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楊清清:G20十年再出發,需凝聚新的共識

楊清清:G20十年再出發,需凝聚新的共識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清清】

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將齊聚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今年是其領導人峰會機制啟動10周年,在這10年中,G20始終秉持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方面成績顯著,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全球經濟治理的推進器。

G20在促進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在又面臨著新的考驗。以「為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凝聚共識」為主題的2018年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能否凝聚共識,繼續發揮好引領作用,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全球拭目以待。

應對全球挑戰,期待積極成果

每年G20領導人峰會都會發布聯合公報,表明G20各成員國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研判與對策,並為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的世界經濟凝聚共識,共同行動。但當前全球發展深層次矛盾突出,經濟增速面臨下行風險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性加大,隨之而來的是相關各方明顯分歧加深,有時甚至伴隨激烈的辯論和爭執。G20自創立以來因應對全球性急迫挑戰而形成的團結協作、同舟共濟精神,正在面臨巨大挑戰。

2017年德國漢堡G20峰會(圖源:路透社)

個別議題形成共識的難度大。目前倍受關注的貿易、氣候變化的分歧是公報擬草的主要焦點,也會直接影響到後續世貿組織(WTO)改革,以及緊隨其後12月3-14日波蘭第24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4)等進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頻發,全球貿易衝突加劇,多邊貿易體制受到衝擊;美國退出巴黎協議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分歧加大;結構性增長疲軟,金融部門脆弱性上升,自我改革進程緩慢。同時,隨著技術變革帶來諸多挑戰、地緣政治緊張加劇,G20領導人能否在這些焦點問題上達成共識,目前來看難度和挑戰都很大。

峰會聯合公報面臨複雜變數。G20聯合公報是基於各成員達成共識基礎上產生的,任何分歧和反對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結果。之前阿根廷G20工商領導人峰會即B20議題工作組會議首次出現重大分歧,各方未能就準備提交給G20峰會的建議性文件達成一致,導致中方不得不公開表態發出不同聲音,並且被迫決定不派團組參加B20峰會。今年若個別國家採取將經濟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上升為國家戰略,無視多邊協定約束,挑起全球性貿易摩擦,那麼這屆G20峰會公報很有可能打折扣,或者用詞「中庸」勉強通過,或直接打破慣例,未達成聯合公報不歡而散。

其他因素有可能干擾峰會焦點。在多邊協調面臨被稀釋的風險時,雙邊或小集團的次級對話平台的關注度就會被放大,中美、美俄雙邊會晤、美日韓三國首腦會議、七國集團(G7)、金磚峰會(BRICS)、中等強國合作體(MIKTA)等,都會不同程度分散G20焦點,對峰會成果造成影響。拉美地區的政局變動,阿根廷國內經濟形勢和政治氣氛,與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談判協調能力有限,也或多或少對峰會成果有影響。另外,意外事件如近日的烏克蘭局勢、卡舒吉事件後的土耳其與沙特關係、「通俄門」調查和美俄關係、朝核問題、印太戰略、南海問題等若突然發酵,則有可能帶偏G20主題成為會議焦點。

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中國正能量

「我們要堅持走開放發展、互利共贏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經濟的蛋糕。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我們應該也能夠發揮領導作用,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習近平主席這些話,不僅是承諾,更是中國實實在在的行動。自2016年G20杭州峰會以來,中國方案、中國貢獻、中國擔當,受到全球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期待。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9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特朗普寶寶」現身。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將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視覺中國)

堅持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建設。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與G20成員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加強團結合作,應對共同挑戰。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平等協商解決問題,坦誠對話化解爭端。以合作共贏為目標,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以改革為導向,完善全球治理建設。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平衡反映大多數國家的意願和利益。對新機制持包容開放態度,支持所有完善多邊體系、促進共同發展的努力。

秉持協商溝通,在大國對話中取得積極進展。備受矚目的中美元首會晤,不僅是解決雙邊經貿摩擦問題,也承擔著促進全球發展的重要責任,這也是此次G20峰會的重要看點。近期中美展現出雙方開展建設性對話的積極姿態,如果能夠在峰會期間達成基本共識,努力構建更具有包容性、對全球經濟增長起到積極引領作用的制度和秩序,必將對世界經濟的穩定和新的增長態勢產生深遠影響。當然,特朗普政府的矛盾善變特性、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以及長期的競爭態勢不會突然轉折,中美競合將是常態,對此我們也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和戰略定力,作好預案。

深化務實合作,推動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剛結束的第八屆中歐論壇漢堡峰會上表示,中歐都是自由貿易規則和多邊體制的堅定維護者,雙方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要相互理解包容,深化合作,攜手應對挑戰,實現世界持久和平和普遍繁榮。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歐洲和拉美,為地區合作與發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動力。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讓廣大非洲國家迎來發展新機遇。10月安倍訪華,中日關係重回正軌,經濟合作新周期值得期待。另外,2019年日本是G20輪值主席國,其議程設置與中國和世界發展又密切相關。在世界經濟面臨諸多風險加劇的不利條件下,深化務實合作,推動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對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揮中國正能量,團結最大範圍內的國際多數。中國可延續杭州峰會各項成果機制,為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持和幫助,在有關WTO改革、維護既有秩序、捍衛多邊體制、推動聯動發展等重大問題上,爭取更廣泛的國際理解和支持,推動峰會成果能基本體現廣大新興經濟體的共同立場,防範美國和個別西方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同時,繼續深化國內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進程,提振中國發展速度和實力,給全球以更多信心和正能量。藉助G20的多邊協商平台,在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不再願意肩負更多全球領導責任的背景下,強調合作共贏,在局部領域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發揮「中國 +」機制,團結更多可團結的力量,引領全球治理新格局。

攜手引領世界經濟在正確軌道上發展,既是G20成立的初心所在,也是G20的重要任務。經歷10年發展歷程的G20也需要自我革新,與時俱進,適應國際經濟格局的新變化,真正成為既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又符合時代進步需要的全球治理公共產品。唯有同舟共濟、協商共治,才能使G20成為戰勝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推進世界各國聯動發展的互利合作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學者:中國承認印度在南亞的影響,但印度依舊不買賬
《刺客信條:奧德賽》:套著希臘故事的皮怎能不講自由民主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