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軍打匈奴輕而易舉,還可獲大量土地,為何秦始皇偏偏修長城

秦軍打匈奴輕而易舉,還可獲大量土地,為何秦始皇偏偏修長城

秦始皇修萬里長城,現在看來,實在是一件有些蠢笨的事情。因為當時秦朝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應該說,比漢武帝時期的軍事力量要強大得多。他對付匈奴入侵,如果不想採用比較溫和的方式,而要態度強硬地對待。也可以採用漢武帝的辦法,對匈奴一通窮追猛打。這樣不但可以消耗匈奴的硬實力,而且還可以意外地獲得很多地盤。

(征夫修長城圖)

可他為什麼卻沒有這樣做,而是要大量征夫修長城,以至於最後引發天下大亂,把自己剛剛獲得的江山給敗了呢?

第一,秦始皇修長城是源於一種「歷史經驗」。

秦始皇其實並不是第一個修長城的,他是在之前燕國、趙國以及秦國自己修長城抵禦匈奴的基礎上,對長城進修培修,並且把沒有連在一起的部分,連接起來,同時再加以擴大和延伸。並非異想天開新搞一套。

應該說,燕國、趙國與秦國當初修長城抵禦匈奴入侵,是很有成效的。也正是這種「歷史經驗」,秦始皇才延續這樣的做法,接著搞下去。

不過,秦始皇這樣做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當初這些諸侯國之所以要這麼搞,根本的原因是「應接不暇」。又要參與內部諸侯國的爭鬥,又要對付匈奴,根本忙不下來。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對外採用守勢,修一座長城來擋住,把絕大多數兵力放在內部諸侯的爭鬥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可當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情況已經有了根本的改變,他根本不需要應付國內的戰爭了。這時候,他完全可以發動對付匈奴的大規模的戰爭,對匈奴用不著採用守勢了。再修長城,顯然毫無必要。

(秦始皇畫像)

第二,秦始皇害怕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非常害怕天下人反抗,推翻他的大秦帝國,所以對天下人非常防範。他把天下的兵器全部收繳起來銷毀,就是害怕天下人造反。

可是這樣一來,原先的秦國軍隊雖然天下無敵,但是這些天下無敵的軍隊大都被解散了。實際上軍隊人數已經很少了。真正的軍隊,也就是蒙恬帶著修長城和對付匈奴的30萬人。其它修阿房宮、秦直道的,大都是民工,都是刑徒。也就是說,秦朝建立後,至少裁軍一半以上(我為什麼說裁軍一半以上呢?因為當初秦始皇給王翦60萬大軍的時候,王翦說過一句話,他說,秦王把全國軍隊都給我了,他不懷疑嗎)。因此,秦朝實際上沒有太多軍隊了。

秦朝不但軍隊不多,而且其戰鬥力也嚴重下降。因為那些軍隊整天都是搞苦力,修長城,他們沒有得到軍事鍛煉,因此打仗能力十分有限。

再說了,秦始皇把幾乎全部軍隊交給蒙恬,而蒙恬又沒有像王翦那樣,做過讓他放心的事情。因此,他非常提防蒙恬。他把大兒子扶蘇派到邊關,其實也有監督蒙恬的意思。

既然這樣,秦始皇當然不願意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他對待匈奴的策略,也就繼續採取守勢。

(蒙恬劇照)

第三,秦始皇修長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防範匈奴。

秦始皇修長城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把自己的國土圈起來,以此彰顯皇權。

這一點,其實也好理解。古代的老百姓修房子,都會在外面修一座圍牆,把自己的房子圈起來。秦始皇作為一個皇帝,他的家業更大,當然也要這麼做了。

而且秦始皇作為一個皇帝,一個打敗別國,統一了天下的皇帝,他必須要著力彰顯他的皇權。「焚書坑儒」是為了彰顯皇權,「封禪」是為了彰顯皇權,「東巡」是為了彰顯皇權,修阿房宮、秦直道這些都是為了彰顯皇權。因此,修萬里長城,也是秦始皇彰顯皇權的一種重要手段。

可惜,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最終結果是,既沒有防範到匈奴,又沒有保護好江山。反而是因為過渡勞役老百姓,引發天下大亂,國破家亡。

(參考資料:《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為爭一塊沒啥開發價值的小地盤,明朝漁翁得利,貴州得以設省
為何古代君王認為,讓農民「半死不活」,是保持穩定的好辦法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