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天是平津戰役打響70周年的日子,那麼,對於締造新中國的「三大戰役」,您了解多少呢?

今天是平津戰役打響70周年的日子,那麼,對於締造新中國的「三大戰役」,您了解多少呢?

原標題:今天是平津戰役打響70周年的日子,那麼,對於締造新中國的「三大戰役」,您了解多少呢?


今天是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戰——平津戰役打響70周年的紀念。


70年前的今天,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戰役的衝鋒號正式吹響。


那麼,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新中國的三大戰役,您又了解多少呢?


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個戰略性戰役。




遼瀋戰役


1948年9月12日-1948年11月2日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向共產黨的中原解放區發起進攻,國共大規模內戰全面爆發。1948年7月初,國共雙方兵力的對比,已由戰爭爆發時的3.14:1,變為1.3: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抓住有利時機,與國民党進行戰略決戰。決戰方向首先指向形勢於己有利的東北。



遼瀋戰役是三大戰役中的第一個戰役,也是最為關鍵的戰役。


遼瀋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到10月1日,切斷了北寧路,一部分主力進抵錦州城下。10月10日,由華北國民黨軍組成的「東進兵團」自錦西向通往錦州的要隘塔山發起猛攻。東北野戰軍預先設置在塔山的兩個縱隊頑強阻擊,鏖戰6晝夜,打垮國民黨軍的數十次衝擊,成功地阻止了它的東進。

10月21日,長春宣告和平解放。


10月26日至28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區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人。


11月2日,直下瀋陽、營口。遼瀋戰役至此勝利結束。東北全境宣告解放。


遼瀋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之後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第二個打響的戰役。


戰役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解放軍投入官兵66萬人,加地方武裝40萬人,國民黨軍兵力理論滿編值80萬人,實際約50萬餘。


淮海戰役於11月6日發起,到22日為戰役第一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華東野戰軍在碾庄地區殲滅黃百韜兵團10萬人。中原野戰軍也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

1948年11月23日到12月15日,為淮海戰役第二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一部,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並殲滅黃維兵團11萬人。華東野戰軍主力在杜聿明指揮的徐州國民黨軍3個兵團25萬人向西突圍時,將這股敵人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並殲滅其中的孫元良兵團約4萬人。


1948年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為淮海戰役第三階段。


1949年1月,華東野戰軍發起對杜聿明部的總攻,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10個軍約20萬人,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鬥,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



淮海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


戰役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嚴重動搖了國民黨上下的獨裁夢想。同時,我軍的力量大增,士氣高漲,大大增強了解放全中國的信心。此次戰役的勝利結束,標誌著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統治的瓦解。為渡江戰役的勝利展開打好了基礎。


平津戰役


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平津戰役是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在1948 年11月29日發起。從1948年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在東線,1949年1月15日,全殲天津國民黨守軍13萬餘人,解放天津。


經過解放軍和中共北平地下黨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義率部接受改編,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人,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殲滅和改編,使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數據點及綏遠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獲得解放。


平津戰役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地區基本獲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進一步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對加速解放戰爭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渡江戰役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毛澤東的這首《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描寫的就是解放軍將士勢如破竹,渡過長江,解放全中國的氣勢。



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最後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後發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佔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江陰、鎮江等城市,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



4月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南京。接著,各路大軍向南挺進,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


5月27日,第三野戰軍主力攻佔上海,上海解放。在此期間,第四野戰軍於5月14日南渡長江,16日解放漢口,17日解放武昌和漢陽。


6月2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崇明島,至此,渡江戰役結束。



渡江戰役歷時42天,人民解放軍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並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相結合,合圍並殲滅其重兵集團。此役,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為而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重要條件。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生_Arts 的精彩文章:

不需要什麼「官宣」,童雙春和他的舞台CP李青才真叫人羨慕

TAG:三生_A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