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黨元老李石曾,最早將中國豆腐製作工藝帶到歐洲

國民黨元老李石曾,最早將中國豆腐製作工藝帶到歐洲

原標題:國民黨元老李石曾,最早將中國豆腐製作工藝帶到歐洲


文/王國棟


他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不但設立和組織了中國赴法勤工儉學運動,還將中國的豆腐製作工藝引入歐洲,被稱為「豆腐博士」,為中國美食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位國民黨元老就是李石曾先生。

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陽人。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故宮博物院創建人之一,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學首席校董。早年曾發起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1902年,作為清朝駐法公使孫寶琦部屬的李石曾來到了歐洲。他被歐洲工業革命發展的成果所震驚,同時也對中國腐敗落後的社會現狀感到深深的不安。於是進入蒙達頓農校學習,畢業後又入巴斯德學院及巴黎大學學生物。1906年,他和張靜江、吳稚暉等人在巴黎組織了「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同年,經張靜江介紹,李石曾加入同盟會巴黎分會。


李石曾對實業救國非常有信心。但與張靜江在歐洲開設古玩、茶葉、絲綢店鋪不同(張靜江家是南潯巨富),李石曾決定從中國的傳統美食入手,撬開歐洲這塊未知的巨大市場。


1909年,李石曾在法國巴黎西郊開設了歐洲第一家豆腐公司。為了適應歐洲的生產環境,李石曾的豆腐製作工廠採用機械操作,彌補了傳統手工製作豆腐效率低、衛生條件差的缺點,而且使歐洲人更容易接受。很快,他就在歐洲闖出了一片天地。雖然豆腐這種美食早於19世紀就傳入了歐洲,但是在當地並沒有生產基地,全部依賴從中國進口。不但數量稀少,價格還非常昂貴,只有少數貴族或皇室能夠享用。李石曾在歐洲設立豆腐公司後,將這一中國傳統美食製作工藝帶到了歐洲,為中國美食在全世界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現在的豆腐已經成為歐洲的一種大眾美食,幾乎所有大中城市都有售賣。李石曾也被?法國人尊稱為「豆腐博士」



1915年6月,李石曾和蔡元培等一起組織勤工儉學會,號召留學生勤於工作、儉以求學,用自己的勞動收入來維持生活和學業。這一大膽的提議立馬得到國內很多有志之士的積極響應,於是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青年學子就找到了一條非常實用的勤工儉學之路。


李石曾雖然是國民黨元老,但長期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在國民黨內的最高職務為中央監察委員(1926年)及故宮博物院院長。

抗日戰爭期間,李石曾長期逗留歐美,遊說各國支持國民政府,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過一些貢獻。

1948年回國後,擔任總統府資政的閑職。此後,李石曾赴瑞士居住,直到1956年才去台灣。1973年在台北去世,終年92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控 的精彩文章:

西漢才子張敞以為妻子畫眉為樂,技藝高超能遮瑕疵,卻被人批評
老照片,抗日戰爭期間的中國遠征軍,老兵的笑容很迷人

TAG:歷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