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取經團隊中只有兩人理解了磨難的意義,想要成佛必先消除三毒!

取經團隊中只有兩人理解了磨難的意義,想要成佛必先消除三毒!

在歷經千辛萬苦來到西天求得真經後,師徒五人接受了如來佛祖的封賞,令人意外的是只有孫悟空和唐僧成了佛,這是為什麼?其實三人不也是勞苦功高嗎?如來佛祖到是很含蓄,沒有向他們說明理由,不過厚麵皮的豬八戒反而問起佛祖為什麼只給他一個凈壇使者,如來笑著答道:「因汝口壯身慵,食場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這甚多,凡諸佛事,教汝凈壇,乃是個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聽完這番話八戒沉默不語,原來不給他封佛是因為他沒有捨棄凡間帶來的私慾,甚至到了靈山還想著吃。

仔細看完西遊記會發現,佛一般都是完美的。如果經歷的磨難不夠或思想覺悟不行,那麼永遠都不可能以人之身成就佛陀,此外如來封佛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標準:需要消除貪、嗔、痴三毒。何為三毒?第一毒貪是指: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第二毒嗔的意思是: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最後一毒痴則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佛教認為此三毒會殘害人的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是惡的根源。

剛啟程之時,取經團隊每個人都犯有三毒。唐僧為痴,經常把妖怪錯當成人,善惡不分。孫悟空為嗔,只有事情一不順心他就會意氣用事,在五庄觀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豬八戒犯下了貪這一毒,雖然他挑擔有功,但卻是五人當中最貪吃且最懶惰的,每次干正事的時候經常會偷偷跑去睡覺。剩下的沙僧和小白龍跟師傅一樣也是犯下了痴這一毒。

當初佛祖安排九九八十一次的磨難正是為了讓他們知道,想要渡過難關就必須找到自身的缺點加以改正。觀音菩薩一路上都在點化孫悟空,囑咐他遇事不可衝動。三打白骨精這一回很好的展露了師徒之前的矛盾和缺點,不明是非的唐僧認為不把孫悟空清出去,就會一直禍害凡人,殊不知猴子是為了保護他。面對如此迂腐的師傅猴子自然忍不住,想當年大鬧天宮連玉帝都怕我三分,如今竟被你一個和尚猜疑,正在氣頭上的猴子二話沒說直接回到了花果山。就這樣兩人在無形之前犯下三毒之罪,好在師徒倆最後幡然醒悟認識到了取經的目的。

很多的道理不經歷磨難就不會懂,成佛也是這個道理,只有你有誠心並且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將來一定會是一帆風順。如來一開始就想讓他們認識到這一點,只可惜到最後僅僅有兩個人明白想要成佛就必先消除三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哥就位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一生只被克過兩次,他的弱點被八戒一語道破
為什麼總有人說菩提祖師就是鎮元子?他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

TAG:哥就位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