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國的宿命

帝國的宿命

原標題:帝國的宿命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 [英] 帕特里克·貝爾福 著 欒力夫 譯 中信出版集團 新思文化 2018-10

邢國慶


新書快評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既是一部體系完整的帝國史,也是一部內容豐富的世界史。奧斯曼帝國是對歷史發展進程具有重大深遠影響的世界性大國之一。在其巔峰期,帝國橫跨三洲,雄踞兩海,成為東西方和世界的中心。英國歷史學家、本書作者帕特里克·貝爾福以清晰的故事脈絡,流暢的語言和敘事風格,層次分明的歷史演繹,全面完整地介紹了奧斯曼帝國從崛起到覆滅長達600多年的歷史。


奧斯曼帝國的奠基人是奧斯曼一世,在拜占庭帝國日益衰敗的1299年,他只是偏居於安納托利亞西部一隅的一個突厥人部落的首領。經過二十多年的養精蓄銳,最終於1326年攻克布爾薩等城市。其子奧爾汗蘇丹定都布爾薩,一個土耳其人的國家正式建立。經過穆拉德一世、巴耶濟德一世、穆罕默德一世和穆罕默德二世幾代蘇丹的擴張,尤其是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帝國取代了拜占庭帝國,成為「第二羅馬帝國」。1517年,塞利姆一世獲得哈里發的地位,隨後又獲得麥加謝里夫的效忠,奧斯曼家族成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精神領袖。之後,歷代奧斯曼蘇丹自稱蘇丹—哈里發。蘇萊曼一世於1520年繼任蘇丹,更是把奧斯曼帝國推向巔峰,國土範圍西至中歐的巴爾幹和希臘地區,北至烏克蘭南部和克里米亞地區,東至裏海西海岸和伊朗西部,西南至北非海岸地區,東南至葉門等地。由於奧斯曼帝國採取開明的治國之策,使得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實現了「奧斯曼治下的和平」。

蘇萊曼大帝的兒子於1566年繼任,此後的歷代蘇丹則缺乏其先祖的軍事才能和治國能力。至1683年帝國軍隊慘敗於維也納城下,奧斯曼帝國的擴張歷史徹底結束。後繼者雖有立志改革、壯志未酬的塞利姆三世和鐵骨錚錚、鍥而不捨的改革者馬哈茂德二世,怎奈帝國積弊太深,終是曇花一現。後又有抱殘守缺的哈米德二世壓制改革,實行高壓統治,殘害少數民族,致使帝國加速瓦解,逐漸沒落,相繼丟掉了中歐、中東、北非等大片國土。最終,奧斯曼帝國也在1918年一戰戰敗後徹底崩潰。


縱觀奧斯曼帝國600多年的歷史,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300年從崛起逐漸走向強盛,後300年由盛至衰,但作為帝國主體的土耳其得以保留下來,脫胎成現代國家的土耳其共和國。從歷史上看,這可能也是帝國的宿命,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及蒙古帝國等,莫不如此。


在奧斯曼帝國的歷史上,至少有兩個事件對西方基督教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一次是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給西方人帶來巨大的恐慌,令基督教世界感到末日將至;另外一次是1683年兵圍維也納的慘敗,這是奧斯曼帝國與西方世界的最後一次大戰,從此整個歐洲再也聽不到土耳其入侵的警訊了。


而在帝國內部,或者說對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是1839年公布的「坦志麥特改革」方案。這是伊斯蘭世界最早的一份憲法性文件,其中涉及政治、法律、稅收、徵兵和人權等方面的憲章規定。雖然改革最終失敗了,但是它被視為土耳其進入新時代的轉折點。


這是一部內容豐富、可讀性很強的通俗歷史讀物,其文風堪比蔡東藩的中國歷代史演義。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跨度,眾多的歷史人物,大量的歷史事件,以及紛繁複雜的國際關係與人物關係,非大手筆寫不出如此條理清晰、通俗易讀的大作。作者高超的文字組織能力,詳略得當的敘事技巧,都在書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作者對人物的描寫極具功力,分析也很有見地,穆罕默德一世和蘇萊曼大帝等人的文治武功和性格特點躍然紙上,塞利姆三世和馬哈茂德二世的改革者形象也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一改其他作品中土耳其蘇丹留給讀者的冷酷殘暴的片面印象。

此外,這也是一本少見的完全以奧斯曼帝國為主角的歷史書。近幾年出版的世界歷史通俗讀物中,多以羅馬、英國、法國、西班牙、奧匈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或普魯士為主角,同時期的奧斯曼帝國只是作為配角對前者予以點綴和補充。這個對東西方歷史具有重大影響的帝國,我們的了解是斷續的、片面的,本書則彌補了這一缺陷。

本書的翻譯語言流暢,譯者還在書中加了大量的譯註,對書中提到的古地名予以說明,非常有助於讀者的閱讀理解。不過書中還是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某些專有名詞的譯名不統一,也有個別錯字,但總的來說還是瑕不掩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40年影像見證了什麼?
南派京劇武戲 《飛虎將軍》晉京演出

TAG: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