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宗者修也」——《金剛經》研習(15)

「宗者修也」——《金剛經》研習(15)

「宗者修也」——《金剛經》研習(15)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研習——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學習

「明宗」

下面這一段講「明宗」,宗是宗旨,是修行的綱領。我們對於經典的理論、出處明白了,我們信心有了,有了信心之後,他為什麼不講「解」?信解行證,他為什麼不講解,就講行?這說明「行」重要。佛法自始至終著重在行,要真去干;縱然不解,肯行,能成功。解得再透徹,不肯干,還是等於零,還是不能成功。在前面總綱領裡面,他不講解,他講行,道理在於此。而在事實上,我們也能夠觀察到,自古至今有很多沒有聽過經的,沒有讀過經的,完全不解,老師教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真的他證得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往生的時候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他也不生病,很多很多!證明行比解重要。

解是為什麼人說?為信心不堅固的人說的,半信半疑,這給你詳細講解,建立信心;真的完全相信,懂不懂不要緊,念到心清凈自然就懂,自然就開悟,何必要費那麼多口舌?由此可知,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哪些人?就是為那些信心不堅固的,慈悲到了極處!上智之人,特別聰明智慧的,佛一說他就懂,不要講廢話,他就明了,就開悟,這種人好度。第二個是下愚,他不需要懂,講那麼多我不懂,我不要聽,我老實念就好,他也成功。這兩種人好度,最難度的是當中半吊子,說上不上,說下不下,所以佛為這些人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我們就是當中這一截,不是最上也不是最下。最上最下都不來聽經,他們功夫正得力,他們不來,凡是來聽經都是當中這一截人,最難度的。這就說明他為什麼不用解,他用明宗,講修行。

【宗者修也】

修是修正、是修理。我們要明了這個字的意思;換句話說,我們有了錯誤,才要修正,才要修理。什麼地方錯誤?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錯了、想法錯了、說法錯了、做法錯了,惹出許許多多的麻煩。這個麻煩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從錯誤當中產生的假相,都不是真實的。相雖然是假的,我們受苦可不假,就好像晚上睡覺作夢,我們知道作夢是假的,但是在夢裡面受苦受樂,那個感受不假。作惡,做個惡夢嚇得一身冷汗,那個感受不假;夢是假的,嚇得一身冷汗是真的不是假的。在六道裡頭受苦是真的,因此修正就有必要。修行,行是行為。行為包括:見解、思想是心理的行為,我們講意業,心理的行為;口是言語,身是造作,身口意三業的行為錯誤了,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由此可知,修行在哪裡修?要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一個念頭起了,馬上就要省察,我這個念頭是是、是非、是善、是惡?要能很清楚。是惡的、不善的,馬上就息掉。所以從起心動念處,修正自己的行為,這叫修行。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修行一定要剃頭髮,一定要吃長齋,一定每天敲木魚念經,那才叫修行。那是修行的樣子,表演給人看的,真正修行在起心動念之處。

◎文據:

  • 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
  • 凈空法師「金剛般若研習報告」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三觀略陳」——《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1)
務必要「斷惡修善」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