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遊學丨看「東方美神」,一睹「海內孤例」的宋代大木作(12月29日-1月1日)
丨到 河北·正定 去丨
元旦假期,準備怎麼安排呢?
要不和我們前往冀中看古迹?
探訪魯迅眼中的東方美神,
看梁思成口中「海內孤例」的宋代大木作……
北京,魯迅故居的書案上,常年擺放著一張「倒坐觀音」的照片。
這是一張偶然獲得的明信片,卻被魯迅驚為天人。他反反覆復地觀看,認她為「東方美神」,是佛教美學的佳作。
他說,這簡直是塑造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塑像:「別的像是「把人神化」了,而這張像是「把神人化」了!」
雖然魯迅先生對照片中的「木製佛造像」十分痴迷,然而他一生從未到過正定隆興寺。1933年,梁思成倒是來到「倒坐觀音」所在的隆興寺。他被徹底折服了。
他說:「你們看倒坐觀音和別處的一樣嗎?她多麼富有人情味。你在她前邊哪個方向看她,她都能轉睛看著你、俯視著你,似欲和你交談。」
魯迅其實照片里的美神,並不是木造像。而這座觀音的出處,確實擁有其輝煌動人之處。
無數文化大咖盛情讚揚的正定古城
「東方美神」所在的隆興寺,俗名大佛寺,位於河北省正定縣境內。
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在西晉時進入正定。正定有「九樓四塔八大寺」的佛城之稱,城內密集分布了隆興寺、廣惠寺、臨濟寺、開元寺等古寺。
小小一個縣城,擠滿了數千年的文明。隋朝的碑,宋朝的建築、明朝的壁畫。在步行可達的距離里,你就會和唐宋明清、和千年餘韻撞個滿懷。
對於這座冀中小城,文人大咖們從不吝惜讚賞之語。
余秋雨說:「正定的歷史文化積澱,讓我找到了中華文明最輝煌時期的圖譜和證據。」
他還說:「正定擁抱著太多的國寶,讓人強烈地感覺到一種千古之美。」
他又說:「正定最大的亮點是中華文化最興盛時期的佛教重鎮,在這個地方曾經出現過最高的東方智慧。」
一部千年文化史,千年佛教史在正定。
探訪海內孤例之宋代大木作
一睹魯迅眼中的東方美神
河北正定●定州遊學
遊學講師:張永波
專 長:古建築、佛教造像
張老師從事正定文保工作,2015年河北省優秀志願者,2015、2016年河北博物院十佳志願者,主要從事古代文物建築、佛教造像壁畫藝術研究和相關講解培訓,在《文物春秋》、《文物建築》、《中華遺產》、《華夏地理》、《河北畫報》等期刊發表專業論文十多篇。2015年受中國國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和台灣佛光山邀請參加「以法相會---山西寶寧寺、河北毗盧寺明清水陸畫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丨行 程 安 排 丨
12.29
河北石家莊指定酒店集合
12.30
上午驅車前往正定,參觀隆興寺;
下午參觀凌霄塔、須彌塔、澄靈塔、華塔和正定文廟。
12.31
上午:講座:點檢白雲—冀中古建初覽,了解冀中古建
下午:參觀河北省博物館
1.1
上午:參觀毗盧寺
下午:參觀定州博物館
活動結束後,送定州東和正定機場解散。
(返程高鐵票建議購買16:30之後,機票建議購買19:00之後)
01
借梁思成的視野,重走正定之路
梁思成曾三次到正定考察,其中的1933年11月,梁思成攜妻子林徽因同行。是年,梁32歲,林29歲。梁思成對正定的考察,留下了著名的《正定調查紀略》。
我們不妨藉助他的視野,重走正定之路。
正定被稱為「中國古建築的博物館」,「一部物化的歷史教科書」,這裡保存著我國規模最大的宋代建築群。隆興寺則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古建築專家梁思成多次在隆興寺考察,認為「京外名剎當首推正定府隆興寺。」同時,它也是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隆興寺中,便有六項國內之最。
01
- 中國現存古代建築中的藝臻極品摩尼殿 -
摩尼殿是佛寺第一個重要建築,建於北宋。整個建築線條流暢,斗拱健碩,出檐深遠,雖是佛殿,卻給人一種浪漫的感覺。
1933年,梁思成先生到正定考察時,稱在摩尼殿見到了古畫中才有的宋代建築。
梁思成:「這種布局,我平生除去北平故宮紫禁城角樓外,只有在宋畫里見過。那種畫意的瀟洒,古勁的莊嚴,的確令人起一種不可言喻的感覺。尤其是在立體布局的觀點上,這摩尼殿重疊雄偉,可以算是藝臻極品,而在中國建築物里也是別開生面。」
他還把摩尼殿收錄入他編寫的《中國建築史》一書中。
02
- 中國孤例五彩懸塑自在觀音像 -
這便是那座魯迅先生僅僅看到照片就讚嘆不已,稱這是最美的佛像。
這尊觀音塑像頭戴花鬉冠,項飾瓔珞,衣著寬大紅裙,閑逸自若。沒有觸不可及,沒有居高臨下,只是一種難以名狀的人情味在彌散,模糊了宗教與世俗的界限。
通常,佛教寺院的佛像都坐北朝南,而此處的觀音卻坐南面北,所以被世人稱為「倒坐觀音」。「通壁鏤空塑五彩懸山,如果天氣晴好,自然光透過窗子照射進來,灑落其上,場景極其鮮活,整個畫面靈動而富有生氣。」
03
- 中國古代最精美的銅鑄毗盧佛 -
這尊毗盧佛全部為青銅鑄造,高6.72米。它由三層坐式毗盧佛和三層圓鼓形蓮座層疊而成。三層蓮座的千葉蓮瓣上均鑄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於變化。
整尊造像上共計大小佛像1072尊,其中1000代表大千世界由佛來統治,72就是萬曆皇帝母親的壽辰。佛像表面都是鎏金,像一座寶塔,人稱千佛墩,代表了我國古代銅鑄技術的最高水平。
04
- 中國現存最早的楷書碑刻 -
這通石碑記錄了恆州刺史,奉命勸獎士庶萬餘人修建龍藏寺的情況
《龍藏碑》被譽為「楷書碑刻之祖」。它用筆沉滯寬博,樸拙而不失清秀,莊重而不獃滯,可以說是標準楷書。
它脫胎於魏碑,開唐楷之先河,在我國書法史上,是從隸書過渡到楷書的唯一物證。
05
- 中國最古老、最大的轉輪藏 -
梁思成繪製河北正定隆興寺轉輪藏殿圖紙
梁思成:「轉輪藏前的阿彌陀佛依然笑臉相迎,於是繞到輪藏之後,初次登樓。越過沒有地板的梯台,再上大半沒有地板的樓上,發現藏殿上部的結構,有精巧的構架,與《營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許多許多精美奇特的構造,使我們高興到發狂。」
轉輪藏其實就是一座收藏經文的旋轉書架。它的歷史與藏殿同樣久遠,為宋代所建,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的木製轉輪藏。
佛教中有推其旋轉與誦讀經文同功的說法,喻意佛法猶如輪子輾轉相傳,永不停息。這種獨特的經藏形式,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產物。
06
- 世界上古代銅鑄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觀世音像 -
大悲閣是隆興寺的主體建築,閣內供奉聞名遐邇的宋代銅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俗稱「正定府大菩薩」。高19.2米,立於2.2米高的須彌石台上,是世界上古代銅鑄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
在正定,還有四座古老而莊重的塔。
凌霄塔、華塔、須彌塔、澄靈塔
梁思成:「順著地平由左向右看(由東而南而西,)更有教堂的塔尖;八角表的塔(那是在照片里已瞻仰過的天寧寺木塔);綠色玻璃屋頂;和四方形的開元寺磚塔。我因在進城後幾分鐘內所得到的印象,才恍然大悟正定城之大出乎意料之外。」
02
正定文廟
梁思成:「回途到府文廟,現在的第七中學。在號房久候之後,蒙教務主任吳冶民先生領導參觀。我們初次由小北門內遠見的綠琉璃殿頂,原來就是大成殿,現在的「中山堂」;正脊雖短促,但柱高,斗拱小,出檐短,顯然是明末作品。前殿-圖書館-的斗拱卻若人注意,可惜殿內鬥拱的後尾,被白灰頂棚所遮藏,不得見其底細;記得進門時,在牆上彷彿見有「教育要藝術化」的標語,不知是否就如此解法。殿前泮水池上的石橋,雕工雖不精細而古雅,大概也是明以前物。」
03
毗盧寺內,有中國四大古壁畫之一
毗盧寺建造於唐朝天寶年間。毗盧殿內的壁畫是與敦煌莫高窟、北京法海寺和山西永樂宮壁畫齊名的「中國四大古壁畫」之一。
寺內保存著的壁畫有130多平方米,神仙、羅漢、帝王、商販……畫百家九流,畫人間百態,內容貼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壁畫上508位人物都描繪得細緻。
「毗盧寺的壁畫工筆非常細緻,畫中每個人物都不含糊,哪怕是邊緣地區的小人物的手背上的毫毛,都勾畫得一絲不苟。」非常值得一看。
04
兩個必看:河北省博物院&定州博物館
河北省出土文物數量佔全國總數的六分之一。然而時至今日,河北境內僅有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館。
河北省博物館參觀,必看「10大鎮館之寶」之一的金縷玉衣。1968年出土於河北滿城縣的中山靖王劉勝金縷玉衣,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件玉制葬衣,堪稱「無價之寶」。
定州博物館裡,藏著千年古縣的歷史縮影。
定州有「大寺五所,禪院八所,小院四十所,僧尼三千餘人。四時講唱,梵鍾如鳴,凡有所需,宮中恭備。」可想而知,當時定州的佛事活動是何等的興盛。
現在定州市佛教遺存有北魏塔基、靜志寺塔基地宮、凈眾院塔基地宮。而這兩套完整的地宮藏品,都可以在定州博物館里看到。
定州博物館還是海內定瓷收藏第一重鎮。
雖然全國各大博物館都曾收藏展出過不少定瓷精品,但定州博物館展廳里的這批,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久負盛名的國寶,白釉龍首蓮紋凈瓶。
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被列入了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迄今所見最早,且為漢代玉器中唯一一件玉座屏。
東漢龍螭銜環谷紋青玉璧,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最大玉璧。
這是一個會不斷帶給你驚喜的博物館。
丨費用說明丨
遊學費用:2380元/人(成人)
看展覽員價:2280元/人(參加過一次以上看展覽活動)
2018年12月10日前報名享受早鳥減免優惠:100元/人
(其中,會員優惠和早鳥優惠可疊加)
二人(或)以上一起報名享受組團價:2150元/人
費用包含
交通:行程內專業旅行大巴
門票:行程內所有景點門票費用及特約定製費用
住宿:3晚4星標準酒店住宿+5頓當地豐盛特色正餐
服務:專家講師專業講解與全程領隊
保險:旅行出行保險
費用不含
單房差:540元
往返大交通費用
遊學過程中其他個人消費
丨報名方式丨
精品小團,專業解讀
10人成行,16人封團
諮詢電話:18912737832(微信同號)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亦可報名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柱子末端的風景,你了解嗎?
雙十一早過了,你的快遞到了嗎?
王希孟在畫《千里江山圖》之前,經歷了什麼?
投稿事宜:
請在後台回復關鍵詞「投稿」,獲取具體信息。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742989656
(該碼為小編個人微信號,添加後拉入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