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赤坎古鎮芳華重現

赤坎古鎮芳華重現

赤坎古鎮芳華重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赤坎古鎮一景

赤坎古鎮芳華重現

赤坎古鎮一角(勞明建攝)

江門開平市赤坎鎮,一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小鎮。8年前,姜文、周潤發、葛優等主演的電影《讓子彈飛》,令海內外觀眾印象深刻,同時,其主景地——開平市赤坎古鎮,也以濃郁嶺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蘊驚艷世人。

前日,經過4年多的籌備工作,赤坎古鎮整體保護開發項目正式奠基開工。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投資60億元。項目打造成功後,預計每年遊客數量有望突破700萬人次。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嚴建廣、黃文生 通訊員吳就良(署名除外)

「天然攝影棚」: 每年都有10多部大片拍攝

走進赤坎古鎮的市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古樸的各式建築。有古典民族風格、歐陸風格、南洋風格、蘇聯風格等。保留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舊廣州、舊香港的特色。因為富有歷史韻味,這裡也是多部影視劇的主景地。

記者了解到,1939年,電影界名人司徒慧敏在這裡拍攝抗日電影《保衛大四邑》,從此以後,古鎮便成為一道「天然攝影棚」!新中國成立後,紅線女在這裡表演了粵劇《山鄉風雲》;1983年開始,《廖仲愷》《孫中山》《香江風雲》《六兩金》等數十部影視作品都在這裡取景、拍攝。

從1989年拍攝由許冠傑主演的香港電影《半斤八兩》,到1994年成龍、梅艷芳主演的《醉拳Ⅱ》,還有《敵營十八年》《風雨西關》以及近年來受廣泛關注的《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等都在這裡拍攝。

2004年,赤坎影視城建成並投入使用後,《風雨西關》在這裡舉行開拍儀式。這裡還拍過電影《三家巷》。赤坎被電影工作者譽為「東方的好萊塢」。

開平市影視文化協會會長崔少紅告訴記者,近年來,每年都有10多部大片在赤坎鎮拍攝,赤坎之所以為如此眾多攝製組所聚焦,在於它是當今拍攝舊廣州、舊香港的最佳場景。

曾擔任《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等影視製片的梁庭輝,對本土影視資源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在影視圈中,赤坎古鎮等豐富的開平攝影拍攝資源被譽為年代戲的「天然攝影棚」。

建築藝術博物館: 中西合璧的騎樓與碉樓相互輝映

「這裡就是一座開放的建築藝術博物館。」文化學者、江門市旅遊發展促進會秘書長何岩說,「它集中體現了僑鄉文化和嶺南文化。」

何岩表示,古鎮赤坎許多建築是早年移民歐美等地的開平華僑回鄉修建的。當年很多人遠渡重洋到國外謀生,或者到東南亞一帶打工經商,將賺到錢帶回國內,在老家修建房屋。他們首次把西方的建築技術,以及水泥、鋼筋等建築材料帶回國內,並融入了嶺南建築元素建成。因此,赤坎的各種舊建築有古典民族風格、歐陸風格、南洋風格等。

記者看到,騎樓建築是赤坎鎮的一大特色,全鎮共有三公里長、約六百座騎樓建築,當中尤以堤西路一帶最壯觀,連綿一片,構造也極講究,幾乎一樓一頂。而遠近聞名的關族和司徒氏圖書館、堤西路的騎樓建築群更是僑鄉一絕,已被廣東省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赤坎鎮分為上埠、下埠兩部分,上埠人姓關,下埠人姓司徒。20世紀20年代,司徒宗族在潭江邊建起了樓高三層、具有葡萄牙建築風格的司徒氏圖書館。不久後,關族圖書館也建成了。而更稱奇的是兩座圖書館上分別有一座大鐘,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兩座大鐘至今已走了80多年,仍準確如初,成為頗具開平文化特色的一個符號。

旅遊目的地:

打造華僑文化展示平台

然而,經歷上百年風雨後,不少僑房因年久失修變得破敗不堪,亟待進行搶救性保護。為此,開平市引進社會資本,將把古鎮打造成為華僑文化展示的平台以及文物活化保育的示範區。日前,隨著房屋徵收接近尾聲,這座古鎮進入修繕期。

昨天,記者在開平市赤坎古鎮看到,該鎮實施了圍蔽,鎮內歷史建築已被封閉。

記者採訪獲悉,赤坎項目由打造浙江烏鎮旅遊奇蹟的團隊操作,將依次開展「活舊、建新、培業」三個項目。活舊是探索歷史建築、華僑文化的保護與活化利用,把赤坎建成廣東華僑文化保護與開發創新示範區;建新是在建設一個安置舊鎮人口的新區過程中探索華僑小鎮的建設新路,將嶺南騎樓、碉樓、洋樓等建築元素融入城市建設中,推動僑鄉建築藝術復興;培業是培育文化旅遊產業。

在前日舉行的赤坎古鎮項目開工儀式上,開平市副市長陳傑文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赤坎古鎮項目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有深厚的僑鄉文化底蘊。「開平碉樓與古村落是廣東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赤坎古鎮也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而華僑文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文化內涵。開平市對赤坎古鎮規劃有四個方面:一是將其打造成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二是通過這個項目充分展示華僑文化;三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讓赤坎古鎮成為全國示範區域;四是成為文物保護活化的示範片區。」他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