與腎相通!

人體的井穴,相當於地表與地下相通的深井,因其是深井,通於人體的內部經脈,因此,所有循井穴向人體內部下行的陰液皆可並於腎所主的水液之中,也就是說,所有井穴皆通於腎。並且——陰經井穴通於肝。人體手足三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井穴的五行皆屬於木,具有生髮的作用,且人體中皮部相通、肉部相通、筋部相通、血脈相通、骨部相通,因此,手足三陰經井穴生髮的經氣皆通於肝。

陽經井穴通於肺。人體手足三陽經井穴的五行皆屬於金(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胃經、膽經、膀胱經),具有收降的作用,且人體中皮部相通、肉部相通、筋部相通、血脈相通、骨部相通,因此,手足三陰經井穴收降的經氣皆通於肺。

5、井穴主調五臟疾病!可祛寒濕聚集!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還說 :『病在臟者,取之井』。如果是病症五髒的(肝、心、脾、肺、腎),都要找他們對應經絡的井穴!腮腺炎屬肺熱者可用少商或商陽點刺放血,多可在一二次恢復;指端麻木初起者可用陽經井穴直刺留針治療,亦可在一二次內回復;落枕初起者可用少澤按壓,一般一次恢復;

五臟六腑引發的疾病,若有心下滿者,皆可用井穴進行針刺。什麼是心下滿?即是若有物沉墜於心下或掛於心下,使心有種向下拉的感覺,或心有負重的感覺,是寒濕水液聚集於心之下,當此之時,可用相應的井穴針刺調理。

總之,五臟六腑初起的疾病,皆可用其相應的井穴進行調理,且效果卓著。

6、井穴可祛水腫!

所有井穴皆有導體表水液迴流體內的作用!

如足背水腫可用足三陽經井穴調理;小腿內側水腫可用脾經、胃經井穴隱白和厲兌調理;手部水腫可選用相關的經脈井穴調理。

水腫之症其實是體表水液泛濫,水不歸經,井穴有導體表水液迴流體內的作用,雖不是水腫所生之源,但能為體表泛濫水液開闢去路。

7、除腎經井穴外,其餘井穴皆可瀉經脈多餘的陰液!

所有井穴皆有瀉經脈多餘陰液的作用(瀉子木而奪母水)。 肺經寒濕、陰液有多餘的,可用少商直刺留針的方法將肺經有餘之液導入體內,使其迴流於腎部,也可點刺後擠壓出血、放血!

心經寒濕、陰液有餘者,可艾灸少沖將心經多餘的陰液導入體內,使其迴流於腎部,亦可擠壓出血;膀胱虛寒、陰液有餘者,可艾灸至陰膀胱經多餘的陰液導入體內,使其迴流於腎部,也可擠壓出血;如脾虛、脾寒濕的灸友,可在脾經井穴隱白點刺出血、艾灸,即能較好的卸除多餘的陰液!

聲明:文章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蓬軒 的精彩文章:

入冬後,多刮這條青筋,可預防此病!
如何辨別你是哪種體質?——痰濕體質篇

TAG:艾蓬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