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鄧曉芒:美學衰落?不,還有傳情論美學的堅守(一)!

鄧曉芒:美學衰落?不,還有傳情論美學的堅守(一)!

鄧曉芒先生基於先驅者康德與黑格爾之學說,首創傳情論美學思想。傳情論美學是迄今為止在歷史上並沒有人提出過的美學體系,是吸收了中西美學營養的美學學派。它的提出是基於鄧先生早年的生活經驗和對大自然的感悟並由此生髮出對美的感動,特別是其少年時期對文學藝術的喜愛和青年時期對哲學的沉迷,這為傳情論美學思想的產生奠定了最初的情感和理論基礎。

原文 :《傳情論美學:守住美學的哲學立場》

本報特約記者 姜晶花

圖片 |網路

系列講座

2018年11月,南京師範大學悲鴻講壇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鄧曉芒教授作了四場藝術人文系列講座,其主題分別為:傳情論美學的形成及理論資源;康德美學的認識論結構及其改造;審美判斷力在康德哲學中的地位;現代藝術中的美。

此次系列講座緊扣傳情論美學逐步展開,並以此分析現代派藝術。本報將陸續刊發記者撰寫的講座精要。

傳情論美學思想的早期形成

鄧曉芒先生在獨自思考的基礎上,於1977年左右憑藉其對文學和藝術的體驗,用當搬運工的業餘時間構想出三萬餘字的「美學論綱」。其大體思路為:什麼是美?美是一種情感,但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對情感的情感」;為什麼會產生「對情感的情感」?那是自我情感寄託於一對象,再從這對象上看到了自我情感;而這種情感就是情感的「共鳴」,也就是所謂的「美感」;所以,美就是美感,一個是從客觀對象上說的,一個是從主觀上說的,但本質上都是一種主觀的情感現象;從客觀上產生出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審美觀,從主觀上產生出浪漫主義或表現主義的審美觀,由此也就生髮出文學藝術領域中的各種風格和流派;而這兩大主要流派其實是統一的,本質上是對同一個審美現象的不同表達,相互包含對方的因素。

到了八十年代,恰逢國內「美學熱」開始起步,已成為哲學研究生的鄧曉芒有感於自己的觀點與康德美學觀點、馬克思早期手稿、費爾巴哈音樂理論相互合拍,在剖析和吸收各方面思想的過程中完成了其碩士論文,即有關康德《判斷力批判》的研究。其在美學理論上獲益最大的,除了康德美學中對鑒賞力的傳情定義之外,就是馬克思早期手稿,尤其是有關「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和「對象的人化」的人本主義哲學觀,這為傳情論美學提供了最為恰當的哲學表達。

鄧先生早年「美學論綱」可更哲學化地表達為一個世界觀和人生觀體系,與人性、人的歷史、人的自由、人的實踐和勞動這些根本問題都有密切的關係,而不限於只是一種審美感受的心理描述。但這種哲學表達又是與其直接的審美心理體驗相通的。八十年代末,鄧先生與易中天先生合作完成《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其中包含了鄧先生美學體系的整體框架,為馬克思主義美學提供了一個新視野。

傳情論美學的定型

《黃與藍的交響》中,早期的傳情論美學得到了完善和提升。這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第一,用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對藝術發生學進行了系統的闡釋。就藝術起源於勞動的原理作了哲學人類學的分析,認為在人類最初的生產勞動中就帶有藝術性因素,這種藝術性因素是建立和加強群體的情感的紐帶,是生產勞動的社會性和人的本質性的體現。

第二,對審美心理學進行了徹底審視。審美心理學與人的自我意識不可分割,自我意識將自己與對象相互看待,具有主客體、精神與物質相統一的結構。這一結構在勞動產品上是精神統一於物質,在藝術品上則是物質統一於精神,客體的作用僅僅是藉以達成主體之間的情感共鳴,這就產生純粹的美感。

第三,在美的哲學部分,首先提出人的情感與動物性的情緒的區分。人的情感是以自我意識為前提的,因而是指向對象並且能夠對象化的,而動物性的情緒不明確指向對象,是自然生理性的。人身上也有動物性的情緒,但不能夠對象化,因而不能傳達給他人;但人的情感可以對象化,因而能夠藉此在人與人之間傳達。由此,鄧先生提出三個對美的本質定義:審美活動是人藉助於人化的對象與他人相互傳達情感的活動,這種傳達的成功就是美感,即情感共鳴;藝術是情感的對象化;對象化的情感就是美。三條定義構成了理論上的自洽,這就是傳情論的美學原理。

傳情論美學思想的理論資源

傳情論美學的理論資源包括幾方面內容:第一,馬克思有關人的本質對象化和對象的人化的理論,使鄧先生樸素的審美經驗提升到嚴格規範的哲學層面,彌補了舊實踐論美學的不足,從以往的僵死的舊實踐唯物論中將馬克思的主體能動性解放出來,使其具有內在的生命活力,這是傳情論美學的堅實的哲學基礎。

第二,康德美學的內在精神。康德美學有傳情論思想因素,但並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來,鑒賞力的四大契機只表達了人的諸認識能力的協調,但與情感的普遍傳達即人與人的情感能力的協調形成雙軌制,無法達成一致。康德美學理論中有關情感普遍傳達的思想成為鄧先生傳情論美學的核心原理,從而擺脫了康德作為大陸理性派哲學頑固的唯理論和認識論的局限,審美活動不再是一種「准認識」,而是人的本質力量基於人的實踐活動的社會性之上的真善美三維結構中的一維。

第三,海德格爾與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在分析情感和感性的直觀層面,海德格爾對人的情感與情緒的區分和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都為傳情論美學作了方法論的鋪墊。第四,黑格爾美學的移情論和藝術史觀。黑格爾美學雖然仍未擺脫認識論美學的主導精神,但卻包含有近代美學的情感主義傾向,哪怕僅僅是近代藝術衰落時期呈現出來的衰敗之象。黑格爾認為,藝術美的最高表現是古希臘的古典型藝術,即感性形式與理性理念的相互和諧,體現出「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的神人一體的永恆寧靜;而到近代,藝術則關注情感在人的審美中的激蕩,是「情致」的共鳴和移入。這種移情說在理論上支持了傳情論美學,但還停留於人對自然的移情,尚未提升到傳情,即藉助人與自然的關係來表達人與人的關係。康德與黑格爾皆忽視了傳情的作用,他們只是在認識論中思考,沒有為情感本身建立起哲學根基。

可以說,鄧先生的傳情論美學體系簡潔明了地分析了文學和鑒賞藝術,貼近和關照了人的審美感受。在國內外哲學美學衰落時期,傳情論美學守住了美學的哲學立場。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34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10月馬上就結束了,這些書你讀了嗎?
安全問題不是「各掃門前雪」,應對人工智慧要保持謹慎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