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民國最艱難的省主席,也是蔣經國導師,最後與蔣介石分道揚鑣

他是民國最艱難的省主席,也是蔣經國導師,最後與蔣介石分道揚鑣

1928年末「東北易幟」後,中國總算完成了形勢上的統一,蔣介石也終於有了個「國民政府領袖」 的樣子,但是國民政府的中央集權是很弱的,很多地方大員仍然有相當大的權力(典型的是山西的閻錫山),這些人在自己的小國王里日子照樣過得很快活,但是有一個人除外。他就是熊式輝,他當時管的是哪塊地盤呢?江西!

熊式輝是江西安義人,江西這個地方在北洋時期可以說是災難深重,由於一直處於外省籍軍閥(朱培德、魯滌平等)的統治之下,加之連年混戰,所以此地幾乎一直都沒什麼建設,這讓江西省內很多有識之士極為不滿,國民政府壓力也很大,終於在1931年12月15日,國民政府委任熊式輝當江西省政府主席。

熊式輝是在辛亥革命和討袁,北伐時期崛起的軍人,他不是哪個軍閥的人馬,也不能說是蔣介石的嫡系,但是當年在蔣介石「下野」和中原大戰的時候熊式輝曾經擁護蔣介石,所以他也得到了老蔣的賞識和信任,加之他又是江西本省人,選擇他「督贛」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

不過,熊式輝這個江西省政府主席的位子可不好做,甚至可以這麼說,在當年全國各地的「一方諸侯」當中,熊式輝是最艱難的,為什麼呢?因為熊式輝要面對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贛南的紅軍!

當時的江西南部山區是紅軍的主要活動區域,也是蔣介石心中「最大的威脅」,其實老蔣派熊式輝這個軍人「主政贛省」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他對付紅軍,這是一個很難辦的任務,不過熊式輝還是咬牙上了,他在江西建立和鞏固農村基層組織,用「碉堡戰術」圍剿蘇區(第五次圍剿),終於使得中央紅軍被迫長征。

1935年紅軍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中央紅軍1934年10月長征),熊式輝開始著手建設,這個時候的江西幾乎沒有什麼近代工業,1935年元旦,熊式輝發表新年賀詞宣布當年為「建設年」,努力建設「新江西」。

他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真的親力親為,他親自出面邀請在外省工作的贛籍專家回贛支援家鄉建設,到處籌集資金辦工礦企業,創辦江西省營工廠,統一管理江西特有的鎢、錫等資源,恢復農業生產,主持修浙贛鐵路,他甚至還主持建設了江西省內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府——「國立中正大學」……在贛省的建設方面,可以說他是嘔心瀝血,這一點,就連他的對手共產黨後來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在熊式輝的努力下,「白紙一片」的江西也有了些現代化的氣象,變得欣欣向榮起來,當年江西的發展成績在東南數省中是非常令人矚目的,紅軍長征後,蔣介石為了培養自己的兒子蔣經國,派蔣經國經營贛南,親自安排熊式輝當蔣經國的「導師」,讓其帶扶「太子」。

1942年3月在抗戰炮火中,熊式輝被調往重慶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結束督贛生涯,在「督贛十年」中,熊式輝為江西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只是遺憾的是,他的心血最後很大一部分都在日寇的炮火中被摧毀了,「督贛十年未經全功」也成為他終身的遺憾。

之後熊式輝的官也越當越大,但他對蔣介石此人首鼠兩端,玩弄權術的伎倆十分不滿,最後與其分道揚鑣,1949,他退出政壇不再過問世事,開始經商,只不過他經營不善導致資產損失殆盡,1954年,走投無路的熊式輝去台灣安度晚年,蔣介石倒也沒怎麼為難他,1974年6月21日,熊式輝病逝於台中,享年81歲,難得得到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民國軍閥都是大老粗?錯!他們竟都是名牌大學高材生
盤點三條以假亂真的人造歷史,啼笑皆非莫名其妙,很多人至今相信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