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義第十八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義第十八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義第十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問曰:

檀有何等利益故,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具足滿?

答曰:

檀有種種利益:

檀為寶藏,常隨逐人;檀為破苦,能與人樂;檀為善御,開示天道;檀為善府,攝諸善人(施攝善人,與為因緣,故言「攝」);檀為安隱,臨命終時心不怖畏;檀為慈相,能濟一切;檀為集樂,能破苦賊;檀為大將,能伏慳敵;檀為妙果,天人所愛;檀為凈道,賢聖所游;檀為積善福德之門;檀為立事聚眾之緣;檀為善行愛果之種;檀為福業善人之相;檀破貧窮、斷三惡道;檀能全護福樂之果;檀為涅槃之初緣;入善人聚中之要法;稱譽讚歎之淵府;入眾無難之功德;心不悔恨之窟宅;善法道行之根本;種種歡樂之林藪;富貴安隱之福田;得道涅槃之津梁;聖人大士智者之所行;餘人儉德寡識之所效。

複次,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識形勢,及火未至,急出財物;舍雖燒盡,財物悉在,更修室宅。好施之人,亦復如是,知身危脆,財物無常,修福及時,如火中出物;後世受樂,亦如彼人更修宅業,福慶自慰。愚惑之人,但知惜屋,匆匆營救,狂愚失智,不量火勢,猛風絕焰,土石為焦,翕響之間,蕩然夷滅。屋既不救,財物亦盡,饑寒凍餓,憂苦畢世。慳惜之人,亦復如是,不知身命無常,須臾叵保,而更聚斂守護愛惜,死至無期,忽焉逝沒,形與土木同流,財與委物俱棄,亦如愚人憂苦失計。

複次,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覺悟,知身如幻,財不可保,萬物無常,唯福可恃,將人出苦,津通大道。

複次,大人大心,能大布施,能自利己;小人小心,不能益他,亦不自厚。

複次,譬如勇士見敵,必期吞滅;智人慧心,深得悟理,慳賊雖強,亦能挫之,必令如意。遇良福田,值好時節(時:應施之時也。遇而不施是名失時),覺事應心,能大布施。

複次,好施之人,為人所敬,如月初出,無不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人所歸仰,一切皆信。好施之人,貴人所念,賤人所敬;命欲終時,其心不怖。如是果報,今世所得,譬如樹華。大果無量,後世福也。生死輪轉,往來五道,無親可恃,唯有布施若生天上、人中,得清凈果,皆由布施;象、馬畜生得好櫪養,亦是布施之所得也。

布施之德,富貴歡樂;持戒之人,得生天上;禪智心凈,無所染著,得涅槃道。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資糧也;念施故歡喜,歡喜故一心,一心觀生滅無常,觀生滅無常故得道。

如人求蔭故種樹,或求華,或求果故種樹;布施求報亦復如是,今世、後世樂如求蔭,聲聞、辟支佛道如華,成佛如果。

是為檀種種功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無道墮惡道,求脫甚為難,人身既難得,佛經難得聞」
「能安忍」——《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55)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