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垃圾變黃金,澳洲用廢棄礦物打造環保鋰電池

垃圾變黃金,澳洲用廢棄礦物打造環保鋰電池

隨著鋰離子電池用量攀升,鋰礦開發與電池回收也愈來愈受關注,澳洲鋰礦商Lithium Australia便瞄準礦廢棄物與舊電池回收再利用,透過「SiLeach」鋰電池製程,大幅減少鋰礦浪費並讓鋰回收率達90%以上。

鋰離子電池原本只出現在小型電器產品,但環保意識日漸崛起,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市場逐年上升,「未來鋰礦是否夠用?」等疑問逐漸浮上檯面,再加上電池體積也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小,若是不想過度開採損害環境與浪費材料,政府與企業勢必得更重視電池回收與製程領域。

因此開始有廠商看重廢棄鋰礦與電池回收,好比Lithium Australia就瞄準這市場,購併鋰電池製造公司VSCP。該公司採用其他廠商不想加工的鋰礦,研發出全新的鋰離子電池製程「SiLeach」,從廢棄鋰礦提取磷酸三鋰(Tri-lithiumphosphate,Li3PO4),進一步讓鋰回收率達90%以上,最後再轉換成磷酸鋰鐵(LFP)陰極材料。

SiLeach可說是新型濕法冶金鋰礦萃取技術。石灰法等傳統製程中,採礦商得選用氧化鋰含量較高的精礦,讓石灰與鋰礦一同燒結,之後再運用水處理與多次蒸發,最終才可從結晶提取高純度氫氧化鋰,但這些製程都需要消耗大量時間與熱量,溫度甚至得加熱到攝氏1,000度以上。

而新技術可以略過加熱過程,對環境的損害相對較小,且除了能簡化提取鋰材料的過程,甚至可以從低階鋰雲母或是礦石提取材料。Lithium Australia總經理Adrian Griffin表示,SiLeach製程相當簡單,可精簡鋰電池陰極材料製造過程與降低成本。

目前Lithium Australia也正在研發鋰電池回收技術,Griffin先前也指出,就如同世上有許多鋰礦與材料被埋沒,澳洲也需要重視廢棄電池材料回收利用,目前澳洲每年約有8,000噸電池材料費被掩埋處理,只有800噸電池進到回收場。

先前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報告也指出,澳洲鋰電池回收率僅2%,剩下價值約8.13億到30億澳元廢棄電池處理方式都是將丟入掩埋場,進而危害環境、動物與人類健康。預計到2036年,澳洲廢棄鋰電池將突破10萬噸,如果加以回收利用,95%零件可變成新電池或用於其他產業。

Source:EnergyTrend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正版圖片庫:拍信網。

友情提示:由於微信公眾號改版,大家可能無法及時獲取我們的推送。

要聞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TrendForce 的精彩文章:

Q4智能手機市場觀察,三星、蘋果角逐全球生產量第一位置

TAG:集邦TrendFo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