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宇宙正在衰老!數遍所有星光後,科學家發現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

宇宙正在衰老!數遍所有星光後,科學家發現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

我們日常所見的太陽光由一種稱為光子的基本粒子組成。太陽每秒釋放的光子數為1x10^45,我們的視網膜只要接收到其中的5個,就能感受到一線光明。

宇宙已經有138億年的歷史,最初的幾億年宇宙一片黑暗,之後大批恆星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誕生——今天可觀測宇宙已經膨脹到920億光年,包括2萬億個星系,恆星總數高達1萬億億顆!這些恆星總共釋放了多少光子?恐怕是個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

所幸的是天文學家找到一種巧妙的方法,計算出可觀測宇宙內所有恆星迄今為止產生的光子數量是4x10 ^ 84!不僅如此,這個發現還證實了科學家擔憂已久的猜測——那就是宇宙正處於衰亡之中

測量遙遠恆星發出的光子數量並非易事,它們的星光極其黯淡,亮度僅僅相當於你在4公里之外看一個60瓦燈泡。除此之外,銀河系本身散發的光暈也會干擾觀測結果。克萊姆森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分析類星體釋放的伽馬射線被宇宙背景星光吸收的速度,最終得到所有恆星在138億年之中釋放的光子總數。

類星體是距離地球最遠,能量最高的星系核,釋放的高能光子能量達到普通光子的10億倍。利用NASA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9年積累的數據,科學家研究分析了739個類星體。這些類星體距離地球最近的有2億光年,最遠在116光年之外。從它們出發的高能伽馬射線在河外星系背景星光的「霧靄」中穿行時,與其中的光子相互作用並被吸收。

星光迷霧的濃度越高,吸收的伽馬射線能量就越多。憑藉這種方法,科學家就能知道某一時刻宇宙中光子的分布密度,再乘以宇宙的體積,就得到瀰漫在整個宇宙空間中的光子總數。利用距離不同的類星體就可以算出十億年前,60億年前,一直到宇宙第一批原恆星誕生時的星光總數。

天體物理學家Marco Ajello解釋說,宇宙誕生30億年之後,恆星形成速率達到頂峰。無數顆恆星因分子雲的重力塌縮孕育而生。從那以後,恆星「分娩」的速度一直在下降,今天的宇宙製造恆星的速度只有高峰期的3%。擁有4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每年誕生的恆星只有7顆。

也就是說,110億年前的宇宙正值壯年,而現在的宇宙新生血液越來越少,如同一個日漸衰亡的老人,正慢慢走向生命的終點。

宇宙往事-專註科學科普|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往事 的精彩文章:

恐龍基因有多強大?科學家:決定了你吃的雞蛋顏色!
範圍200萬光年,長達50億年!這樣的冷空氣可能會讓你害怕!

TAG:宇宙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