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張鋒等基因編輯權威人士:「賀建奎的實驗」無任何意義且不道德

張鋒等基因編輯權威人士:「賀建奎的實驗」無任何意義且不道德

張鋒等基因編輯權威人士:「賀建奎的實驗」無任何意義且不道德

本文轉載自澎湃新聞,原標題:賀建奎演講後,基因編輯權威認為該試驗無任何意義且不道德。

11月28日,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匯聚了全世界媒體的焦點。日前宣布成功誕生世界首例免疫艾滋基因編輯嬰兒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現身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並發表了公開演講。

演講後,基因編輯技術權威、CRISPR基因編輯專利持有人、麻省理工學院史上最年輕華人終身教授張鋒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峰會多數科學家都同意賀建奎的試驗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是不道德的、不應該做的。

28日是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第二天,早上7點鐘,澎湃新聞記者就抵達李兆基會議中心,此時已經有日本、美國媒體記者排隊進場。根據官方日程,賀建奎將出席當天的峰會,並在11時30分的「人類胚胎編輯」單元發表公開演講。

會前,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遇到了將與賀建奎在同一單元發言的上海科技大學黃行許教授。黃行許在 2018 年 9 月帶領團隊率先將單鹼基編輯技術應用於可發育的人類胚胎的遺傳疾病修復中。他在現場對記者表示,賀建奎此次突然宣布的這個試驗「把我們都嚇到了」。

隨著11時30分的臨近,峰會現場已經幾乎雲集了世界所有知名媒體。但風暴中心人物賀建奎卻遲遲沒有現身。但主辦方肯定地對記者表示,賀建奎肯定會在今天的大會上發表演講,只不過會遲一些。

最後,同單元4位演講嘉賓均已講完,為了等待賀建奎,他們還在台上臨時增加了一場討論環節。12時45分,身穿襯衣手拿公文包的賀建奎從匆匆出現的會場。他從會議中心的消防通道進入,成功避開了所有場外等待他的媒體。

張鋒等基因編輯權威人士:「賀建奎的實驗」無任何意義且不道德

被媒體包圍的主辦方工作人員

賀建奎首先向在場同行表示了歉意,因為他在沒有完成同行評議的時候就選擇率先在媒體公開了這項研究。隨後,他發表了名為《CCR5 gene editing in mouse,monkey and human embryos using CRISPR/Cas9》的演講。在介紹用於小鼠、猴子的試驗結構後,賀建奎講到了所有人關心的重點——露露和娜娜。

他介紹稱,共有7對夫婦參加了他的試驗,團隊對成功發育到囊胚階段的31個卵子進行了基因編輯,其中一組實現了CCR5敲除,並誕生了露露與娜娜。他表示,兩個基因序列達到了他預期中的改善效果,儘管有一個有潛在的脫靶風險,但不會影響其他基因。

賀建奎在現場表示,雙胞胎出生後,未檢測到基因間脫靶。也沒有觀察到大的基因缺失。但他同時透露,除了露露和娜娜的父母外,還有另一對參與試驗的夫婦可能已經成功懷孕。這是他首次確認這點。

賀建奎演講結束後,此次峰會主席、諾獎得主大衛?巴爾的摩當場上台發表了短評。他認為,這個臨床試驗並無必要,由於缺乏透明度,該試驗破壞了科研規則,因此並不會被同行認可。大衛?巴爾的摩還當場表示峰會將於29日發表新的共識。

張鋒等基因編輯權威人士:「賀建奎的實驗」無任何意義且不道德

回答觀眾提問的賀建奎

在隨後的觀眾提問環節,北京大學魏文勝教授質問賀建奎為什麼要越過「紅線」?為什麼要進行「秘密研究」?賀建奎模糊地回應說過去幾年他與倫理學家談到過進行基因編輯臨床試驗的想法。

最後,當主持人問道「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讓他做這個實驗嗎」,賀建奎回答道:「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第一個嘗試。」結束演講的賀建奎同樣從來時的消防通道快步走出會議中心,成功躲避了所有媒體地追問。

本屆峰會組委會成員之一,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翟曉梅在會後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我們剛剛進行了小範圍討論,大家的觀點是一致的,賀建奎本次演講根本沒有回答認真的倫理學問題。即便他把所有風險都告訴了嬰兒家長並獲得了他們的同意,科學家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那是不行的。倫理學準則說得很清楚,保護他們是科學家的責任,不能因為對方同意了就做一些跨越準則的試驗。」

基因編輯技術權威、CRISPR基因編輯專利持有人張鋒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不覺得取得了志願者同意科學家就應該做這樣的試驗。這種會影響兩名孩子一輩子的事情,賀建奎只和那對夫婦談了一個小時,太短了。」

張鋒表示,我但願不會出現效仿者。峰會多數科學家都同意賀建奎的試驗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是不道德的、不應該做的。「但願不會有任何人去效仿他。」他說。

提及露露和娜娜,張鋒表示,這個兩孩子需要受到很好的保護的。」我們所有人要盡最大努力讓這兩個孩子過上正常的、健康的生活。他們其實是受害者,他們的基因被改變了,但不會達到避免受到HIV病毒感染的目的。「

哈佛大學美籍華裔學者、基因編輯技術權威David R. Liu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直言了他對賀建奎試驗的失望。他表示,該項實驗給沒有治療需求的病人提供了「治療」。賀建奎的治療手段和分析沒有達到相關領域的最好標準。他雖然向病人們徵得了同意,但沒有跟任何科學界、倫理界、法律界和管理委員會以及所有利益相關方溝通,就自己做了這件事情。他是不能這樣做的。

David R. Liu表示,賀建奎的試驗嚴重違反了科學界極為重視的倫理道德。」他公布的這些數據令我們對他的觀點產生了質疑。無論是從科學上還是道德上我都反對這項研究,它對整個科學界造成了損害。「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Mol Cell丨喬傑團隊報道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調控規律
第一款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醫療級AI,臨床數據首次公布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