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前兩批次已接入徵信系統,第三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正在審核

前兩批次已接入徵信系統,第三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正在審核

自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互金整治辦)發布《關於報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以來,各地已陸續向中央人民銀行報送了三批惡意逃廢債重點人員名單,並提出了完善失信懲治範圍和具體措施的建議,不僅客觀上增加了借款人的違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行業惡意逾期的風險,促進了國內徵信體系的完善和進一步發展。

一、前兩批次名單已接入徵信系統,第三批正在審核,逐步加強對逃廢債行為人的制約

8月初,互金整治辦要求各地根據前期掌握的信息上報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通知稱,近期P2P網貸機構風險頻發,部分借款人藉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等待P2P平台資金鏈斷裂倒閉,從而逃脫還款義務,加劇了P2P平台的風險爆發。

10月18日,據金融時報報道,首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已被納入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和百行徵信的系統,包括企業借款人信息和個人借款人信息。

11月15日,據新華社消息,第二批網路借貸平台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已納入央行徵信系統,逾期金額近7000萬元。此次納入徵信系統的除了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還包括出現網貸失聯「跑路」高管人員名單信息。

目前,各地上報的第三批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已在篩選審核中,上報的區域增添了中西部省份,涉及借款人和逾期金額較前兩次大幅提升。預計12月初,網貸平台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將納入「信用中國」,進一步加強對逃廢債行為人的制約。

二、認定標準動態化形成長效機制

被列入P2P惡意逃廢債名單的多數借款人涉及金額較大,逾期時間較長(大部分逾期2年以上),且法院已經過二審判決裁定,或者一審已經過上訴期,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不同於銀行借貸,P2P網貸的債權債務關係比較複雜,在認定上最大的問題是事實的認定和準確性。

今年6月以來部分P2P平台出現風險,一些借款人認為平台倒閉了就可以不還款了,甚至有人寄希望於平台倒閉從而逃脫還款義務。

但事實上,平台倒閉並不意味著債權債務關係的結束。而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就是為了能夠形成震懾,督促所有借款人儘快還款。

其實,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並不是目的,而是一個手段,為的是能夠形成震懾,督促所有借款人及時還款。接近監管的人士透露,未來會把逃廢債的標準適當放寬一些,把範圍再擴大,不一定等到法院一審二審。同時這也將逐漸演變成一項長效機制,不僅是納入徵信系統,也會向信用中國資料庫同步推送。

三、信息納入徵信系統,未來生活可能處處受限

借款人如果被納入央行徵信中心和百行徵信系統,以後想要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將會受到影響。人民銀行徵信中心計劃向接入的3000多家放貸機構依法提供合規的查詢服務和異議處理渠道。同時,百行徵信系統同步納入了網貸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供已簽約P2P網貸機構和金融機構便捷查詢。

納入徵信只是約束了一個人的借貸,納入信用中國資料庫則會約束惡意逃廢債借款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總之,提倡借款人負責任的借貸,不要超出自己的還款能力去借貸;同時提倡平台負責任的放貸,通過多種渠道去了解你的借款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阿里Q1財報:螞蟻金服萬億估值 「履帶式前進」彰顯協同效應
24省/市金融辦升級為地方金融監管局 強化地方金融監管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