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雕塑家馬心伯:不為名,不為利,但求一樂足矣

雕塑家馬心伯:不為名,不為利,但求一樂足矣

標星+置頂『名藝在線』

一秒找到名藝君

前言

馬心伯

筆名:馬夫

雕塑家,藝術教育家

在未認識馬心伯老師之前,小時候的我早已零距離接觸過他的雕塑作品,一尊位於安溪縣鳳山的大型彌勒佛雕像,是我童年最深的記憶,也是九十年代後,這座小縣城最經常被人提及的地標。

他為家鄉創作的第二件雕塑作品——清水祖師大型雕塑,更是享譽國內外,沿襲北宋時期至今的文化與精神信仰之地。

1990年,馬心伯老師應邀為家鄉安溪鳳山公園,設計塑造高7.3米,寬13.5米的大型「彌勒佛」雕像

2011年,馬心伯為家鄉設計身高9.9米(寓意九九歸一)的清水祖師聖像,加上帽子和底座總共15米高,用花崗岩雕成,於2014年初在清水岩成功揭幕。

有幸到馬老師家中一坐,佔滿房屋各個角落的雕塑作品,令人不自覺細細觀賞,其中有些是馬老師教過的學生作品、有些是朋友相送、也有自己收藏,更多的是自己設計創作。現場,他專門拿出了幾件最寶貝的作品,與我們細細暢聊其中的故事和他七十八年的藝術人生……

童年多苦難,仍有夢可追

1940年3月,馬心伯老師出生於福建安溪蓬萊小鄉村,一戶六口的貧苦佃農家,出生當天,家裡早已無半粒米可食,靠鄰居相借半筒米,母親才有米湯可喝。

一出生怕養不活,貧困交加之際,他差點被賣掉,後因大哥反對,過繼給南洋印尼的七叔做兒子;稍大一些,不幸右眼角膜長白障;五歲時,患上瘧疾……即使從小命運多舛,他總能在命懸一線之時,頑強活下來。

小時候,家裡買不起筆墨,他就在河邊沙灘上以錐畫沙,尋奇形怪石,捏泥人;上學期間,各種手作課、圖畫課,不光滿足他愛玩的天性,也讓他對繪畫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而他的畫家夢,卻因兒時聽六叔講故事而起,早前家鄉曾來過一位四處遊山玩水的畫家,其洒脫自由的狀態,在他幼小的心裡埋下了長大後當畫家的夢想。

無緣畫家夢,改走雕塑路

初中美術課,他聽老師介紹離家鄉最近的廈門,有一所美術學校——鷺潮美術學校,便與兩三個同學相約,畢業後一起報考該校。

初中畢業時,他卻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入讀安溪一中,不得不暫擱畫家夢;豈料未畢業時,一次生病,回家休養一年的他,在1958年三月的一天,突然聽聞大哥說,鷺潮美術學校正在春季招生,即使被保送入讀當地最好的高中,一顆立志學藝的心,再次被燃起,立即隻身一人,坐客車、轉三輪再坐舢板,一路兜兜轉轉,前往了當時位於鼓浪嶼八卦樓的鷺潮美術學校。

馬心伯老師初中畢業照

時任主考官的張雲松(張曉寒)老師,為他開啟了藝術之門,他也成為當年被正式錄取的五個考生之一。而他心心念念的繪畫專業,未能順利選擇,而被分配至雕塑專業,恰恰因此,他與張雲松(張曉寒)老師的師生關係,在日後更加深厚,並對他的雕塑和山水畫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1960年,雕塑班小組活動合影,前排右一馬心伯

儘管後來,學籍問題衝突,以及高中老師為這個可以考大學的好學生,跑去讀中專而惋惜;時任鷺潮美術學校校長的許霏,看其成績及臨摹畫作後,毅然幫他圓了藝術求學夢,從此,鼓浪嶼上又多了一個背著畫板,穿街走巷的身影。

馬心伯老師在校期間,課堂練習照

為人師表,四十而習從零開始

1961年畢業後,他以雕塑科班主任的身份留校任教,一做就是三十九載。

馬心伯老師指導學生浮雕作業

1965年,馬心伯任教期間,畢業生暨全體教職員合影

任教期間,他主動選擇去福州石刻廠,跟隨啞巴師傅王乃傑學習壽山石雕,剛開始他就接受了王師傅連續三天的磨刀課考驗,才真正坐到工作台學雕刻。初次雕刻時,因壽山石有裂紋,一不小心刀具從裂紋穿過,刺傷他的手指,血頓時噴涌而出,王師傅見狀急忙抓起台上的石粉壓住他的手指,並在台上寫「石粉可止血」,這一舉動令他欣喜若狂,全然不顧是否影響其今後的雕刻創作,因為他找到與王師傅的溝通方式。

就這樣,勤勞好學的他,俘獲了王師傅的惜才之心,毫無保留地將雕刻壽山石雕的核心技藝和方法寫在本子上,傳授給他。

1980年,年屆不惑的他又主動選擇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跟隨鄭可教授從零開始學習藝術,這促使他拋棄陳舊觀念,接受鄭可教授新潮的西方教育思想、藝術觀念和藝術修養。

馬心伯在中央工藝美院深造期間的課堂色彩練習

也是在北京進修期間,他才有機會和同學一起到河南、陝西、甘肅、四川、江西等華夏名勝古迹參觀考察,這對他的藝術的轉折和藝術風格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奠定性,並在後來的教學起到了探索創新作用。

進修歸來後,他將鄭可教授的教育思想和藝術理論,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編寫了一份綱要性的裝飾雕塑及浮雕講義。後經過數十年的教學與藝術實踐,他提出了「雕塑語言加減法」,把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貫穿於教學過程始終,引導學生從大自然中觀察感悟,將美的方式與基本形加減法結合起來,打破「老化」的雕塑教學模式,以滿足培養「通才式」、「智能式」的藝術人才,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1982年,大型浮雕壁畫《青春》,由馬心伯、焦躍明、洪樹德、許經鼎四位老師帶領陶瓷專業畢業班學生製作,榮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圖為馬心伯(左)與學生合影

退而不休,不為名利,但求一樂

2000年,馬老師正式離開教學崗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他雖已退休,但責任健在,時刻牽掛著陶藝人才的發現和培養,不舍休息潛心於雕塑的探索和創新,並花大量的時間編寫《從遠古走來》學術專著。

而他的創作都是有感而發,用超前、現代化的個人方式去探索雕塑的本體語言,挖掘出富有人文思想的情趣,不經意間流露出某種哲學思辨。

1997年,受廈門市人民政府委託,馬心伯老師創作的鑄銅雕塑《鷺島風情》被當做禮品,贈送給南極中山站、長城站

創作中的馬心伯老師

《提水女》 陶瓷 1984年

《頂天立地》鑄銅 2014年

馬老師的生平事迹、藝術造詣和教育,時常能見諸各種紙媒電視和網路報道,他培育的學生更是難以其數,其中不乏像陳文令等出類拔萃的藝術家。

雖日夜繁忙,興之所至之時,他會將滿懷激情傾斜於筆墨之間,即使備受早年刻木雕落下的頸椎增生病痛影響,也堅持趴在地上,仰頭作畫。

如今,他畫畫既不為名,也不為利,但求一樂足矣!

期待馬老師這種藝術精神和創造精神,未來能在鼓浪嶼美院沿襲,並傳承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果盆景,難得一見
楷書的主筆優先規律,讓字體主次分明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