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為什麼選擇了筷子

中國人為什麼選擇了筷子

原標題:中國人為什麼選擇了筷子


  俗話說:「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捆筷子抱成團」。筷子是極具特色的中國餐具,不僅在餐桌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更承載著深厚的風俗文化傳統。不過,少有人知道,筷子並不是中國人最早使用的餐具,中國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使用餐叉和餐勺了。那麼,筷子為何會成為中國人最常用的餐具呢?筷子在歷史上發揮過什麼作用?又有著怎樣的逸聞趣事?


中國使用餐叉比西方早了4000年

勺子曾被稱為「匕」 已有7000年歷史


中國人用勺子或餐勺吃飯的習慣很早,已有7000年的歷史。在很多新石器時期遺址中多有骨制或陶制甚至象牙的餐勺出現,這些早期的餐勺有些邊口較薄,類似於小鏟子,有些則已經有了明顯的勺和柄,具有了勺子的形狀。河南新密市莪溝遺址出土的陶勺大都放置在陶罐內,說明當時應是進食或分食用的食器。中國早期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和粟,簡單煮製成粥飯即可食用。熱騰騰的粥飯不便於直接用手抓食,需要藉助某種器具,因而用於進食的餐勺就被發明出來。


西周以後,青銅餐勺逐漸取代骨制和陶制的餐勺成為主流,有些青銅餐勺上自銘為「匕」,這應是當時人們對於餐勺的稱謂。戰國時期漆器工藝得到極大發展,漆匕開始流行並與銅匕共用,這些漆匕大多繪有彩色花紋,非常精美。有專家考證,匕主要分為三種,一種尺寸較大,匕頭較尖,用來分肉,稱為「牲匕」;一種尺寸較小,用來吃飯,稱為「飯匕」;還有一種匕頭鏤空,用來撈取羹湯中的塊狀肉類,稱為「疏匕」。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了一把金質的匕,匕頭上就是鏤空的,類似於現在的漏勺,應當屬於疏匕。戰國中晚期開始,隨著周代禮制的崩壞,匕的作用不再細分,僅以吃飯為主。


到了漢代,《說文解字》中有了「匙,匕也」的說法,證明自漢代開始,匕與匙的名稱是能夠互換的。此時除了吃飯用的飯匕,還出現了一種容量較大的銅勺,長度大都在20厘米以上,類似於現在的湯勺,應是在宴席上分食或舀取流質食物之用。隋唐開始出現大量用白銀製作的餐勺,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明清時期瓷質的餐勺成為普通家庭常用的餐具。

一般人會以為餐叉是西方人的發明,其實中國人用餐叉的時間非常早,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我國西北地區新石器時期的一些遺址中就曾發現過骨質的餐叉。到了青銅器時期,使用餐叉的傳統依然延續,但材料還多為骨質,戰國時期骨質餐叉多發現於貴族墓葬中,有的被存放在青銅容器內,應該是貴族宴會上取食肉類所用。戰國以後,餐叉逐漸退出中國人的餐桌,被筷子和勺子所取代。西方廣泛使用叉子進食則要等到10世紀的拜占庭帝國時期以後,最多不過1000年的歷史,而之前他們主要還是直接用手抓取食物來吃。叉子在西方的流行也有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甚至一開始還被稱為「魔鬼的奢侈品」,受到人們的抵制。


商代已有青銅和象牙筷子


曾與勺子長期並用 元代起成為主要餐具


筷子古代稱為「箸」,是中國人餐桌上重要的餐具。關於筷子的發明人,民間傳說中有大禹、妲己和姜子牙等多種說法,這些當然都不可信。從考古實證來看,商代的安陽殷墟遺址曾發現過青銅的筷子,湖北長陽縣清江香爐石商代遺址也有骨質的筷子出土。《韓非子》中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的說法,意思是說箕子看到紂王用象牙做成筷子,感到很擔心,認為這樣奢侈的行為是亡國的先兆。所以,至少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們的祖先已經使用筷子了。


與現在一雙筷子幾乎可以適應餐桌上的所有功用不同,早期的筷子用途比較單一,主要用於夾取羹湯中的菜。《禮記·曲禮上》有「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的說法。梜讀音為jiā,鄭玄的注釋是「梜猶箸也」,也就是筷子的意思。當時的筷子功能比較局限,只能用來夾羹湯里的菜,吃飯則應當用「匕」,也就是勺子來完成,如《禮記正義》中有「飯黍無用箸,當用匕。」足見古代中國用餐禮節之嚴格。

在古代中國人的餐桌上,筷子和勺子曾長期並用,合稱為「匕箸」或「匙箸」。筷子和勺子的分工明確,筷子用來夾羹湯里的菜,勺子用來吃飯。《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曹操和劉備一起吃飯談論,曹操說了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嚇得劉備「失匕箸」,也就是手裡的勺子筷子一起掉到了地上。


到了唐宋時期,這種用法依然保留,唐代薛令之的《自悼詩》有「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的句子,即是明證。韓愈在《贈劉師服》詩中自嘲牙口不好,只得「匙抄爛飯穩送之,合口軟嚼如牛呞。」《酉陽雜俎》中記載,唐玄宗曾賜給安祿山「金平脫犀頭匙箸」。此外,在敦煌473窟的唐代壁畫中,繪有9人圍坐進食的場景,每人面前都整齊地擺放著勺和箸。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中記載宋高宗每次吃飯「必置匙箸兩副,食前多品擇取欲食者,以別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飯則以別匙減而後食。」可見宋高宗是用公筷夾菜,用勺子吃飯,非常講究。元代以後,筷子逐漸取代勺子,正式成為吃飯用的工具,而勺子則專門用來舀羹湯。


明代開始出現了「上方下圓」的筷子,也就是我們如今常用的筷子式樣。清代的筷子製作工藝愈加精美,《紅樓夢》中就有「烏木三鑲銀箸」和「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光緒時期《御膳房庫存金銀玉器皿冊》記載了當時宮中所用的餐具, 其中筷子有:金兩鑲牙筷6雙、金鑲漢玉筷1雙、紫檀金銀商絲嵌瑪瑙筷1雙、紫檀金銀商絲嵌象牙筷16雙、包金兩鑲牙筷2雙、銅鍍金駝骨筷8雙、銀兩鑲牙筷大小35雙、紫檀商絲嵌玉金筷1雙、象牙筷10雙、銀三鑲綠秋角筷10雙等等。這些筷子用料珍貴、製作考究,不僅是實用的器具,也是高雅的藝術品。


「筷子」之名直到明代才出現


與江南民俗忌諱有關 還曾引發「血案」

如前所述,古人一直稱呼筷子為「箸」,筷子這一名稱直到明代才開始出現。從「箸」到「筷子」稱呼的轉變,與我國古代江南地區水鄉的民俗諱語有關。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此皆俚俗可笑處,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稱『快兒』者。」江南吳中地區撐船的船夫認為「箸」和「住」同音,船停住了,自然也就沒了生意,因此他們忌諱稱「箸」,而改稱為「快兒」,希望船能跑得快些。這種習俗逐漸流行開來後,「快兒」也就轉變成了後來的「筷子」。明人李豫亨《推篷窹語》中也寫道:「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今因流傳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間亦呼為筷子者,自其始也。」


「殷勤問竹箸,甘苦樂先嘗。」筷子不僅是簡單的用餐工具,更負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歷史上有不少與筷子有關的傳奇故事,如楚漢相爭時,張良曾用劉邦吃飯的筷子為他籌劃滅楚大計,留下了「藉箸代籌」的傳奇。《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則記載了漢景帝用筷子試探條侯周亞夫的故事:「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zì,大塊的肉),無切肉,又不置箸。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箸。」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上了一大塊沒切開的肉,又不提供筷子。周亞夫沉不住氣,私自向管理宴席的人索要筷子,被漢景帝評價為「此不足君所乎」,並認定「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最終周亞夫被收入廷尉,絕食嘔血而死,可以說是「一雙筷子引發的血案」。


此外,皇帝也曾將筷子作為獎賞賜給能臣志士,取其「剛正不阿」之意。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宋璟當宰相時,朝野上下都稱讚他德高政廉。有一次,唐玄宗在御宴上,將手中的金箸賞賜給宋璟。這位宰相受寵若驚,不知所措。唐玄宗見狀,說道:「所賜之物,非賜汝金。蓋賜卿之箸,表卿之直也。」賜金箸是為了表彰宋璟具有像筷子一樣正直的高尚品格,可見筷子作為古人常用的生活用品,也承載了文化意義。


筷子是一種極為靈活的餐具,需要有一定的使用技巧。其實,古人們早就專門討論過筷子的使用方法,如《相書》上說:「三指用著者自如,四指用著者貴,五指用著者大富貴也。」這雖然是迷信的說法,但也可以證明,古人早就發現使用筷子要靠手指的協作配合,方能運用自如。根據現代科學研究,使用筷子要牽動肩、胳膊、手腕、手指等部位30多個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運動,因此使用筷子吃飯還能起到鍛煉手腦的作用,有益於身心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龍網 的精彩文章:

網路綜藝如何實現不同文化層面的有效溝通
陳魯豫出席某品牌活動 與倪妮一起聊聊新時代女性的獨特之美

TAG: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