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樂空無別」在生圓次第中的不同層次

「樂空無別」在生圓次第中的不同層次

「空樂」就是指樂空無別的心。「樂」是指我們有境的心的質量達到什麼程度,「空」是指我們不要迷於對境,我們要看到法最究竟的實相——空。

所以,對於「對境」,我們要了解其最究竟的實相。而「有境」則是我們的心裏面,最有力量、質量最好的心。這二者聯繫起來就叫「樂空無別」。

當然這兩個連在一起,它也有不同的層次。比如:剛開始未現證空性時,只有有境的心的質量是好,但它對空性還無法達到「如水入水」般的現證。最後當我們能夠現證的階段,有境的樂和對境的空性「如水入水」般,這時可以說樂空無別的「無別」的質量就達到很高。

當然還沒有現證時,只是一個了解、了悟,此階段也是說「無別」,但這個「無別」的要求就不是那麼高,還沒有達到我想的和對境的空性完全一模一樣、如水入水的這個程度。

只是我有了解對境的空性道理,然後我的心、我有境的這個樂對這個空性也有一點對得上。這個時候,也講樂空無別。

所以,樂空無別的心,在平常我們密乘的書裡面,不會馬上就變成要求很高。「要求很高」的意思是:樂空無別的心,要不要對空性有了悟?要。要不要現證空性?不需要,當然有現證更好。所以它就是一個總別的關係。

所以,樂空無別的心要求很高的時候,只有義光明以上才有的。

比如:身遠離的時候沒有,語遠離的時候也沒有,意遠離的時候也沒有,不凈幻身的時候也沒有。

但平常的書裡面不會講到這麼高的要求啦。因為,我們修圓滿次第就等於已經生起樂空無別的心,生起了樂空無別的心的時候就已經進入圓滿次第了。還沒有生起樂空無別的心的時候,等於還沒有進入圓滿次第,還在生起次第的階段。

生起次第的意思是:透過自己主動觀想的力量,然後就把它生起來。

我們的心這邊還沒有生起,只是我們觀想的力量這邊生起。所以,生起次第的這個詞裡面,我們感覺得出來,還沒有生起樂空無別的心。只是我們觀想:哦,空性來了,我內心樂空無別的心生起了,然後由此凈化一切什麼什麼凡夫的相,自己也變成了本尊,自己住的房子也變成了壇城,就一直這樣去想嘛。

但是實際上,這些壇城也沒有出現,我自己的身體也沒有變成本尊,我的內心裏面樂空無別的心也沒有產生,什麼都還沒有,只是我們觀想已經生起了而已。

所以,生起次第的這個「生」的意思是說:實際上那邊沒有生,只是我們用觀想的一個力量把它生起來而已。如果實際上那邊「生」的時候,就叫圓滿次第。

比如,利用我們人往生的時候,怎麼樣收攝我們這個粗的心,然後透過收攝這些氣,一直觀想,用意志力,慢慢地,我們的氣就收攝。

一樣我們粗的心也收攝,最後能夠把我們最微細的這個光明的心也顯示出來。顯示出來後,就用它來修空性。用它修空性的時候,就叫樂空無別的心,此時就進入圓滿次第了。

所以,圓滿次第的時候,有沒有樂空無別的心?有。身遠離的時候,也有樂空無別的心,語遠離的時候,也有樂空無別的心,意遠離的時候,也有樂空無別的心,不凈幻身的時候,也有樂空無別的心。

所以,還沒有到義光明之前,在不凈幻身那個階段,有樂空無別的心。但有沒有「有境的樂」對空性的道理現證呢?沒有。但是,有沒有樂空無別?有。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這個「無別」的意思是什麼呢?這個「無別」的意思是說:我們有境的樂能了悟對境的空性,就叫「無別」。

沒有要求「無別」的意思一定要現證,當然能夠現證就更好。現證指義光明的這個階段,這個時候就是先對治煩惱,然後斷除煩惱,然後再對治所知障,和顯、增、得的這些微細二顯。

之前我們所念誦的《金剛薩垛》的儀軌裡面,就有三事求加,是吧?

其中就有:「祈請您等加持我心相續,我和一切母有情,從不恭敬善知識起,迄至明增近得三之細微二顯之間,所有顛倒心,祈請加持迅速遮除。」這就是密乘特別要斷除的一個所知障。

在顯教裡面,雖然會講到二顯,但像明增近得的這種微細的二顯不會講到。

而密乘裡面不僅顯教裡面講的這些所知障要斷除而已,而且微細的二顯或者微細的所知障也要斷除。

義光明斷煩惱的時候,先要斷除顯教裡面講的所知障,和密乘裡面所講的明增近得微細的二顯。這些斷除了之後,就變成清凈。

這裡面用「清凈」這個詞,意思是指義光明慢慢斷除煩惱障和顯密的所知障之後,就變成清凈。達到清凈之後,光明有多清凈,從中成辦的幻身就有多清凈。這是有對應的,一個靠一個的。

所以這個光明,這個樂空無別的心,達到一個最清凈的時候,從中成辦的幻身也是最清凈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生起正確認知的五個心路歷程和階段
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要經常思考這六個問題

TAG:老九讀佛 |