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生,這三件事屬於「知易行難」,但能克服的都是高人!

人生,這三件事屬於「知易行難」,但能克服的都是高人!

本文由「琢磨君」原創,未經允許,禁止抄襲、洗稿,違者必究!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人,若能做到這三個「知行合一」,便可無往不利!

「知行合一」哲學思想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以系統化理論的形式首次提出來的,即: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完美。王陽明也因為發明了「陽明文化」,留下經典著作《傳習錄》等,而在「立言」方面做到了「不朽」,所以人們將他和聖人孔子相提並論!

其實,在王陽明之前,古代先哲們對於「知」與「行」的探索也從未停止,比如《尚書·說命中》說:「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子的第46代孫宋朝人孔傳也說:「言知之易,行之難「。由此可見,古代文人們早就明白了「知易行難」的道理,只是比較消極地接受這樣理論,自我麻痹,喜歡坐而論道罷了。

但是到了明朝的王陽明這裡,他在挫折風波中悟透了「知」和「行」的積極關係,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學理念,「陽明心學」正式形成,此舉也對後世影響深遠。「知行合一」對於我們行為做事有很多積極的幫助,但時至今日,依然有這麼三件事,對於普通人來說屬於「知易行難」;人生,若能克服這三件事的人都是高人!一個人,若能做到這三個「知行合一」,便可無往不利!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1、戒怒的知易行難

人人都知道生氣發怒解決不了問題,但還是控制不了情緒。

俗話說「氣大傷身」、「和氣生財」,由此可見,一個人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興旺的事業,都要求我們戒怒、少生氣!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大道理,遇到某些令人生氣的人或事時,又是控制不住情緒,不吐不快,不發泄難受。熟不知,發怒傷害自己身體,讓自己人脈糟糕,而且還給他人心靈留下創傷,最後對解決實際問題百害而無一利,實在是愚蠢至極。

正因為如此,曾國藩才會說「善莫大於恕」,即最大的善良莫過於寬恕他人,不對他人發怒。孔子也在《論語》中說:世上最難得的孝順是能做到「色難」,即時刻對對父母都和顏悅色,永不發脾氣。但大家捫心自問一下:您真正能做到了不對身邊人發脾氣嗎?您是否對在父母面前表現過惱怒的樣子?

對於發怒的壞處和後果,幾乎是人人知曉,但是遇到事情時,很少人能夠控制住脾氣,不表現出憤怒的樣子。人生,戒怒這件事就屬於是「知易行難」,但能克服的都是高人!一個人,若能做到戒怒的「知行合一」,便可無往不利!

★2、戒多言的知易行難

人人都知道言多必失、禍從口出,但還是喜歡多言和背後議論他人

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鬼谷子·中經》說:「言多必有數短之處」,曾國藩則說:「人生有兩大凶德,長傲和多言」,由此可見,聖賢智者們對「多言」的壞處總結得很清楚,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以不同形式告訴世人要「戒多言」,但是人們真的聽得進去嗎?

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呢?還有因為「戒多言」屬於「知易行難」事情,大家都知道「天下沒有不通風的牆」、「禍從口出」這些俗語,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就像《增廣賢文》裡面所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看到這裡,琢磨君請大家再捫心自問一下:您是否背後議論過他人的隱私或短處?您是否有時候說了不該說的話?

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有多言、背後議論他人的習慣,這也是人性的弱點!人生,戒多言這件事屬於「知易行難」,但能克服這個毛病的人都是高人!一個人,若能做到戒多言的「知行合一」,便可免遭很多麻煩,繼而無往不利!

★3、戒貪的知易行難

人人都知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還是要貪得無厭

關於人性貪婪的名言,琢磨君最欣賞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因為這句話將人性的趨利本性說透了,而且亘古不變,時至今日,依然適用!利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你貪得越大,自身的風險就越大。但人們終究還是抱著僥倖心理,希望自己成為上天的「漏網之魚」,但結果總是事與願違,爬得越高,摔得越慘,貪得越多,後果越嚴重。

人的胃口有限,太多的美食讓身體也吃不消,但是面對美食誘惑時候,很少人能夠剋制;人心是慾壑難填,人心不足蛇吞象,但真正承受了太多美好事物時候,卻發現自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者,「得不配位,必有災殃」,曾國藩更加直白地說:「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天行健,地勢坤,天有天道,比如天道是惡盈的,即月滿則虧,物極必反。貪的結果就是失去更多,這也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訓:但凡那些懂得「功成名就,急流勇退」的功臣,大都有圓滿結局;但凡那些貪心、不知足的功臣,大都不能得以善終。由此可見,天道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我們要敬畏天道、以史為鑒,真正做到「戒貪」的知行合一!

曾國藩在家書中說:「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因為貪得無厭的結果就是敗亡,所以我們要懂得適可而止,該收手時便收手!人生,戒貪這件事屬於是「知易行難」,但能真正做到「戒貪」的人都是高人!一個人,若能真正做到戒貪的「知行合一」,便可善始善終,繼而無往不利!

以上就是琢磨君給大家分享的人生三種「知易行難」的事情,以及我們應該努力做到的三個「知行合一」!朋友們,看完本文,您是做何感想呢?您現在能做到這三個「知行合一」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謀略(菜根譚、鬼谷子、曾國藩、左宗棠等),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人物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生活中,遇到這兩種人,要守口如瓶,切莫交淺言深!

TAG:小人物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