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筆記中將棺材比喻為升官發財的典故:祥宏講夷堅之李衛公廟

宋代筆記中將棺材比喻為升官發財的典故:祥宏講夷堅之李衛公廟

原標題:宋代筆記中將棺材比喻為升官發財的典故:祥宏講夷堅之李衛公廟


宋代段子:這故事說的是洪邁女婿木待問獲得狀元的事兒。木待問是溫州人。我稱溫州為「精神的熱帶雨林」,即使是現在的溫州,依然有著眾多各類性質不同的宗教場所,溫州人各有所宗。各種地方神廟一直展現蓬勃生機,歷來如此。


李衛公廟來自祥宏講夷堅

00:00


06:31


【原文】


溫州城東有唐李衛公廟,州人每精禱祈夢,無不應者。

紹興三十二年,郡士木待問蘊之得漕薦,謁廟扣得失。夢著紫衫獨立於田間,士子數千輩擁一棺馳去,皆回首視蘊之。 明旦,以語同捨生潘檉。檉解曰:「君當魁天下,棺之字從木從官,君得官無疑,數千輩舁之,明皆出君下也。」果如其言。


時同郡木子正亦夢神告曰:「明年本州再出狀元,其姓名曰木棐。」子正以為神報已,必繼王十朋之後,遂更名棐。既而棐試下,蘊之登科,子正始悟木之身乃十字,移旁兩筆,合棐之上為朋字,其下複一木焉,則十朋之後踵之者姓木,而非棐也。


【白話語音文字版】


溫州城東有一座唐李衛公廟,每當本地人精誠敬禱,向廟神祈夢,無不靈應。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溫州本郡讀書人木待問(字蘊之)得到了漕薦的機會,可以到京城參加省試。木待問就到李衛公廟祈夢,詢問自己前程。


晚上,他夢到自己穿著紫衣衫一個人站在田地里,另有好幾千讀書人抬著一具棺材奔跑離開,他們邊跑邊回頭看他。第二天一早,木待問把夢跟同宿舍同學潘檉說了,潘檉給他解夢說:「你這回要當狀元了。你看這個『棺』字,有木有官,你(姓木)這回肯定會得到一個官職,好幾千讀書人抬著你,說明他們都在你之下,你在他們之上。」結果木待問真得到了狀元。

說到木待問當狀元,還有一事佐證。當時,溫州還有個讀書人叫木子正,他也得到李衛公廟廟神的託夢:「明年本州會再出狀元,他名字叫木棐。」木子正認為廟神在暗示他會繼 王十朋之後成為溫州 狀元,於是改名為「木棐」。但是那年,木子正沒考上,木待問當狀元了。木子正反思此事:「木棐」中的「木」去掉一撇一捺,放在「棐」字上半部分「非」的兩側,正好構成王十朋的「十朋」。這樣一來, 「木棐」就成為「『十朋』後邊是『木』」的意思:王十朋之後的狀元還是姓木,而不是「棐」(所以他改名沒有意義)。


【祥宏點評】:木待問是《夷堅志》作者洪邁的女婿,歷史記載,他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狀元,他獲得省試第一(省元),因 當年未舉辦殿試,所以權做進士第一;王十朋,狀元,南宋名臣,溫州樂清人;漕薦,指的是 通過漕運系統獲得舉人資格, 可以去京城參加省試。漕運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漕運部門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在宋代,漕運部門權力大到可以舉行獨立的科舉考試(漕試)。



(文圖說明:《夷堅志》原文電子版文字主要來自「龍的傳人」博客-特别致謝!再經中華書局出版的《夷堅志》校訂;全部圖片來自網路。)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卻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後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現: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宋代筆記皇宮大太監三千貫收購大水晶故事:祥宏講夷堅之靈山水精
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鬼方分享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