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FREEDOM研究8年隨訪:糖尿病多支病變搭橋優於介入,年輕患者獲益顯著

FREEDOM研究8年隨訪:糖尿病多支病變搭橋優於介入,年輕患者獲益顯著

FREEDOM研究8年隨訪:糖尿病多支病變搭橋優於介入,年輕患者獲益顯著

FREEDOM研究後續隨訪近8年的數據顯示,對於合併糖尿病的多血管血管病變患者,冠狀動脈旁路手術(CABG)優於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目前,對於這這類患者,指南已經明顯地傾向於CABG而不是使用藥物洗脫支架(DES)進行PCI,但是一直缺乏長期隨訪的數據,直到這項FREEDOM研究中位隨訪7.5年的生存數據發表。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數據顯示,與PCI相比,CABG帶給65歲以下的患者和曾經吸煙的患者的生存獲益尤其顯著。

CABG和PCI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和從不吸煙者的生存獲益相似。

研究者表示,而在臨床實踐中,那些年輕的患者經常被推遲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而選擇PCI,但事實上,年輕人從CABG中的獲益更多。。

FREEDOM研究將1900例合併糖尿病的多支血管病變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採用左內乳動脈的CABG,另一組採用西羅莫司或紫杉醇DES行PCI,兩組患者均接受最佳藥物治療。

在平均3.8年後,PCI組的死亡率為26.6%,CABG組的死亡率為18.7%(P=0.005)。

FREEDOM中的患者不包括左前降支的患者,這項研究首次報告於2012年。

FREEDOM研究中,943例(49.6%)的受試者接受了長期隨訪,中位隨訪時間為7.5年(最長達13年)。

儘管有一半的受試者不能被進一步追蹤隨訪,但研究者們利用他們2012年的最後隨訪數據納入到長期生存分析。

在1900名患者中,有314人在整個隨訪期內死亡(204人在最初的試驗中死亡,110人在長期隨訪中死亡)。

在總體隊列中的差異是顯著的PCI組的全因死亡率顯著高於CABG組(24.3% vs 18.3%, HR=1.36,p=0.01)。

而在後續隨訪隊列中,PCI組的全因死亡率為23.7%,CABG組的全因死亡率為18.7%(HR=1.32,p=0.076)。

研究者表示,在整個隊列中,CABG和PCI治療的患者的生存曲線從開始分離,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處於分離得趨勢,這一趨勢也在延長隨訪組中觀察到。而類似的死亡率結果,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性「可能是由於病例數較少。

FREEDOM研究長期的隨訪數據進一步為支持CABG作為糖尿病和多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選策略提供了證據基礎。

研究者還表示,自2012年以來,冠狀動脈支架技術的進步可能會削弱CABG的優勢,但是支架的使用將不太可能縮小兩者的差距,因為CABG的成功主要是由於保護心肌免受新疾病的侵襲。

來源:Michael E. Farkouh, et al. Long-term Survival following Multi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FREEDOM Follow-On Study) JACC, November 2018. DOI: 10.1016/j.jacc.2018.11.0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阜外醫院CHIEF研究1.3萬高血壓患者調查:降壓可明顯提升生活質量
Braunwald等四大咖預測心臟病學未來10年:只要有錢,人或許就不會死於心衰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