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臟不能再生還會留疤,已失去眼睛的洞穴魚遭遇了什麼?

心臟不能再生還會留疤,已失去眼睛的洞穴魚遭遇了什麼?



(原標題:A Mexican cavefish with a scarred heart )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王五人

微信|公號ID:WYKXR163

心臟不能再生還會留疤,失去眼睛的洞穴魚遭遇了什麼?

PACH?N CAVE的表面魚(左)和洞穴魚(右)

圖片來源:COLIN BEESLEY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生活在墨西哥北部洞穴中的一種魚類,它們與孔雀魚一般大小、盲目、半透明。科學家研究這種魚類是為了弄清楚為什麼有些動物的心臟能夠再生,但其他動物只會增添一道疤痕。

「數百萬年前,生活在河流中的一些表面魚類湧入洞穴中,當河水的水位下降時它們被困在山洞中,然後失去了眼睛和顏色來適應洞穴生活,」牛津大學的發展科學家以及科研人員Mathilda Mommersteeg說。「我們發現,像斑馬魚一樣,河裡的表面魚的心臟可以再生,但是一些洞穴魚的心臟不能再生卻會形成永久性疤痕。於是我們將墨西哥洞穴魚作為心臟再生研究的新模型。」

Mommersteeg和她的團隊在實驗室培養了表面魚和洞穴魚,對一些魚進行手術以去除它們心臟的一部分。手術後,表面魚能夠慢慢地使缺失的組織再生,而洞穴魚則產生了疤痕。當他們將表面魚和洞穴魚雜交並進行相同的手術後,它們的後代表現出了不同的再生水平,這表明再生心臟組織的能力在這些魚中是可遺傳的。

他們使用敲除模型和數量性狀基因座分析測試了lrrc10的再生作用。lrrc10是一種小鼠和人類都有的心肌特有的神秘基因。他們發現lrrc10和三個DNA片段可能在心臟再生中發揮作用。

「數量性狀基因座分析是一種能夠找出所有表面魚DNA中哪一部分對心臟再生最為重要的方法,」倫敦大學學院的發育生物學家以及研究人員Yoshiyuki Yamamoto說,「我們已經在DNA中發現了三個區域,這些區域包含了造成心臟損傷後再生還是留疤差異的基因。」

研究人員接下來想要找出他們確定的區域中哪些基因是心臟再生的關鍵性調節因子。

「下一步是找出為什麼表面魚心臟可以再生,但是洞穴魚不能,」Mommersteeg說,「在它們適應洞穴生活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阻止它們重生自己的心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失重狀態大腦會如何變化?臉部圓胖腿變纖瘦視覺模糊
霍金遺作:最短200年內人類就能開始殖民銀河系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