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重新打量學校中的「人」

重新打量學校中的「人」

11月28日晚,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開幕式暨當代教育藝術展在南京舉行。本屆教育創新年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3000名教育人,他們將在為期4天的會議中,圍繞「重構學校——人啊人」這一主題,共同探討、分享當下的前沿教育話題。第五屆當代教育藝術展以「證據:今日藝術何以呈現人的創造力」為主題,展示了向光、龐茂琨等10位國內頂尖藝術家的藝術作品。

江蘇教育學會會長楊九俊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教育最本源的問題是培養人的問題,對於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工作者應該有合理的想像。應該想像會把孩子帶到一個什麼地方去。我們是為社會創造什麼樣的新人,對新人的合理想像是我們的第一責任。」活動主辦方蒲公英教育智庫總裁、新校長雜誌總編李斌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人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終點。在學校里,人需要被賦能。教育領域最重要的賦能是通過對人的看見和理解,讓每個人的潛能在新的社會觀念、環境機制、、文化氛圍、學習方式中得到激發和釋放。

據介紹,從11月29日起,年會開啟為期三天的「頭腦風暴」,圍繞 「學生為什麼喜歡學習?」「校長憑什麼成就學校?」「技術在如何實現人機互補?」等六大板塊以及閱讀、智慧教育、校園安全、學科評價等19個細分版塊,做進一步延伸。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位名校長、名師和教育研究者,用自己紮根教育一線多年的實踐經驗,與3000名參會者進行深度分享與探討。

此外,12月1日舉行的國際論壇聚焦「21世紀教師素養進階」,邀請經合組織資深研究員、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首席分析師池田京,芬蘭坦佩雷市區域校長威爾?拉蒂凱恩,以色列海法戈登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負責人莉莫?哈拉瑞,上海平和教育集團總校長萬瑋等六國嘉賓,以全球視野審視關乎「人」的各個教育細節。年會還安排了作業環節,3000名參會者重回「學生」身份,圍繞「未來的教育一定是個性化的教育,如何真正做到個性化的教和育?」「克服教師職業倦怠的主客觀手段有哪些?」等10個教育問題,分班完成各自「作業」。

學生論壇部分,本屆年會邀請12位不同經歷的少年走上演講台,分享各自有趣的學習方式,讓台下的教育者們看到作為學生的學習與世界觀。來自多所師範大學的「未來教師」亦首次加入會議,成為校長、老師和教育研究者的「同學」。通過這樣的探討交流,在最真實的教育現場展開自己直面未來教育的第一課。(程愷倫 杜京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彰顯中國力量
融合教育護成長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