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方克強:《20世紀希臘神話研究史》序言

方克強:《20世紀希臘神話研究史》序言

認識王倩是在2009年初,是通過閱讀她的尚未經過答辯的博士論文初稿《20世紀希臘神話研究的歷史與理論》,也就是這本著作的雛形。當時的感覺是眼睛一亮,由震動而引起一陣激動:為她填補空白的選題,為她清晰而有重點的框架,為她的學術勇氣與資料上的苦下工夫。記得我曾跟王倩說,這篇博士論文修改與充實後一定能出版,而我在書店裡發現它的書名一定會買下它。

對希臘神話的興趣以及對西方希臘神話研究成果的關注,在20世紀初的中國就已顯現。在這方面值得一提的人物是周作人。周作人在《知堂回想錄》中說:「我到東京的那年(一九零六),買得該萊(Gayley)的《英文學中之古典神話》,隨後又得到了安特路朗(Andrew Lang)的兩本《神話儀式與宗教》,這樣便使我與神話發生了關係。」周作人在學校里曾學過幾年希臘文,但他認識希臘神話與神話學主要還是通過英文著作。他讀過阿波羅多洛斯、福克斯、洛茲、該萊、安特路朗等人的原典或專著,但最欣賞的還是英國劍橋儀式學派的代表人物赫麗生(當時譯作哈理孫)女士的作品。在《希臘神話一》中,周作人曾列出了所收集的赫麗生的著作,計有《希臘宗教研究緒論》《德米思》《希臘宗教研究結論》《神話》《古代希臘的宗教》《希臘羅馬的神話》六種,由此可見周作人對赫麗生儀式理論關注與喜好的程度。

周作人對赫麗生的神話學研究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其一是翻譯。1925年,周作人翻譯了赫麗生《希臘神話》第三章的一部分,以《論鬼臉》的題目登在《語絲》上;1926年翻譯了《希臘神話引言》;1927年翻譯了《希臘神話》第三章的另一部分,發表時題名《論山母》。其二是介紹了赫麗生的學術經歷、思想與理論。周作人依據赫麗生的一篇自傳作品《學子生活之回憶》,以翻譯加轉敘的方法介紹了她的理論淵源、名人交往、生活態度與婚戀觀。其三是對赫麗生的簡略研究與評價。周作人說:「我最初讀到哈理孫的書是在民國二年,英國的家庭大學叢書中出了一本《古代藝術與儀式》,覺得她借了希臘戲曲說明藝術從儀式轉變過來的情形非常有意思,雖然末尾大講些文學理論,彷彿有點兒鶻突,《希臘的原始文化》的著者羅士對於她著作表示不滿也是為此。但是這也正因為大膽的緣故,能夠在沉悶的希臘神話及宗教學界上放進若干新鮮的空氣,引起一般讀者的興趣,這是我們非專門家所不得不感謝她的地方了。」如此評價不免過於淺近概略,但從學術史角度看,卻又是中國對赫麗生乃至希臘神話學研究的濫觴。

將近百年過去了,王倩的這部著作顯然超過周作人當初的譯介與研究甚遠,無論是在規模、材料和完整性上,還是在理論視野與分析深度方面。王倩的研究成果有兩點值得重視。首先是在國內,填補了對西方希臘神話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系統性再研究的空白。儘管我們知道西方文明的源頭是所謂「兩希文化」,即希伯來文化與希臘文化,其中希臘神話又是希臘文化的源起與核心,然而厚今薄古、急功近利卻使我們熱衷於接觸西方現代文化,而對其神話源頭卻興味淡然、幾成隔膜。因此,對西方希臘神話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不甚了了,缺乏學術興趣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對此,王倩認為:「有必要對希臘神話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作較全面的考察,用一種比較客觀的態度,梳理過去一百年間希臘神話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總結其發展特徵與趨向,為新世紀對希臘神話的深入闡釋提供參考。」這種立意是學術眼光、理論勇氣與學者責任感的顯現。其次是在國外,王倩的研究是中西學術思想和成果的一次對話與交流。希臘神話研究是西方學術經久不衰的一個熱點,由於語言與文化背景的原因而成為西方學者的專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學者就無法涉入。在這方面,王倩是具有中國學者的身份意識的,同時又清醒地認識到這種獨特身份的獨特價值。她指出:「作為一名中國學者,筆者想用一種有別於西方人的『他者』眼光來看待西方神話學界對希臘神話的闡釋,對其作客位考察。」在自我與他者的二元架構中,自我認知也有局限,他者眼光也有長處。西方學界的中國學研究,常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啟迪,反之亦然。

王倩的學術之路才剛起步,取得如此研究實績,可喜可賀。王倩曾用「倔強而固執」描述自己的個性,我覺得她的成功蓋出於此。她的執著、勤奮、精力旺盛、挫折面前不低頭的學術個性其實源於她的生活個性。當然,她學術成長中的關鍵人物是她的導師——我們圈內人熟知的葉舒憲教授。願王倩在葉老師的帶領下更上層樓。

王倩《20世紀希臘神話研究史》是一部系統梳理希臘神話研究成果的論著,旨在回顧西方神話學在20世紀以來所走過的學術道路。全書的一個核心話題是「究竟什麼是希臘神話」。本書圍繞此重點探討了希臘神話的起源、希臘神話的意義、希臘神話的結構與功能、希臘神話的傳承等等。對中國神話學理論與方法的建設具有切實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倩,文學博士,淮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悉尼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神話學與藝術人類學研究。已出版論著、譯著6 部,在《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 余篇,主持多項國家、省部級基金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道教煉養術與神仙家有何關係?
八十多年前的考古紀實——讀《徐旭生陝西考古日記》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