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列裝多少架合適?專家:要裝備500架!可能會更多?

殲20列裝多少架合適?專家:要裝備500架!可能會更多?

殲-20戰鬥機,是我國空軍「20時代」的標誌之一,也是未來20年我國空軍的核心主力戰鬥機,自從其2011年試飛以來,就一直備受關注。而在2016年,殲-20正式定型量產開始,有關殲-20裝備數量的爭論就不絕於耳。那麼,殲-20戰鬥機到底應該裝備多少呢?

近日,我國著名軍事專家杜文龍在微博上表示,隨著殲-20戰鬥機逐步列裝部隊,並形成戰鬥力,其最終列裝數量可能會超過500架。杜文龍表示,由於殲-20逐步列裝部隊,其測試和訓練也相應展開,就目前公開的報道可以看出,從青藏高原到東南沿海,殲-20經歷了一系列廣泛的部署和測試,在不同空域和不同環境下進行試飛和實戰檢驗。由此可以證明,殲-20已經同時具備了高原起降性能和沿海作戰能力,可以說,殲-20在技術層面已經完全成熟,可以負擔從東南沿海一直到西部高原的祖國全空域防空任務需求。

同理,作為一款出色的四代戰鬥機(四五代的叫法就別爭了,各叫各的),殲-20對於我國以往裝備的殲-10、殲-11等戰鬥機而言,在技術上有「代差」的優勢。所謂的「代差」意思就是說,新一代戰鬥機對於老一代戰鬥機而言,擁有碾壓式的優勢。以二戰之後的歷代噴氣式戰鬥機做比較,米格-21就對米格-15/17具備「代差」,其主要表現就是,航速更快,且以導彈打擊為主,米格-21可以在米格-15/17戰鬥機的火力範圍之外,就用導彈對其發動攻擊,即使沒有命中也可以快速脫離,讓米格-15/17戰鬥機「看不著、打不著、追不上」。

同理,當第三代的F-15/F-16問世後,其對於第二代的米格-21/23也存在「代差」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1982年的「貝卡谷地」大空戰。以色列空軍總計出動50多架F-15/F-16戰鬥機,對陣敘利亞的60多架米格-21/23戰鬥機,在短短十多分鐘內,不但摧毀了敘利亞位於貝卡谷地的19個「薩姆-6」防空導彈陣地,還擊落了數十架敘利亞戰鬥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就戰鬥機而言,每一代對於前一代,基本處於「碾壓」狀態,這也是各主要大國,都爭相研製先進戰鬥機的初衷——為了確保自己的武裝力量不會被他國「碾壓」,因此必須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同樣,在美國相繼研製成功F-22和F-35兩款四代機之後,我國的國土防空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因為無論是F-22還是F-35戰鬥機,對於我國的戰鬥機而言,都有技術上的「代差」,因此從實戰角度說,對我國目前現役的殲-10和殲-11系列戰鬥機具備「碾壓」的優勢。這一點在我國殲-20量產並裝備部隊後,我國空軍自身也切身體會了一把。

在去年某次空軍內部演習中,2架殲-20戰鬥機組成的藍軍小隊就突破了由紅旗-9防空導彈、殲-10、殲-11戰鬥機和預警機組成紅軍防禦體系,並最終以損失1架殲-20的代價,擊落了「紅軍」的預警機,如果是在現實的作戰中,則整個紅軍的第三代戰鬥機防禦體系必然隨之崩潰。由此可見四代機對於整個第三代防空系統都具備毀滅性打擊的能力。而目前和我國隔海相望的日本已經首批購買了42架F-35戰鬥機,並追加了100架;同時韓國和新加坡也確認購買F-35戰鬥機;另一邊,俄羅斯的第四代戰鬥機蘇-57也已經定型量產,首批12架將在2019年交付俄軍。不僅如此,美軍搭載F-35B戰鬥機的兩棲攻擊艦早在半年前已經開始在第一島鏈地區展開日常巡邏和訓練,再加上美軍已經在沖繩基地部署F-22戰鬥機,未來5-10年內,我國周邊的四代戰鬥機總數將超過300架!

要有效對抗我國周邊日益增多的四代戰鬥機,自然需要我國的殲20戰鬥機加快生產,而且考慮到飛機替換和修整的需要,我國空軍裝備的殲-20戰鬥機數量不能少於500架,這是因為除了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俄羅斯之外,未來印度也是一個潛在的軍事大國,無論印度購買蘇-57還是F-35,其空軍的升級和現代化是肯定的,為了能夠充分確保國家安全,我們的四代機有必要保持一個相當的數目!所以,杜文龍所說的500架如果分攤到我國各個防禦前線的話,其實總數並不多,僅能確保自保,甚至對周邊小國都無法形成空戰優勢。

也許有人會說四代機技術雖然先進,但是價格如此昂貴,500架的產量,我國是否負擔得起?其實這些朋友是過於擔心了,根據經濟上的規律,任何工業產品,產量越大,其邊際成本越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薄利多銷」原則,以美軍F-35為例,其首批量產型單價高達1.4億美元!而在今年年初第三批100架的訂單中,其空軍型F-35A戰鬥機的價格已經下降到8900萬美元,不難預見,在後續產量持續加大的情況下,F-35的價格會更加便宜。同理,我國殲-20目前剛剛量產,數量不多,無論是工廠還是設計所,都需要平攤其生產和研製費用,所以,初期殲-20的單價自然十分昂貴,但是在產量達到一定規模後,其邊際成本就會下降,屆時,殲-20的價格出現大幅「跳水」也不奇怪。

在此,筆者也極為贊成杜文龍教授的看法:戰鬥機也需要一代一代的逐步替換和升級,所以,殲-20未來大規模量產以替代現在的殲-10、殲-11戰鬥機並不奇怪,而且隨著產量的增加,其單價會不斷下降,未來殲-20裝備500架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利刃龍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美軍B-1B艙內畫面罕見曝光,各種大屏搶眼
45天簽30億美元大單!這個記錄真不多見,中國能「撿漏」嗎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