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腸覺」是第六感?原來腸子「直通」大腦是真的

「腸覺」是第六感?原來腸子「直通」大腦是真的

「第二大腦」是21世紀醫學一個新的前沿領域。腸道和大腦之間的神奇聯繫正在被迅速發現,但這兩個明顯不同的身體部位到底是如何彼此交流的?我們對此知之甚少。

一項引人注目的新研究顛覆了關於腸道與大腦通信的現有觀點。該研究顯示,一條高效的神經通路讓腸道細胞可以在短短几秒內和大腦進行通信。

我們知道,大腦的幾個區域負責管理飢餓感和能量消耗。被普遍認可的假設是,腸道的感覺官能細胞散發某些激素,與大腦的幾個部分交流,比如讓我們知道自己吃得太多了。

但不同於跟大腦交流的其他感覺官能,比如視覺和觸覺,腸道和大腦之間的通信過程是間接且緩慢的,這不禁令人感到沮喪。通信延遲日益加深了這種沮喪感,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腸道和大腦之間的戲劇性聯繫。

但近日,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一條以前未知的直接通路,可以實現快速的感覺官能通信,不依靠耗時費力的激素信號來傳遞信息。

這項研究起始於2015年的一個重大發現。當時,科學家發現,腸內分泌細胞(被認為是與大腦進行通信的主要感覺接受器)實際上包含神經末梢,它們似乎可以直接和迷走神經元進行突出通信,從而跟大腦交流信息。

而現在的這項新研究首次發現,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直接的、近乎即時的通信。一隻實驗鼠被注入了經過綠色熒游標簽處理的狂犬病病毒。當腸道把這種病毒告知大腦時,通過追蹤通信信號,研究人員發現迷走神經立刻有了反應。不到100毫秒,就看到一個信號從腸道傳遞到腦幹。

為了弄清楚這條新的神經通路,研究人員在實驗器皿中培養腸內分泌細胞和迷走神經元。二者很快表現出通信的跡象,研究人員還發現,谷氨酸(一種基本的神經傳遞素)會調節傳輸率。這個實驗證明,腸內分泌細胞不僅通過激素觸發器向大腦發送信號,而且通過神經突觸與大腦直接通信。

「說起食慾,科學家往往以分鐘或者小時為單位,而我們是以秒為單位,」這項研究的高級作者迭戈·博爾克斯(Diego Bohórquez)說,「這對我們了解食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很多的食慾抑製劑都是瞄準起效慢的激素,而不是起效快的突觸。這可能是大多數食慾抑製劑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

這不僅顛覆了很多關於食慾和飽腹感如何從腸道傳遞到大腦的觀點,而且揭示了一條非常重要的新神經通路。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們甚至為那些與迷走神經進行突觸通信的腸道細胞取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叫做「神經艙細胞」。

博爾克斯說:「我們認為,這些發現將為一種新的感覺官能打下生物基礎,作為大腦如何知道肚子里裝滿食物和卡路里的切入點。這使『腸覺』作為第六感的想法具有了合理性。」

這項研究發表於《科學》雜誌。

翻譯:于波

編輯:李莉

來源:Newatlas

造就,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哈佛教育專家超級乾貨:培養一個不需要操心的孩子只需做到這3點
上海5歲男孩簡歷刷爆網路,當下中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