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座戰俘營被稱為逃生學院,逃生手段五花八門,用黏土做假頭點名

這座戰俘營被稱為逃生學院,逃生手段五花八門,用黏土做假頭點名

如今,你可以在德國的一個懸崖邊上看到一座有歷史的古堡,在二戰的時候,這裡是非常著名的一座戰俘營,它之所以出名,有這麼幾個關鍵詞:越獄,人性化。這裡關押的戰俘都是軍官,他們身上總有些過人之處,也曾經有過多次越獄的經驗,所以才會被關在這裡。

曾經有位元帥對這座戰俘營非常自信,他認為沒有人能從這裡逃出去,但是現實卻總是那麼打臉,在六年時間裡,這裡共出過將近兩百次的越獄,參與人數達到了三百多人,其中有32個成功出逃的。當然他敢這麼說也是有理由的。我們上面說了從懸崖上看見的古堡,這座建築確實是建立在陡峭的山坡上,一邊是懸崖,而另外的三面卻是河水,只有兩個小門能出入,而且該有的監獄設備和監控還一樣不少,這裡守衛的士兵也都非常精良。

在這種環境中,如果想要越獄,那他就必須先穿過德國到中立的國界處,然後再走400英里去最近的瑞士,這中間還得有足夠的糧食和非常明確的方向。客觀來說要越獄確實是比較困難的,那麼為什麼這裡還能有那麼多越獄事件呢?這就是說到另外一個關鍵詞了,人性化。正是因為這裡的硬體已經足夠森嚴,所以守衛們對這些戰俘的態度相對就鬆懈了很多,生活在這裡的戰俘不僅生活過得相當滋潤,而且守衛班的老大還有一個非常正面的想法,戰俘們想要越獄是一種軍事榮譽,他們是想要回去效力或者說不能給國家蒙羞的表現,所以應該尊重這種想法,而他的責任就是將越獄的人攔住。

也就是說,你逃不逃是你的事,我抓不抓得住是我的事。所以這裡的守衛和戰俘們相處得倒是非常融洽,他們還會將一些常常想越獄的人關在一起,方便他們交流,別忘了這裡可都是軍官,身上的技能可是五花八門,所以才會造成這麼多起越獄事件。而越獄手法也是能出本書了。有人在一塊布上縫滿了樹葉蓋在自己身上,但是最終被警犬找見;還有人做了個黏土人頭,然後讓同伴偽裝點名,倒是真的騙了很久;還有人將自己縫在床墊里,然後被人搬出去,過了幾天才被抓回來,更有甚者,做了一架滑翔機,不過還沒使用,戰爭結束他們就被釋放了。

時間一長,這裡的守衛倒是收集了不少逃生用的裝備,甚至成立了一個逃生博物館,每次有新的戰俘進來時,守衛都會說,歡迎來到逃生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賴寧為救火犧牲被追認烈士,如今校園卻不再推崇,只因有此爭議
延安作為重要城市,日本為何沒有佔領?不是沒想過是做不到

TAG:分鐘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