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常見的邏輯謬誤:數據最易忽悠人

常見的邏輯謬誤:數據最易忽悠人

槍手的詭計

美國有這麼一個流傳已久的笑話:一位老德克薩斯槍手曾用詭計來欺騙他的朋友,讓朋友對他的槍法產生深刻印象。這位槍手在牛棚的門上打出一串槍眼後,圍著這些槍眼畫出了靶子。「看見了嗎?夥計。每次我都正中靶心!」

把這些槍眼說成是自己瞄準的結果,這顯然是笑話,然而讓人訝異的是,現實中真的有許多人或者機構就是這麼乾的。他們會在大量的數據中小心地挑選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而不使用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數據。例如:某機構為了證明自己盡到了職責,到處宣傳自己撥出了XXXX的善款,卻隻字不提自己公款消費的奢侈無度。

先決定了自己的立場(靶心),然後才開始找證據,並且只找對自己有利的,而對於那些對自己不利的就選擇性忽略。這在邏輯學中被稱為「德克薩斯神槍手謬誤」,這種謬誤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

媒體的不實報道

警察暴力一直是美國的一個嚴重問題,不過,這個問題被媒體誇大了。

紐約時報:「黑人只佔美國人口的12%,但在被警察射殺的人中有30%是黑人。」

華盛頓郵報:「黑人只佔美國人口的12%,但卻在被警察射殺的手無寸鐵的人中佔40%。」

乍一看,黑人被警察射殺的幾率確實高於白人,不過在這背後又有哪些數據沒有告訴讀者呢?

首先,美國一共有三億人口,而在2015年被警察當場射殺的人不到1000人,這兩個數據差距太大,根本沒有必要聯繫,也無法用來作對比。

其次,被美國警察射殺的人中,半數都是白人,黑人只佔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其中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持有致命武器,而這些數據都被忽略了。

廣告中的可疑數據

一些廣告為了支持自己的論點,會強行把兩個不相關的數據拼湊到一塊。比如:某家製造含糖飲料的公司說,有研究提到:世界上含糖飲料消費量最高的五個國家,有三個在「世界上最健康的10個國家」的名單里,因此含糖飲料本身是健康的。

還有一些廣告,只採用對他們有利的數據,而對那些不利的數據卻隻字不提。如:根據婚戀網站 Date.com 的匹配結果,Sally和Billy 是很適合的一對,因為他們有4個共同的喜好:電影、義大利餐、跑步、旅行。但婚戀網站沒有告訴Sally和 Billy,其實他們還有20個不同的地方,足以讓他們各奔東西……

迷戀p值的科學家

p值是一個統計學中常用的數據,是用來判定假設檢驗結果的一個參數。科學家中有許多p值的粉絲,他們只相信p值,不考慮其他,結果出現了p值黑客(或p值操縱)現象,即通過操作科學數據,從而使結果看上去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行為。

有兩種方式會引起統計結果的明顯改變,一是選擇樣本不隨機性。在樣本入組時,有太多的人為因素和主觀因素,樣本不是按照隨機原則入組的。另外一個就是p值篡改,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統計方法和數據,選擇那些會產生符合自己意願的數據,不斷地統計直到結果滿意。

可以引起p值篡改的行為有:記錄了很多變數,但是統計後根據p值進行取捨;統計分析後發現結果不滿意,然後刪除一些變數再統計直到結果滿意;統計分析後把一些指標進行合併或者拆分;統計結果發現p值有意義就停止收集數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連科學家都會信的謠言
紅背蠑螈——森林健康的保衛者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