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如何評價二戰末期日本的「伏龍」特攻隊?究竟靠不靠譜?

如何評價二戰末期日本的「伏龍」特攻隊?究竟靠不靠譜?

日本在近代,通過明治維新,成功蛻變為一個現代軍事強國。然而,當時日本的軍方,為了讓士兵們可以不顧一切地作戰,大肆宣揚武士道精神,並宣稱對外的戰役都是「聖戰」,是為了至高無上的天皇,以及為了日本的未來著想。

實際上,這只是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一種曲解,也是為了當時日本軍、政界高層的野心,而做的一種掩飾。但是士兵們失去了正確的指引,倒是真的變成了戰爭的機器。在一些瘋狂的戰鬥思想的引領下,日本會在戰鬥中採用某些極端的,不顧死活的「特攻」。其中,海上特攻方式就有五種,而「伏龍」特攻隊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特攻方式其實很原始,就是由士兵戴上簡易的潛水器,再帶上棒狀的地雷,接著潛伏在盟軍登陸地點的海底區域附近。當盟軍的登陸船隻出現在他們的頭頂上時,就用棒狀地雷,撞擊、打擊該船隻,與盟軍的登陸隊伍同歸於盡。

伏龍特工隊的士兵的裝備只有三樣:一個15公斤重的地雷、一根5米左右長的竹竿、一套58公斤重的潛水服。由於竹竿的長度限制,所以特攻隊員只能在5到7米左右深度的淺海、近海處機動、待命。這個高度正是一般登陸艦停下,並卸載部隊的高度,不過伏龍特工隊卻沒有取得什麼可觀的成績。

首先,盟軍何時登陸難以提前預知,登陸地點也難以準確推測,所以即使派出伏龍特工隊,也難以保證能夠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上對的人。何況,任何潛水裝備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伏龍特工隊也只能在水下潛5、6個小時。最重要的是,當開始訓練伏龍特工隊時,相應的武器裝備卻遲遲未能提供,直到日本投降,伏龍特工隊都還沒有拿出真正的戰鬥力。(蒼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戎要志 的精彩文章:

付出三倍努力,印度海軍依然不及中國,只能依靠爆買
終結者現身!裝備2門12.7毫米加特林,瞬間射出萬發彈幕

TAG:兵戎要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