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相比巴西,為何中阿足球合作起步這麼晚?

相比巴西,為何中阿足球合作起步這麼晚?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陰山貴種】

11月28日,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並對阿根廷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根廷《號角報》發表題為《開創中阿關係新時代》的署名文章。

阿根廷《號角報》發表習近平署名文章

這篇文章含英咀華,在闡述「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典範」這一主題中有三個分論點,其中一個是「中阿是兼收並蓄的好知音」:

阿根廷人有引以為豪的兩雙腳,一雙用來踢足球,另一雙用來跳探戈。當前,不少阿根廷球員和教練加盟中國足球聯賽,成批次的中國青少年赴阿根廷接受足球訓練。中國很多城市成立了探戈舞協會和俱樂部,中國選手參加探戈世界錦標賽並屢屢獲獎。

在文化和體育交流領域,習近平主席點出了G20峰會的東道主的兩大文化輸出優勢,一個是足球,一個是探戈。這兩個帶有鮮明競技屬性的「肢體藝術」,近年來將中阿兩國越來越近密地聯結在了一起。

根據阿根廷足前一段時間發布的信息,中阿青少年足球交流正式進入第二階段,並且在班菲爾德市建立了一個新的中阿足球交流基地,第一批28名13-16歲的梯隊成員在G20峰會之後將正式入駐該市,合作內容包括超過30場的熱身賽。而且官方文件中特意註明,這份合作是在踐行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里總統簽署的兩國足球合作協定。

今年三月份班菲爾德隊官推發布中阿足球合作項目,第一批訓練營有16個小球員,費用一年200萬美元

習近平主席之前和阿根廷球員曾有兩次「親密接觸」,被兩國體育界傳為了佳話。一次是2014年10月,在北京做客的阿根廷球星梅西,用一件簽名球衣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獻禮。當時在接過球衣時,習近平主席還幽默地問:「轉會費多少?」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時,曾參觀了曼城俱樂部。期間,曼城球星阿圭羅和習主席以及卡梅倫進行了一次自拍,結果這張自拍照一經公布,便在全球引起了熱議,網友紛紛讚歎,稱這張照片為「最強自拍」。

新一批參加中阿足球合作項目的中國球員

如果用「源遠流長」這個詞形容兩國的足球交流,未免顯得過於牽強,畢竟對中國足球來講,筆者認為z中國足球真正睜眼看世界,用「引進來」和「走出去」兩條腿走路,也不過始於90年代中期,但務虛性的情懷投射卻是絕對要早於實體性的足球互動。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盃,阿根廷一路過關斬將驚險奪冠,這是央視第一次大規模轉播世界盃的重量級比賽,所以在國內培養除了大量的潘帕斯雄鷹的骨灰級球迷。南美另一個豪強巴西雖然在1994和2002兩次奪得世界盃冠軍,並且期間還拿過若干亞軍,但若論粉絲數,巴阿在中國依然難分伯仲,一大原因就是第二代球王馬拉多納大放異彩,把他的球場人設的原始股遍灑在了改革開放之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球迷心中。

1986年世界盃賽場上的馬拉多納

即便如此,我們發現從純粹體育競技層面上的足球交流,中阿兩國合作只能說「趕了個晚集」,不僅相比阿根廷的鄰居巴西相比,無論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欠缺不少,而且相比歐洲的塞爾維亞和德國,中阿簽署的合作項目的數量和質量也稍遜一籌。

比如說,近30年來中國國家隊和中國國奧隊這兩隻國字型大小球隊的主教練,曾有過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西班牙人、前南斯拉夫人、荷蘭人等等,但在足球強國的教練員選材視野中幾乎獨缺阿根廷人,也許有讀者反詰,沒有阿根廷人,但不是也沒有巴西人嗎?但我們再看一下中超歷史上所有球隊的外援的國籍統計,這個就相當能說明問題了。

筆者查閱了中超的資料庫,手動計算了15年來所有中超球隊的不同國籍的外援,統計發現共有31名阿根廷人在中超效力(包括現役的幾個)。

其他國家(由於亞外政策的原因,沒有計算日韓澳大利亞)如奈及利亞有28個塞爾維亞42個,基本和阿根廷屬於外援來源數的第二檔,第三檔如烏茲別克、克羅埃西亞和羅馬尼亞數量都在15-20之間,屬於第二檔,那麼巴西外援數量有多少呢?答案是196個!是阿根廷的6倍多。

90年代中期留學巴西的健力寶球員

怎樣解釋這個現象?並且相比中巴足球合作,中阿足球的合作時間點為何落後這麼多?筆者作如下分析。

如果用人口體量和足球生源比作為論據,恐怕不太能令人信服(雖然阿根廷總人口是巴西的四分之一),因為人口只有阿根廷七分之一的塞爾維亞,無論是球員和教練都在中國特別能吃得開。巴阿足球運動員的國際兼容性的差距或許還有別的因素可以解釋?

首先,巴西球員的「普適性」並非只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驗證,他們在過去三十年早就跨越了語言、氣候、宗教等生活習慣的障礙,甚至在東歐和俄羅斯都可以踏實地落腳深耕。

從上世紀八十年世界足球真正拉開全球化的大幕開始,巴西就把球員出口當成一個準國家戰略進行規劃,雖然未必有非常明晰的上層具體規划去推動,但走的是最潮的商業包裝+經紀公司+衛星俱樂部的產業鏈,在九十年代就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系統的球員流動模式,甚至在90年代末球員成了國家出口創匯的一大保障。時至今日,世界各地大約有1200多名一線海外巴西職業球員,占巴西所有職業球員數量的一半以上,其中65%效力於歐洲各國聯賽。如下表:

阿根廷也排名前列,但在世界足球重心之歐洲的效力比卻比巴西低了30個百分點,並且遠遠低於非洲球隊。

可見,阿根廷球員的總體兼容性和鄰居巴西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這和該國的種族文化背景分不開。雖然巴阿兩國同屬南美,但阿根廷國內主要以白人為主,有著海量的南歐人的後裔,生性相對族裔更加複雜的巴西人更「高冷」,也更重土守遷。熟悉歐洲五大聯賽的球迷們都有一個印象,凡是犯有「思鄉病」的南美球員,基本上都是阿根廷人。

半個多世紀之前的巴西隊球員膚色就已經很多元了,相對之下,阿根廷球員絕大多數都是白人

而且阿根廷人在英超相對於其他南美球員,學習英語的慾望很低,比如阿圭羅在曼城效力多年,仍無法接受基本的英語採訪;巴薩名宿克魯伊夫曾經公開批評梅西,說他不懂英語也不願意學英語,妨礙了自身商業屬性的深度挖掘。正因為如此,阿根廷人在球隊中更容易扎堆結成幫派,對球隊的更衣室文化造成不少的負面影響,比如國際米蘭著名的所謂「烤肉幫」。

而巴西人則顯得性格開朗,落落大方,合群得多。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理解為何從90年代中期之後,國家隊的各個梯隊,以及國內俱樂部的不少梯隊可以紛紛和巴西俱樂部達成合作協議,另一個足球強國阿根廷反而被襯托成了「合作凈土」,背後折射的是巴阿兩國足球的國際視野的長短。

巴薩名宿克魯伊夫(左)曾公開批評梅西不習英語

第二點,阻礙中阿兩國足球起步的原因,則是阿根廷足協的腐敗和內亂,嚴重影響了其海外業務的拓展。俗話說「上趕子不是買賣」,即便是中方有意向和阿方達成一攬子足球協議,也需要阿方給予積極正面的回應。但2013年的中阿兩國足球敲定的草案遲遲無法真正落實的一大原因,就是阿根廷足協高層人事更新迭代太快,「掌門人」走馬燈似的換,從2014年開始一年一換,政策延續未能有效地擊鼓傳花,連最基本的蕭規曹隨都無法做到,國家隊主教練居然也五年之內連換了五個。到今天為止,阿根廷主帥斯卡洛尼仍然是個臨時工,也就是個看守教練,尚未轉正。

今年夏天的世界盃,阿根廷被法國淘汰未能進入八強,回到國內的阿根廷隊被千夫所指,不少球迷和名宿呼籲讓球王馬拉多納再度出山,沒想到馬拉多納連連擺手:「阿根廷足協很多人都是一群混蛋,我不願意趟這個渾水。」老馬的話里確實透著很多無奈,因為球隊的技戰術打法,和人員安排很多時候被太多額外因素掣肘,無法完全按主教練的意圖打造一支球隊。

第三點,則是阿根廷女足實在是太弱了。說到這一點,估計很多讀者很不以為然。阿根廷女足弱關中阿足球合作什麼事?難道女足的成績也很重要嗎?

抽象地看阿根廷女足的發展,好想看似和國際合作沒有太大影響,但具體到中阿兩國,女足水平依然是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這一點還要分兩頭說。

首先站在中國足球的角度,很多時候走的是和其他體育項目「以女帶男」的路子,先把女足的名片打出去,增長國際上的人脈和聲譽,也就是「積小勝為大勝」,帶動男足在世界上立足,這個策略之前曾一度中斷過,好在這條線在近幾年又重新被拾了起來。有不少其他體育項目可以作「他山之石」,比如國際象棋,田徑中長跑,網球等等,都是以女子為先鋒隊和開路官,然後取得該項目的全面發展。

阿根廷女足相對男足來說弱很多

很多球迷可能忽略了,中國足球和西歐不少強國如荷蘭比利時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突破口就是女足的阿爾加夫杯等,這些杯賽帶來的鯰魚效應給中國足球的海外拓展增添了不少亮色。

但是很遺憾的是,阿根廷在足球強國中,屬於男女足球水平反差極大的一個,如果說男足的實力可以領先亞洲幾個身位的話,女足反而落後亞洲不止一檔。阿根廷女足長期缺席世界女足決賽圈不說,偶爾打進去也小組無法出線,女足奧運會也幾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數時候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所以阿根廷足球的過於偏科,導致中阿足球交流的渠道變得窄化,只能利出一孔(男足),和巴西相比,未能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發散性合作局面。

結語

如果以留學巴西的健力寶國奧為時間基準,中阿足球的合作落後了中巴整整20年。但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有著優良的兩國政府的頂層設計這一政策資源,再加上阿根廷相比巴西只優不劣的足球硬體設施建設,中阿足球未來有著極為美妙的合作空間。

中國足球走出去的戰略,先前並不是沒有遭受過挫折。比如去年中國國奧隊曾經被德國人好好噁心了一把(德國足球有關方面縱容藏獨分子在球場撒潑,觀察者網曾對此做過跟蹤報道)。由於當時中國足協未能對中德足球合作做全面綜合性的評估,把眼光和精力全都放在了球場內,在球場外過高估計了德國人所謂的善意和紀律性,中德足球合作協議最終一拍兩散。

但阿根廷在世界政治地緣版圖基本上算一個「准孤島」,這讓該國的體育界不會過度摻雜意識形態糾結的雜音,所以再從這一點看,中國足球的海外合作拓展戰略,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俄外長:準備好迎接西方更大規模挑釁,中國是主要夥伴
特朗普:沙特完全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美國武器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