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華為、三星三大旗艦對決:誰才是最強手機?

蘋果、華為、三星三大旗艦對決:誰才是最強手機?

眼看2018年即將過去,我們回顧這一年以來的手機市場,每當談起「旗艦手機」,可能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始終繞不開iPhone XS Max、華為Mate 20 Pro和三星Galaxy Note9「三座大山」。

這三款手機憑著出色的綜合實力、無可挑剔的品牌口碑,毫無疑問是今年裡最受矚目的手機產品。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手機是可以數據量化的產品,所以這三款手機之中,或許真的有一款「王中王」。

iPhone XS Max、三星Galaxy Note9和華為Mate 20 Pro這三款站在市場頂點的產品,到底更勝一籌?或許來一場橫向對比,就能得出答案。


這是「劉海屏」的主場

在設計方面,三款手機可謂是各有特性,而且極具代表性。

iPhone XS Max的設計相比前作幾乎沒有變化,但屏幕增大至6.5英寸,所以這也順理成章成為了史上體型最大的蘋果手機。除此之外,標誌性的「劉海屏」、超窄邊框和後置「紅綠燈」雙攝等元素都沒有變化,難以給人絲毫新鮮感。

三星Galaxy Note9的屏幕尺寸為6.4英寸,但機身投影面積卻比iPhone XS Max要更大,長度要長不少。另外,三星Galaxy Note9採用前後雙曲面玻璃蓋板的設計,機身細節處理上當屬頂級水準,同時由於不需要採用「劉海屏」的設計,所以正面看協調很多。

華為Mate 20 Pro的感覺就比較奇怪了,我們可以將其看做是iPhone XS Max和Galaxy Note9的結合體,因為它既有劉海屏,又有曲面屏,可謂集百家之所長。

而手機背面的「浴霸」徠卡三攝設計更是有著超高的辨識度,其實現在我們都已經適應了這樣的三攝設計,因此不會感到任何違和,而且所謂的「八曲面」機身做工確實精緻,水準很高。

設計這方面是很見仁見智的,而且這三款手機都有著出眾的做工,質感非常棒。我們只能說他們的設計都不完美,例如iPhone XS Max和華為Mate 20 Pro的劉海有點突兀,Galaxy Note9屏佔比略低等,可謂是一種遺憾。


A12性能一騎絕塵

性能方面,這三款產品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三星Galaxy Note9推出時間最久遠,在當時它的性能就是安卓手機最強,高通驍龍845的實力放在今天也有一戰之力。

三星Galaxy Note 9的安兔兔跑分為284263分,GeekBench 4單核成績為2439分,多核成績為8920分,運算分數為13996分。

但一山還有一山高,iPhone XS Max的性能已經突破天際,是今年性能最強的智能手機,沒有之一。iPhone XS Max的安兔兔跑分為361388分,GeekBench 4單核成績為4799分,多核成績為11312分,運算分數為22076分。

華為Mate 20 Pro搭載了海思麒麟980晶元,雖然性能還是比不過A12,但已經足以超過高通驍龍845。跑分方面,Mate 20 Pro安兔兔跑分304529分(已開啟性能模式),GeekBench單核成績3396分,多核成績10177分,運算成績8722分。

遊戲方面就更加是不用擔心了,這三款手機都足以流暢運行市面上的主流遊戲。從過往的經驗來看,三台手機遊戲幀率都比較穩定,幀數平均波動都在2幀以內,難分高下。

(左:三星Galaxy Note9;右:華為Mate 20 Pro)

(iPhone XS Max)


頂級拍照手機大決鬥

拍照方面爭議頗大,三款產品都是市面上拍照最出色的智能手機之一,上半年的華為P20 Pro幾乎以絕對優勢領先對手,不知道Mate 20 Pro面對一眾強敵,是不是依然如此從容。

另外,這三款手機中只有華為Mate 20 Pro擁有手持超級夜景功能,這個功能可以看做是Mate 20 Pro的加分點,但就不拿出來對比了。我們自對比在自動模式下三款手機的拍照實力。

首先是第一組對比,我們看看三款手機的白天成像實力如何。

(三星Galaxy Note 9)

(iPhone XS Max)

(華為Mate 20 Pro)

可以看到三台相機的成像風格大相徑庭,而iPhone XS Max的照片發色居然是最濃艷的,這著實讓人意想不到。

(三星Galaxy Note9)

(iPhone XS Max)

(華為Mate 20 Pro)

這一組情況又完全不一樣,iPhone XS Max成為了發色最寡淡的一款機型。但從細節上來看三款手機的都表現十分出色,但色彩還原三款手機都不太一樣,算不上穩定發揮。

(三星Galaxy Note 9)

(iPhone XS Max)

(華為Mate 20 Pro)

不得不說,三星Galaxy Note9的高光確實壓得很好,但同時犧牲了整體畫面的亮度。在自動模式下,Mate 20 Pro的表現要更出色一些,在兼顧整體畫面亮度的情況下,最大限度保證曝光不溢出,最接近肉眼所見。

(三星Galaxy Note9)

(iPhone XS Max)

(華為Mate 20 Pro)

在這一組照片中,個人感覺Mate 20 Pro的曝光控制最出色,但觀感上是Galaxy Note 9要更好,主要是顏色看著比較舒服,不會有一種冰冷、怪異的感覺。而iPhone XS Max就只能拍第三了,沒太多可說的地方。

在人像模式的比拼中,三位大神的表現也是各有千秋。

(三星Galaxy Note9)

(iPhone XS Max)

(華為Mate 20 Pro)

在「摳圖」表現上三者表現幾乎相同,如果不是有環狀區域出現,那麼基本不用擔心穿幫。但華為有一點更優勝,那就是無論是廣角鏡頭還是長焦鏡頭都支持人像虛化,而在三星Note9和XS Max在默認情況下會調用長焦鏡頭拍攝人像模式且無法手動選擇,可玩性不如華為Mate 20 Pro。

總結這三款手機的拍照表現,在自動模式下他們的表現都足夠出色,對焦速度、畫面銳度、曝光控制幾乎無可挑剔。但iPhone XS Max由於缺少AI識別功能,所以在成像上會比較「老實」;而華為Mate 20 Pro、三星Note9幾乎全能,自動模式就足以笑傲群雄。

考慮到華為Mate 20 Pro還有殺手鐧手持超級夜景,所以我們認為在特定場景下,華為Mate 20 Pro的拍照性能會更加出色。


續航表現差異明顯

我們用同時播放視頻的方式測試這三款手機的續航成績,這時候同時關閉外放聲音,屏幕亮度調到各自最大,同時播放720P解析度的視頻。

播放2小時後,三星Galaxy Note9的電量從99%下降至79%。

(三星Galaxy Note9)

iPhone XS Max的電量從99%下降至81%。

(iPhone XS Max)

華為Mate 20 Pro的電量從100%下降至74%。

(華為Mate 20 Pro)

在這一次的對比中,iPhone XS Max的表現最好,其次是三星Galaxy Note9,最差的是華為Mate 20 Pro。但就電池容量而言,iPhone XS Max卻是最小的,而三星Galaxy Note9為4000毫安時,而Mate 20 Pro則是4200毫安時。

充電速度方面就沒有對比的意義了,無論是蘋果還是三星都不可能是華為40W快充的對手,所以續航上蘋果最好,充電速度則是華為最快。


各自亮點為不同人群而設

在特色功能上,三台手機都有可以暢聊的地方。

三星Galaxy Note9最大的看點莫過於這支S-Pen,利用它我們能夠快速寫下筆記,同時也能將S-Pen視作遙控器,用來切歌或者自拍。如果你想要體驗在手機上優雅書寫,那麼幾乎只有三星Galaxy Note9才能給你最佳體驗。

iPhone XS Max的看點其實和硬體沒有多大關係,Face ID已經是老生常談,Apple Pay這些功能也已經不算新鮮,iPhone XS Max主要的亮點還是集中在iOS 12上,這樣看其實iPhone XS Max約等於沒啥新看點。

華為Mate 20 Pro是看點最多的產品,包括反向無線充電、同時支持3D結構光和屏幕指紋、40W超級快充等,基本上當今在安卓手機上能看到的賣點,華為Mate 20 Pro都有;甚至一些別的手機沒有的賣點,Mate 20 Pro還是有。

就綜合表現來說,Galaxy Note9、iPhone XS Max和Mate 20 Pro都十分出色,相信無論買了哪一款都不會後悔。但如果你有針對性需求,那麼就會出現選擇差異了。

如果喜歡拍照,那麼最好還是選擇華為Mate 20 Pro,其次是Note9,最後才輪到iPhone XS Max。這主要是體現在可玩性和功能性上,Mate 20 Pro有著更強的變焦性能,更多的玩法和不俗的畫質,是當下拍照表現最出色的智能手機。

如果你習慣了iOS生態,或者不想動腦打理手機,那麼iPhone XS Max依然是最優選。其餘兩台安卓手機各自的系統其實也很不錯,但論「省心」還是比不上iOS。

如果追求商務范,想選擇高通平台旗艦,那麼三星Galaxy Note9就是最優選。S-Pen是三星我有人無的差異化賣點,是Note系列產品的靈魂所在,也是「手機生產力」的象徵。而高通平台依然能夠提供出色的遊戲表現,雖然不及蘋果,但論支持度和穩定性都要略勝麒麟平台,因此是不二之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科技 的精彩文章:

最高功率32W 高通最新快充技術曝光:將旗艦晶元一同發布
谷歌Pixel 3渲染圖圖賞:關於它的一切設計細節都在這裡了

TAG: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