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明朝張居正的「座駕」真的非常奢華嗎?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明朝張居正的「座駕」真的非常奢華嗎?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李蕾

在我國歷史上,古人坐車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代。據《世本·作篇》所記載:「奚仲作車。」也就是說,據我們現在的研究而言,是由車正奚仲最早發明了車。我國也是世界是最早發明並且使用車的國家。那麼,車在歷史上經過了哪些不同時期的變化發展呢?又是如何加以改進?明朝人坐的車是什麼樣的?相傳十分奢華的「如意齋」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嗎?下面,我們就對以上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解答。

古代的車

車,主要分為戰車和平時生活出行所用的兩種,在我國已有三千年的歷史了。不同的歷史時期,車的造型,功能等方面均有不同,隨著歷史達演進和發展,人們對於車,不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更加註重其美觀與裝飾。所以,車,也漸漸成為了人們身份、地位的象徵,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乘坐和擁有,在宮廷中,更是設置了相關的部門來專管皇帝妃嬪出行所用的車。

牛車

如意齋

在秦漢時期,車的種類複雜,不同的環境條件下,不同的身份等級,用的車也是不一樣的。皇帝所乘坐的為玉輅,諸侯王所乘坐的王青蓋車、「金鉦車」。駕的馬匹數量不同,叫法也不一樣。駕二馬的叫「駢」。駕三馬的稱「驂」,駕四馬的名「駟」,駕六馬為「六騑」。魏晉時期,人們以雲母來裝飾,故稱為「雲母車」。可見,當時已有裝飾,人們的審美水平也在提高。唐朝時期,車上掛有帷幔,絲穗用以裝飾。到了明清時期,車上裝有金屬配飾,更是盡顯奢華。相傳,明代的內閣首輔張居正所坐的轎子——如意齋,需要32人來抬,面積約為50平方米,內部還區分會客室和卧室兩部分,並且還有廁所和觀景走廊。整個轎子華麗美觀,相傳張居正曾乘坐這頂轎子回老家,走了1000多公里,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車輿價值挖掘及復原研究》撰稿 中國古代車輿價值挖掘及復原研究項目組

2.《從背景因素談中國古代車的起源問題》陳大元 雲南民族大學

3.《中國古代車的淵源探究》韋靜雯 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袁世凱病死那一年,漢口血雨腥風
除了《石灰吟》,你知道于謙還在京師保衛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嗎?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