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搞外交、抓間諜:錦衣衛少為人知的職能

搞外交、抓間諜:錦衣衛少為人知的職能

原標題:搞外交、抓間諜:錦衣衛少為人知的職能


明朝錦衣衛主要承擔儀仗、警衛、偵察、緝捕、審訊等工作,搜集政治、軍事情報等是其最主要任務。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在幫助皇帝加強集權統治的同時,也承擔著出使、反間諜等基本職能,但這兩項職能經常被人們忽視。


明朝正統、景泰年間(公元1436年-公元1457年),出使任務常由錦衣衛來承擔。蒙古瓦剌部是當時明朝北方邊境的主要威脅,對瓦剌的出訪任務,多有搜集瓦剌軍事情報的目的,加之瓦剌是敵對方,出使途中往往充滿危險,所以由行伍出身、本就是情報人員的錦衣衛充任出使人員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如錦衣衛千戶梁泰被提拔為指揮僉事,錦衣衛指揮同知岳謙升為都指揮僉事,千戶梁貴升為指揮僉事,錦衣衛帶俸指揮使馬顯升為都指揮僉事,都是因順利完成出使瓦剌的任務而因功晉陞。

明朝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行在(今北京)禮部尚書胡濙等人奏報,上一年派遣出使蒙古瓦剌部的錦衣衛指揮僉事康能和神策衛達官(明朝時在中國做官的韃靼人)千戶阿老丁因中途遇賊,只得臨時折返,需要重新再派。由於阿老丁老病纏身,難以擔負這項任務,胡濙建議改派驍騎右衛千戶陳友頂替出使。


陳友祖籍西域,非常熟悉西域風土人情和地理情況,通曉各少數民族語言。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陳友隨內官林春招撫赤金蒙古衛成功後,升為百戶。此後,陳友從明軍基層軍官走上「外交崗位」,多次出使北方各少數民族部落,職務不斷得到提升。到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陳友已升任錦衣衛都指揮僉事,在明朝對瓦剌的外交和情報工作中發揮很大作用。之後,由於瓦剌對明朝的邊防壓力越來越大,明英宗朱祁鎮命陳友回到軍事崗位,甫一上任便獲大勝。此後,陳友轉戰南北,死後詔贈沔國公,謚武僖,子孫世襲武平伯。


錦衣衛本為情報機構,自然也需承擔反間諜任務。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在地方,如果發現藏匿的姦細和危險分子,錦衣衛都有偵察抓捕的權力。不管是平時還是戰時,錦衣衛都可以在道路上臨時設置關卡,對過往行人進行盤查、詢問,一旦發現姦細可隨時抓捕。這樣大的權力,有時也造成負面影響,錦衣衛就曾因屢次騷擾寺廟僧侶,被主管僧侶事務的僧錄司參奏過。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僧錄司奏報,京城各座寺廟經常受到各種無緣無故的騷擾,始作俑者正是錦衣衛校尉。為做好反間諜工作,御史給事中和錦衣衛等官員會對各處寺廟往返巡查。如查到個別僧侶因赴齋會而不在位,就會對其進行笞辱,以致眾僧侶為此驚怖不安。

得到僧錄司奏報後,景泰帝朱祁鈺立即下令僧錄司對各個寺廟自行加強約束,不得藏匿軍囚和姦細,那些在寺廟中巡視的御史給事中和錦衣衛隨後撤出。


(作者系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本文摘編自作者所著《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鐵血奔流
美「太空軍」籌建難逃軍種利益掣肘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