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妨包容《盜將行》,鼓勵亞文化的回歸

不妨包容《盜將行》,鼓勵亞文化的回歸

原標題:不妨包容《盜將行》,鼓勵亞文化的回歸


  ——本文系紅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盜將行》演唱者花粥與大學老師的罵戰,在網路輿論場上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起初,大學老師批《盜將行》「狗屁不通」,花粥回擊「關你屁事」,再加上粉絲的推波助瀾和網友的圍觀,此事最終從一樁很小的口角演化成網路口水戰。是非對錯暫且不提,筆者認為,這場風波背後折射出的,是當今時代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衝突與裂痕。

近年來,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衝突屢見不鮮。亞文化與主流文化在精神內核上存在著本質差異。亞文化主張叛逆、自我和張揚風格,通過調侃、蔑視和漫不經心的語調來表達青年對社會的認知和批判。亞文化的急劇擴張,又威脅到了主流文化的統治地位。亞文化是屬於青年的文化,具有迫切彰顯存在、渴望得到認同的特點,例如IG奪冠後遊戲青年的狂歡。但主流文化又不能完全認同亞文化的精神內核,最終形成一方曲高和寡,一方激情狂歡的兩強對峙的局面。兩方也時有碰撞,在這場戰爭中,主流文化似乎節節敗退屢失陣地。


《盜將行》無疑是亞文化在音樂領域的體現。亞文化獨有的語境和價值觀念助推《盜將行》迅速走紅。歌詞中的「你的笑像一條惡犬,撞亂了我的心弦」就是亞文化語境的體現。在亞文化語境中,「犬」具有擬人化的象徵意義,如「單身狗」的自嘲、「小奶狗」「小狼狗」的昵稱,既形象地表現了青年的特性,又傳達了他們對生活的態度。而脫離具體語境的分析無疑走入了誤區,只會曲解歌詞傳達的意義。同理而言,「與虎謀早餐」也好,「烽煙萬里如銜」也罷,都只是藉助古文詩詞表達現代內涵,相比於古詩詞嚴格的行文要求,青年更注重「入鄉間吃湯麵,笑看窗邊飛雪」的生活態度。若是一字一句地推敲斟酌,便失去了意義的美感,就如拿科學研究的態度去鑽研李白的詩一樣,「白髮」如何「三千丈」,「愁」是情緒又豈能用「個」度量?


科技的進步,也加劇了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裂痕。諸如B站、抖音等視頻聚合APP成為亞文化的陣地。APP聯動也成為亞文化迅速傳播的一種方式。在抖音上走紅的歌曲,會在B站上衍生更多的版本,延長意義空間和生命周期。反觀主流文化,在新媒體時代顯得格格不入,就算嘗試結合新媒體,卻也只是星星之火,沒有形成燎原態勢。主流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衰退和失利,無疑加劇了擁護者的焦慮。正如那位大學老師所擔憂的一樣,如果亞文化大行其道,對青年和孩子形成的負效應如何解決?


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粘合劑。近年來諸如《盜將行》《牽絲戲》《風花雪月》等古風歌曲之所以走紅,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大量同質化的流行歌曲造成審美疲勞,而融合古詩詞、戲腔、電音等古典和現代元素與一體的歌曲,為疲軟的亞文化注入一股活力;二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覺醒,促使沉迷於西方流行元素中的青年更多地去挖掘古典文化的魅力,而中國優秀的古典文化又吸引更多的青年追捧,促進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進一步覺醒。

由此觀之,只有彰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使主流文化和亞文化的交集越來越大。而在這種融合的過程中,主流文化應該以更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亞文化,亞文化也應該更多地回歸主流文化,創造出更多彰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優秀作品。


文/李輝(鄭州大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