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與林語堂齊名,被徐悲鴻盛讚,他是被遺忘的民國大師

與林語堂齊名,被徐悲鴻盛讚,他是被遺忘的民國大師

在國內,很多人不知道蔣彝的名字。但在西方,他是與林語堂齊名的華人作家;他的「啞行者畫記」,暢銷歐美,好評如潮;作品與劉海粟畫作共同展覽,連英國瑪麗王后都曾出席他的畫展;他有深厚的國學功底,是哥倫比亞大學中文教授;他交遊廣泛,朋友圈包括徐悲鴻、梅蘭芳等。有趣的是,他還是第一個用傳統畫法畫「熊貓」的人。這位名揚四海的藝術家,卻謙虛地稱「自己成不了大師」,「最多也就是接近大師的水平」。

辭官赴英

蔣彝,字仲雅,1903 年出生在江西九江的書香門第。自幼從父親習書畫,深得東方藝術之精神。青年時期進入東南大學學習化學,之後投筆從戎,加入北伐。戰後歷任三地之縣長,因求變革而得罪權勢,痛心政治腐敗之下,辭官赴英,不承想一走竟是數十年。

蔣彝像

剛到英國時,蔣彝只會五個單詞,還目睹了英國人對中國人的歧視。穿西裝走在路上,就會被認為是日本人,因為英國人覺得,中國人不會有這樣得體的著裝。他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證明中國人也是有才能的。

蔣彝利用一切空閑和機會學習英語。他刻苦學習,英語水平飛速提升。不久他考入倫敦大學,投入曾任溥儀英文教師的庄士敦門下。又經過英國漢學家駱任廷舉薦,來到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教,算是站穩了腳跟。

庄士敦(右一)

在英國,他還結識了很多藝術家:戲劇家熊式一、畫家徐悲鴻劉海粟等。他們對於中國藝術有很多共同的見解,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積極拓展交際圈,英國極具聲望的畫家康納德和評論家傅來義等,都和他交往甚密。

徐悲鴻致蔣彝信封、信件

啞行者成名

在倫敦大學任教期間,蔣彝發現,當時英國介紹中國的資料,多偏見、武斷之作,儘是描述一些鴉片鬼、乞丐、苦力等。他決意用英文來寫英國見聞,用中國畫表現英國風土人情,糾正偏見,以求發現各民族之間的相似之處,而不是彼此之間的差異」

當時蔣彝思鄉愁苦,又憂心國內局勢,決定去湖區休假。他每日寫日記,並在宣紙上畫當地景物的水墨畫,安靜閑適,最後將詩、文、畫結集出版為《湖區畫記》。獨創的「畫記」形式、中國筆墨畫法以及舊體詩詞、清新雋永的遊記,體現中西方文化共通之處等諸多特點,讓《湖區畫記》一問世就大受媒體和讀者好評,不到一個月初版就賣完了。英國人稱這部作品,讓他們通過中國人的視角重新認識和反思了自己。《湖區畫記》共出九版,成為「啞行者畫記」的第一本。

之後,蔣彝又出版了《倫敦畫記》、《牛津畫記》,本本暢銷,成為名震英倫的當紅作家。

蔣彝筆下的西方景象

他還積極向西方介紹中國藝術,先後出版了《中國畫》、《中國書法》。這兩本書當時就獲選最佳出版圖書,直到今日,還被歐美高校指定為藝術史教材。

《中國書法》

蔣彝成了當時最暢銷的作家之一。他的著作《兒時瑣憶》被作為禮物送給瑪麗王后,並以著名作家的身份與丘吉爾共進午餐。與他同時以英文創作出名的中國作家,一位是熊式一,一位是林語堂。他的藝術才華也備受肯定,倫敦茲維默藝術館舉辦蔣彝畫展,瑪麗王后都親自光臨觀展。

同年,倫敦迎來幾隻大熊貓。倫敦民眾為之瘋狂,蔣彝也十分喜愛,成為用傳統中國畫畫法畫熊貓的第一人,倫敦評論家因此稱他為「熊貓人」。

蔣彝所畫熊貓

1939 年 9 月,英國對德宣戰。戰爭中,蔣彝在倫敦的寓所被炸毀。他移居牛津,過著儉樸的生活。此時也正是日軍侵略中國之時,他身在海外,卻心繫祖國,寫下了《東望祖國愴然有感》五首絕句。

「一丸自古封函谷,三戶終能滅暴秦」

「一時浩氣塞天地,死有田橫五百人」

這些詩歌,歌頌了中華民族抗戰到底的決心和英雄氣概。

四十年代後,蔣彝開始涉足英國外的領域。1946 年,蔣彝去美國訪問,受到賽珍珠夫婦款待,還訪問了胡適。6 月回英國,開始《紐約畫記》的寫作。該書出版後暢銷英美,書評家甚至認為他比風行北美的林語堂寫得更好。

1951 年蔣彝去巴黎,在那裡住了半年,打算寫一本《巴黎遊記》。他對這座藝術與浪漫之都嚮往已久,儘管屢次經過,但是從未深入探索。在書中,他充滿深情地提詞:

「三顧巴黎如夢過,者番前去慢徜徉 」。

《巴黎畫記》英文版書影

《巴黎畫記》中譯本,文景出品

蔣彝畫埃菲爾鐵塔,書中插圖

蔣彝摹潘玉良裸女像,書中插圖

因為不會法語,這次旅行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啞行者」。他和畫家朋友一起走訪巴黎引以為傲的手工匠人,或獨自探尋現代藝術與哲學的搖籃——咖啡館。書在 1955 年出版,同樣大受歡迎。書評人說在書中可體驗「不同文化的和平相容」,讀者驚訝他對別國文化不帶有偏見,在日常環境中發現驚喜的能力。

移居美國

「啞行者」名聲大噪,很多地方主動邀請他寫遊記。五十年代,蔣彝應邀去波士頓,打算寫一本《波士頓遊記》。此行還去了紐約、芝加哥、舊金山等地,發展了很多新朋友,包括哈佛大學教授楊聯陞等。美國人也歡迎這位著名華人,來美國講學定居。

蔣彝和楊聯陞說相聲

1955 年,蔣彝接受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邀請,離開了生活了二十餘年的英國,移居美國紐約,其後受邀擔任哈佛優等生榮譽學會年會演講嘉賓,是泰戈爾之後第二個獲此殊榮的亞洲人。蔣彝的演講題目為《中國畫家》:「我發現自己到處受到歡迎,不是作為一個吸引人的異教徒,而是被看做一個有貢獻的夥伴。」他想探索「中國繪畫藝術與未來的世界藝術融合的可能性」,「我們現代人都是文化交叉的產物,強調我們之間的差異是行不通的。在種類和技術之下,隱含著人與自然的詩意真理。」

《波士頓畫記》英文版書影

《波士頓畫記》中譯本,文景出品

書中插圖

1959 年《波士頓畫記》出版。聖誕前夕,美聯社發表短文,列了 19 本書,作為推薦給名人或者機構推薦的聖誕禮品,其中,《波士頓畫記》被推薦給了麻省參議員約翰·肯尼迪。一個星期後,肯尼迪獲選美國總統。此外,《波士頓畫記》還榮登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

1964 年《舊金山畫記》出版,蔣彝在書中聚焦了華人移民問題。他盛情描繪了華埠歡慶新春的熱鬧場景,盛讚了早期華人移民為美國經濟做出的卓越貢獻,並列舉了丁龍等優秀的華人例子,來反擊美國對華人的偏見,認為「目前的時代還沒有達到應有的理智。」12 月中旬,《舊金山畫記》和卓別林《自傳》薩特《言語》等書一起,榮列暢銷書榜。

《舊金山畫記》英文版書影

同年 10 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蔣彝聞訊,激動不已,為祖國成就驕傲自豪。他在紐約街頭整整走了一天,連飯都沒有吃。「無論家鄉多麼貧苦,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總覺得它特別親切。」獨在異鄉的他,喟然長嘆:「餘生何日可還鄉?

落葉歸根

七十年代,蔣彝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訪問學者,所畫《沙田一角》。

儘管在美國受到種種優待,蔣彝最渴望的還是重返故土。當時的冷戰局勢,讓蔣彝的思鄉之情只能深埋心底。中美「乒乓球」外交之後,兩國關係迎來轉機。蔣彝在舊友幫助下,獲得了回國訪問機會!

1975 年 4 月,在外漂泊 42 年的「啞行者」,終於又踏上了祖國的土地。蔣彝驚嘆於新中國嶄新的面貌!一日從華僑大廈出來,他停在了勞動人民文化宮前,陪伴的家人以為他累了,他說:「我想在這看看人。」五一期間,他們一起去頤和園遊園。曾經慈禧用海軍軍餉修建的皇家園林,今日成為大眾休閒遊園之所。人們的表情也都喜氣洋洋,人雖多,卻井然有序。「中國人的性格變了!」蔣彝驚呼。

他回到南昌,和妻女相聚,一家人歡聚一堂。在戰亂時期拉扯一家的妻子已卧病在床,蔣彝十分珍惜這次見面機會,每日陪伴在側,喂她進食。

這次訪問,蔣彝走訪了中國 6 省 20 市,神州大地日新月異,他想到昔日國民黨統治的腐敗,感慨不已。

回到美國後,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接連發表和出版了《啞行者訪華歸來話今昔》、《重訪祖國》,歌頌新中國嶄新的面貌。

蔣彝筆下的家鄉

1977 年 8 月,蔣彝感到身體狀況變差,決計再度訪華,查找材料,有生之年完成《中國藝術史》。他此行拜訪了很多著名的考古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如唐蘭、沈從文、李可染等。還去榮寶齋請篆刻家徐之謙刻幾方石章,其中一方刻:

「游遍世界半世紀,

年年魂夢繞神州。」

他這次在中原地區遊覽,並回南昌探望妻女。這一面竟是和妻子最後一別,幾日後,妻子曾芸因心臟病去世。

9 月底,蔣彝在參觀毛主席紀念堂時暈倒。國慶前夕,他強撐病體參加國宴,接受鄧小平接見。入院期間,他自知時日不多,在病床上加緊工作,想寫完《中國藝術史》,獻給祖國

10 月 17 日,蔣彝的生命走到盡頭。追悼會在八寶山公墓進行,嚴濟慈、李可染、吳世昌、葉君健等眾多文化藝術界人士參加。蔣彝和妻子一起埋在廬山腳下。哥倫比亞大學聞訊後連降兩日半旗致哀。

江西九江

縱觀蔣彝的一生,雖然多數時間在海外度過,但他始終心繫祖國。他傳播中國的藝術文化,積極樹立新中國形象, 並拋除偏見,探索中西方文明共通之處,堪稱「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

除中文版《巴黎畫記》《波士頓畫記》外,其餘圖片來自網路。

文章參考鄭達《西行畫記——蔣彝傳》,商務印書館,2012 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國學大師」季羨林:生活中的「幽默大師」

TAG:民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