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引爆消費電子市場的下一個「殺手級」產品,是它?

引爆消費電子市場的下一個「殺手級」產品,是它?

引爆消費電子市場的下一個「殺手級」產品,是它?

中國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周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46期)

引爆消費電子市場的下一個「殺手級」產品是什麼?

從2007年第一部蘋果智能手機iPhone誕生,智能手機不知不覺已風靡人間10餘年。人類文明也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變。目前,全球智能手機保有量已經超過50億部,覆蓋了超過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

那麼,從移動互聯網到人工智慧(AI),誰將接棒智能手機?

引爆消費電子市場的下一個「殺手級」產品,是它?


引爆消費電子市場的下一個「殺手級」產品,是它?

智能音箱會成為AI 時代的爆款嗎?(視覺中國)

「跳躍式增長」:中國市場將超美國

從市場趨勢看,智能音箱正成為巨頭們發力的重點,被業界寄予厚望。

今年是智能音箱風生水起的一年,它不再是個新奇的小眾產品,而是巨頭們紛紛加碼的重點產品,業界也因此將2018年稱為智能音箱元年。

從亞馬遜的Echo、谷歌的Home、蘋果的HomePod、微軟的Invoke、Facebook的Portal,再到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百度的小度、小米的小愛、京東的叮咚、騰訊的聽聽、獵豹的小豹、出門問問的TicHome、喜馬拉雅的小雅。無論是互聯網大佬,還是消費電子巨頭,抑或創業新貴,智能音箱這條賽道成為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

數據更能說明問題。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的出貨量超過3000萬台,是2016年出貨量的5倍還多,預計2018年的出貨量將達到5630萬台,使用人數將達1億人。

智能音箱市場正在進行著「跳躍式增長」。通信行業和消費科技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也預測,智能家居設備需求量將在未來5年內超過智能手機,其中,增長最快的品類就是智能音箱。

和智能手機一樣,美國是全球市場的引領者,也是目前智能音箱最大的消費市場。據Smart Audio Report研究報告,有3900萬也就是六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智能音箱。預計到2020年,智能音箱將覆蓋75%的美國家庭,達到9420萬台。

而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消費市場。Canalys預計,中國很快就會趕超美國。僅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上智能音箱的銷售量已逼近500萬台,幾乎相當於去年全年規模的3倍。


賠本不只為賺吆喝

PC互聯網時代的交互方式是敲鍵盤和點擊滑鼠,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交互方式則是點觸和滑動屏幕,而在未來的物聯網時代和人工智慧時代,業界普遍認為,語音交互這種方式將成為主流,這意味著智能音箱很可能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入口。

有業內人士調侃說,你與AI(人工智慧)的距離只差一個智能音箱。巨頭們在智能音箱領域的爭奪,並不僅僅只是為了銷售一款產品,而是為了爭奪智能音箱背後的「AI入口」。

入口戰從來都是「血腥」的。低廉的價格是智能音箱得以「跳躍式」發展的重要原因。

「一個新品類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能漲到千萬級的市場規模,是很難見到的。這肯定不是只靠一家的力量,一個新市場要快速被打開,肯定需要多家公司共同去『教育』用戶,迅速提升用戶的認知,幫助用戶形成使用習慣。移動互聯網上的很多產品都是這樣。」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

亞馬遜2014年11月率先推出智能音箱Echo,並迅速成為市場領導者。而谷歌的Google Home智能音箱推出後,又很快超越了亞馬遜成為行業第一,靠的就是「價格屠夫」的打法。亞馬遜當然也不示弱,Echo全系列紛紛降價三到四成。

國內智能音箱先行者的定價幾乎都在千元左右,但隨著巨頭的進場,智能音箱的價格一路下滑,從四五百元到一兩百元甚至幾十塊錢。比如小米將智能音箱降到了49元。

而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業內人士估計其成本在300元左右,但去年雙11的促銷價僅為99元,這讓天貓精靈很快獲得了百萬銷量。這意味著僅去年雙11,阿里巴巴對其補貼就超過4億元。

入場較晚的百度成為今年智能音箱市場的一匹黑馬。根據Canalys發布的報告顯示,百度以出貨量100萬台一舉進入市場前三名,僅次於天貓精靈和小米,環比增長超過711%。定價為249元的百度小度智能音箱推廣價僅為89元;定價399元的小度音箱pro只要169元。

在景鯤看來,這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好事,購買產品的價格負擔很小,而且「物超所值」。「百度可能是智能音箱行業里補貼最大的公司。」他說,行業發展初期,燒錢補貼模式大家都會做,等到行業到達穩定狀態時,可能就會比較少了。「大力補貼的情況還會持續一兩年,直到產品大範圍普及。」

這些巨頭要賠錢賺吆喝?當然不是,因為智能音箱的盈利模式非常明顯,比如廣告、內容付費、會員服務、企業解決方案等。「我們目前沒有考慮商業化,現在還太早,但我們對這個產品的商業化前景絲毫不擔心。只要產品能夠佔據用戶的時間,用戶又願意互動,肯定會有好的商業化前景的。」景鯤說。


音箱只是中場,大招在AI助手

或許不遠的將來,人們就會習慣對著手機、電視、空調或者汽車說話。通過對設備「說話」來操作它們,智能音箱可能只是人們培養這個習慣的開始。

「百度對智能音箱的看法一直都是將其看作一個家庭機器人或隨身助理,是何種硬體載體並不重要,其核心和本質是一個助手。」景鯤說。

正如亞馬遜Echo音箱背後,最核心的其實是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語音交互平台。蘋果的HomePod音箱背後是Siri,還有Google Home背後的Google Assistant,微軟背後的Cortana,小度背後的DuerOS……

或許音箱這個形態不會停留太久,因為它會慢慢融合到各種產品形態當中,甚至是無形的。「看過電影《鋼鐵俠》的人,都對電影裡面那個只要Stark一發話,就能滿足他一切要求的管家Jarvis羨慕不已,而百度的想法是讓你也有一個。」景鯤說。

這就需要讓小度進入更多的智能終端當中,並擁有越來越多的技能。比如,DuerOS就像智能手機上的安卓系統一樣,可以被不同設備所搭載從而獲得語音交互能力。而開發者也可以像在智能手機應用市場一樣,在DuerOS上開發技能。

據知名數據公司IDC發布的數據,搭載百度DuerOS的智能音箱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排名第一,DuerOS總的激活設備數突破1.5億,落地主控設備超過160種,技能開發者超2.4萬,技能超過800種,是中國最大的技能開放平台。

在巨頭們看來,智能音箱是通往AI時代一個很好的起點,但絕不是終點。

文字編輯:陳棟棟

新媒體編輯:王新景



關注《中國經濟周刊》頭條號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