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現代人蔘不透的古代黑科技難道是穿越者發明的?

現代人蔘不透的古代黑科技難道是穿越者發明的?

唐代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中曾有這樣的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指的是楊貴妃喜歡吃嶺南出產的荔枝,但由於當時保鮮技術的限制,想要吃到新鮮荔枝,就需要不停派人快馬加鞭送到宮中,為此活活累死了不少馬匹。詩人藉此諷刺楊貴妃和唐玄宗的奢靡生活。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真沒有對食物進行保鮮的辦法嗎?

實際上,除了食物保鮮,我國古代的土豪們還使用了很多現今看起來是「黑科技」的東西,下面看鑒君就來盤點一下。

戰國水晶杯

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在杭州市半山區石橋鄉發現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土墩墓,從中發掘出一隻水晶杯。神奇的是,這隻水晶杯的造型特別像我們吃燒烤大排檔時候所用的啤酒杯。

實際上,剛把它挖出來的時候,考古人員也產生了這樣的疑惑,覺得這個杯子是盜墓賊隨便丟棄的啤酒杯,因為它的外形太時髦了,用術語說就是「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標準」。

然而,在送到北京進行詳細鑒定後,專家得出了結論——這隻杯子確實是距今2300年前的戰國水晶杯,而且其純度非常高,是用一整塊水晶加工而成的。

從照片我們也可以看出,這隻水晶杯的杯壁非常厚,與我們今天的玻璃杯有很大不同。然而,這個杯子的加工方式和主人仍然是一個謎團。目前,這支頗具穿越感的戰國水晶杯已經成為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了。

漢代烤肉爐

有了「啤酒杯」,再讓我們來看看烤肉。其實,與現代人相比,古人對烤肉的熱愛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詩經》中記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意思就是:「烤兔就酒,越吃越有。」

到了漢代,燒烤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根據史料記載,漢高祖劉邦「常以燒烤鹿肝生肚下酒」;西漢昭帝還曾經舉辦過「燒烤節」。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早在戰國末期,已經出現了專司烤肉的雲紋方爐。

1969年,更是在西安出土了一具「上林方爐」。經多方考證,它就是西漢皇室的御用燒烤爐。

它的外形與現代鐵板烤爐有很多相似之處:分為上下兩層,其中,上層是長槽形爐身,底部配有條形鏤孔;下層為淺盤形四足底座,用來承接漏下的炭灰。設計非常合理,肯定是由當時的頂級吃貨來設計的。

超豪華馬車和坐轎

俗話說「香車寶馬」。古代帝王乃至達官顯貴所乘坐的馬車和坐轎的豪華程度超乎今人的想像。河南鄭國三號車馬坑曾出土過一輛巨型馬車,其長2.1米左右、寬1.6米左右,配置彩席軟榻,各種配飾也極盡奢華。

根據專家復原,乘坐這種馬車出行就跟躺在豪華沙發上一樣,不會感到顛簸,但它還是比不過明代宰相張居正的坐轎。

據記載,張居正有一個超豪華坐轎,由一個地方知府進貢。這頂轎子內部有整整50平方米的空間,設有辦公室、會客廳、卧室、廚房和衛生間,甚至還設有觀景台,簡直就像一座小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這頂轎子不但配有多名僕人服侍,還設有溫度調控設備(包括暖爐和冰鑒),冬夏如春。那麼,這麼大的轎子需要多少人來抬呢——答案是整整32人!

風扇

常看古裝片的讀者們都知道,古代皇帝後面都站著兩位宮女,她們手中舉著一把大扇子,專門負責給皇帝扇風納涼。但是扇子搖久了難免會腰酸背痛,扇風效率也會大大下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唐代就有人發明出一種機械風扇,其造型與《甄嬛傳》中那種轉輪風扇非常相似。根據《西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匠丁緩做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

實際上,這種機械風扇的操作原理與用于軍事作戰的「風扇車」相同,操作方便,出風效率也比普通扇子大大提高。

空調房

在唐代還出現了一種可以供人消暑的「空調房」,被稱為「涼屋」,這種涼屋通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轉輪,將涼氣慢慢送入屋中。

或者利用機括將水送至屋頂,讓水流沿著屋檐流下來,形成人工瀑布,隨著水分的蒸發,屋子裡自然而然就會涼快起來了。

到了明代,一種更先進的「涼屋」出現了,明代文人高濂曾記述到:「霍都別墅,一堂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可見,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巧妙地利用地勢在屋裡挖井,採用純天然綠色環保的方式來調節室內溫度了。

古代貴族為了享受,當真是「無所不其極」,即便是見慣了各種高科技的現代人,在古人的黑科技面前,也依然要驚嘆一句: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貧窮依然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的千古名句里竟然有bug?
蘇州人真的身嬌體軟易推倒?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