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0年前,比C919還要大的運10為何突然下馬了?

40年前,比C919還要大的運10為何突然下馬了?

運10項目在1970年下達任務,到了1980年首飛成功,1986年項目終止,下馬的原因自然是費用和技術方面的問題,還有一些不可逾越的問題。研發運10一直首飛,其實很不容易,但要把運10經過一系列試飛,更是需要一大筆資金作為基礎。

在1980年代這段時期,中美開始進入蜜月期,北方的威脅開始減小,從西方採購到同類裝備也成為可能。因此研發的緊迫性有點降低,波音707也不是非賣品。

從經費上看,更多的軍用裝備需要資金,比如殲10就是在這個時期立項開始研發,與研發運10相比,殲10當然更需要,當時我空軍只有殲7主力戰機,顯然不足以應對北方的圖22威脅。

1980年,國產四發動機噴氣式運10客機實現首飛,作為軍迷個人記憶猶新,《航空知識》雜誌通篇累牘地預以了報道,封面封底都給了運10,個人記得運10當年還上了西藏高原,良好的高原性能是國內媒體報道的重點。

儘管文革已結束,但泛政治化風氣在國內依然濃重,有許多重大項目都被貼上政治標籤,仍然習慣於以項目的決策者、執行者來劃線,導致項目隨政治人物的榮辱而興衰。

某高層決策者在公開場合曾說「運10是張XX的飛機」、「王XX的飛機」,甚至是「四X幫的飛機」,80年代高層流行這樣的說法,運10最終的命運也就可以預料了。

況且,當時民航、航空工業部、上海市等,在運10項目上既缺乏共識,又缺少合作,因此,運10項目最終下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在項目立項時,缺少有力的戰略支撐;設計時,項目就已經過時,不具備先進性;樣機儘管出來了,但離投入運營,仍有較大的差距。

由於經費原因,研製改進工作,就難以為繼;當時市場行情,國外有更先進的客運機,可供國內選擇;從經濟利益考慮,自造落後的運10,確實不如外購客機;有當時泛政治化的影響;相關利益集團,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潤珍麗 的精彩文章:

我國曾進口過一些美國先進裝備,收穫最大的是什麼?
055驅逐艦即將二次海試,但為何其外形越來越美式化呢?

TAG:春雨潤珍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