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陳奕迅14歲女兒早戀:戀愛這麼甜,當然要趁早!

陳奕迅14歲女兒早戀:戀愛這麼甜,當然要趁早!

?作者:南木大叔


轉載:南木大叔(ID:nanmudashu)




《怦然心動》中有一句台詞:「當我見到布萊斯第一眼,我就怦然心動了。」




青春時的愛情,很簡單很乾凈,沒有成年人世界裡的金錢和性,就是一種很純粹的快樂。




前幾天,陳奕迅14歲女兒被拍到和一個男生牽手逛街相互依偎,她時而撐著男生肩膀跳起來歡呼雀躍,時而害羞地躲到男生身後,宛如熱戀小情侶。






在很多網友議論紛紛,尤其是一些家長指責早戀時,陳奕迅的妻子徐濠縈則十分坦然地回應說:




「其實我知道她談戀愛,我見過女兒男朋友幾次,她已經初三了,有自己喜歡的人很正常。」




當被問到陳奕迅是否有心理準備見女兒男朋友時,她回答說:「他覺得這樣是對的,這個時候就應該談戀愛。」







南木想起來以前陳奕迅曾在採訪中被問到關於對女兒談戀愛的看法,他表示:




「她想說就說,如果想要公開男友的話,自然會告訴我,我對這件事保持開放態度。」



如果說陳奕迅是不會幹涉女兒的私生活,會給她充足的私人空間的豁達爸爸,那麼徐濠縈就是能夠感同身受,明白14歲小女生情竇初開少女心的開明媽媽。







他們沒有插手女兒的戀愛,更沒有棒打鴛鴦,而是引導女兒如何正確交友,學會保持好距離和度。




世界上根本沒有「早戀」這回事,「早戀」不過是長輩為了約束孩子而創造的名詞。



南木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非要戴上有色眼鏡,用偏見的眼光去褻瀆那純真美好的感情呢?







青春時期的愛到底有多簡單?




是等公交去上學時,能和你擠上同一輛車,就開心的不得了;




是放學的時候,能和你結伴順路回家,就不枉一天的期待;




是回家後,能和你聊聊天打個電話,就會躲在被窩裡偷笑。



日本有個綜藝節目叫《屋頂告白大會》,很多正值青春懵懂的孩子會站在屋頂上大聲告白,喊出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一名初一男生,在屋頂上大聲呼喊16次「喜歡」向站在樓下、挂念在心中的女神表白。


 





還有一個男生,他喜歡曾經的同桌,但調換座位後,兩人之間的距離從近在咫尺30厘米,變成「遠在天邊」的5.5米。




他在屋頂上大聲表白:「我已經受不了這種遠距離戀愛!」







雖然他被女生拒絕,哪怕流下了眼淚,也微笑地說「謝謝」。



所有的感情都是自然而然所萌發出的,不能被壓抑和控制,喜歡就說出來,不喜歡就拒絕,敢於告白,不怕哭泣,這才是面對愛情該有的模樣。




而在中國版的《少年說》里,我也看到了有男生抓住最後的機會向心儀的女生告白。




「胡憶婷,把你的高考志願拿出來讓我抄一遍吧!以後我還跟你一起繼續加油!」








南木真心為少年們單純的感情和敢於說愛的勇氣而感動,「做朋友是起點不是終點,只做朋友怎麼可能滿足」我想這就是很多人暗戀時的心聲吧。




知乎上曾經有個很火的話題:「在哪個瞬間你發現青春逝去了?」




有一個高贊回答讓很多人看了後變得哽咽、語塞:





當年為了婚禮是中式還是西式跟女朋友商量了兩個月,未來孩子叫什麼都想好了;




後來結婚的時候想要不要叫她,朋友說她在坐月子,來不了。




戀愛是一場懵懂的賭博,你無法決定自己何時出生,同樣也無法決定自己會何時愛上一個人。




所謂的遺憾,無非就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暗戀,是世界上最容易保全也最容易毀掉的感情。




也許我們兜兜轉轉一大圈後終究會與良人相遇,攜手相伴終生,但青春時那不畏將來,依舊勇往直前的純真再也回不來了。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早戀該不該支持」,楊瀾在節目里大方承認自己青春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早戀。







回想起當時的暗戀,她說自己大一時很喜歡一個男生,屢次暗示自己的心意卻得不到回應。




後來那個男生給她傳了一張小紙條,正當她少女心泛濫時,卻看到紙條上寫著:「請問第二題是A還是B?」




這是她唯一接近幸福的一次,結果如同被潑了桶冷水一般,心灰意冷。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楊瀾的愛情觀,她支持自己女兒戀愛,並開導其他父母:





以我的角度看來,支持早戀是對愛的一種接納和尊重。早戀是一種朦朧的、單純的、相互的愛慕和欣賞而已,它油然而生非常純潔。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橫加阻止,這是在逼她走向極端,並且這種感情不就是人生中應該追求的么?我們需要的只是正確的引導。







曾經有人調侃過中國式家長的扭曲愛情觀:





初中的時候,父母會說:你現在不能談戀愛,談戀愛我就打斷你的腿;




高中的時候,父母會說:你現在談戀愛,你的前途就全被毀掉了;




大學的時候,父母還會說:大學裡戀愛不靠譜,畢業就各奔東西了。




於是,世界上少了很多「早戀」的青春少年,多了不少「晚婚」的大齡青年。




很多父母不明白,戀愛是抑制不住的,孩子早晚都要體驗這個過程,無論什麼時候戀愛,都是人生的必修課。




曾有記者採訪黃磊,問他:如果你女兒 15 歲就談戀愛了,你會怎麼辦?







黃磊的回答讓人耳目一新:





我女兒要 15 歲戀愛我覺得正常,青春期懵懵懂懂,情竇初開是人之本性,我覺得是美好的。




戀愛就是戀愛,哪有什麼早戀,這個詞兒就很混蛋。十四五歲談戀愛是正常的,你能做的是往健康的、更好的方向去引導。




沒必要上綱上線,誇大這件事,孩子也有她的人生。




早戀並不可怕,青春期的孩子是避免不了怦然心動的,與其讓他們偷偷摸摸,不如父母主動站出來進行引導。







席慕蓉說過:「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含著淚,一讀再讀。」




在對的時間與對的人相遇,那是童話;在錯的時間與對的人相遇,那才是青春。




青春的意義或許就是永遠有遺憾,永遠有動人的回憶,每每回想起來都會熱淚盈眶、心懷滿足。




所以戀愛從來不分早晚,每個人身上也沒有可以自由控制感情的開關,青春期的戀愛是一次機會,在戀愛中學習如何去愛一個人,用青澀和真誠給予對方最大的保護。




愛是一種熟能生巧的能力,不去學會愛一個人,越長大往往會為之付出更為慘痛的代價。









年少時的愛就像晨間的薄霧,朦朧又轉瞬即逝,異常珍貴又美好,沒有人規定什麼時候可以去愛,戀愛哪有早晚。




喜歡沒有錯,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每個人都會經歷,所以你可以害羞,但不要覺得羞恥。




我們都曾有過情竇初開時的悸動,「早戀」這麼美好的事,千萬別耽擱了。




在年少輕狂的時候,做一個比其他人更有野心的人,讓你心心念念的那個少年永遠把你惦在心中。




南木心想,那份懵懂又青澀的回憶,一定是你青春里最美好的印記。




本文經

遇見張小嫻?

轉載發布,已獲作者授權,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

南木大叔,身高一米八五的情感DJ,看過太多悲歡,內心依然溫暖。微信公眾號:南木大叔(ID:nanmudashu)。


註: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如果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張小嫻 的精彩文章:

女人最大的本事:不是令一個男人痛苦,而是……
40歲離婚2次的人給你提個醒:女人不怕窮,不怕苦,就怕……

TAG:遇見張小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