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侵華期間,他們炮樓大多在北方,南方很少見,背後原因是啥?

日軍侵華期間,他們炮樓大多在北方,南方很少見,背後原因是啥?

二戰時期的日軍,可謂是罪惡的代表,在侵華戰爭期間,殘忍屠殺中國百姓,更是提出了幾個月拿下中國的想法,不過好在中國軍民團結一致,抵制日寇最終將其趕出中國領土,也算是為自己爭了一口氣,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也是留下了很多罪證,其中炮樓碉堡則是最好的一個證據,這些炮樓被他們用來作為防禦工事,成為一個難題一直困擾著八路軍,為了炸碉堡更是犧牲了無數的年輕戰士。

這種罪惡的炮樓,裡面駐紮著上百人的日軍,手裡握著各種輕重武器,防禦著八路軍的進攻,所以基本上端掉一個炮樓的話就會獲得大量的物資,但是端掉炮樓談何容易?肯定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畢竟當時的八路軍物資短缺,只能憑藉戰士的衝鋒拿下炮樓。

不過這樣一個炮樓為何只有在北方存在,而南方基本上看不到?這背後存在什麼原因?

我們知道北方一般都是由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物資短缺並且不具備重武器,而日軍在侵華一開始就向華北地區發動猛攻,希望將北方拿下,之後再向南進攻,正是這樣的一個原因,導致日軍在北方修築了大量的炮樓,而在南方多半都是國民黨率領的國軍,這些國軍也是物資豐富,擁有著各種輕重武器,迫擊炮等,正是這些炮火的存在,也是導致日軍不敢再南方修築炮樓,如果修建起來炮樓,那豈不是成為活靶子了。

這樣的一個原因則是最為關鍵的,從電視劇當中可以看出,北方的八路軍想要炸毀一個碉堡,基本上都是使用炸藥包,捨身前去,前仆後繼地進攻,才可以成功地將炮樓炸掉,日軍正是抓住了這樣的一個漏洞,在中國北方修築大量的炮樓,一來很好地抵制八路軍的進攻,二來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看到這裡不禁為那些捨身炸碉堡的戰士而感到同情,因為在抗戰期間,死於炮樓機槍下的戰士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毅然選擇拋棄性命,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通過這樣的一個事實也是證明了那句老話:柿子還是挑軟的捏。不過日軍這樣的一個挑選也是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因為八路軍憑藉自己的鬥志也是用行動證明了中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不斷壯大,在世界上絕對不會有人還說中國人是東亞病夫,更不會有人輕易地來捏這個柿子,因為這個柿子已經有了鋼鐵般的部隊作支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武器發明家,康熙年間就研發出機槍,只可惜沒被重用反被殺害
小孩發現古墓找專家考察,專家大怒不是因被騙,而是上面的8個字

TAG:阿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