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龍門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天然門戶

距市區13公里的龍門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這裡伊水中流,伊水兩岸香山、龍門山對峙,遠望如門闕一般。因此,自春秋戰國以來,這裡便稱「伊闕」。據載:「初,煬帝嘗登邙山,觀伊闕,顧曰:『此非龍門耶?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僕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悅,遂議都焉」。後煬帝建東都於洛陽。洛陽城的定鼎門南面正對伊闕,隋煬帝便將正對城門和皇宮的伊闕稱為「龍門」,自此,「伊闕」便為「龍門」。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石窟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部分洞窟

龍門石窟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開始營造,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至北宋,累計大規模開鑿約400年。

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2800餘塊,佛塔70餘座,造像近11萬尊。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並稱中國三大佛教藝術寶庫。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石窟留影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洞窟造像

「伊闕佛龕之碑」,是由唐太宗時,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中書令、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這通碑是褚遂良楷書之最大者,是唐楷書藝術珍品。碑文記述唐太宗四子魏王李泰,為其母文德皇后長孫氏死後做功德而開鑿洞窟的過程。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登奉先寺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奉先寺

盧舍那佛是奉先寺的主體雕刻,是龍門石窟開鑿規模最大的摩崖像龕,也是龍門石窟唐代雕刻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奉先寺為唐高宗所創,皇后武則天於高宗咸享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錢兩萬貫,工程完工於上元二年(675年)。主尊「大盧舍那」坐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面相豐滿圓潤,方額廣頤,眉如彎月,雙目俯視。整尊造像給人一種莊嚴典雅,肅穆寧靜之感。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盧舍那佛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力士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群雕

整個龍門石窟反映了中國幾百年的雕刻藝術水平。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香山看石窟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伊水兩岸

龍門山色自古為洛陽八景之首,自北魏以來,這裡松柏蒼翠,寺院林立,山腳泉水汨汨,伊水碧波蕩漾,精美的雕像和青山綠水交相輝映,造就了旖旎蔥籠,鍾靈毓秀的龍門山色,伊闕風光。

「伊闕佛龕之碑」由唐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在兄長被殺後,劉秀是如何韜光養晦隱忍負重的
凡是為國家為百姓做過好事的人,百姓是不會忘記他的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